山西西北部美食,折餅又稱“和”(huo),你們吃過嗎?

在山西,每到冬季,天寒地凍,這時候基本沒有什麼農活,村裡人們閒下來了,這個時候都會做一些好吃的,折餅就是其中之一。特別是過春節的時候,不攤折餅就算不上過年。折餅(“和”huo)另一種寓意也是希望全家人和和氣氣,幸福美滿。據記載折餅起源於山西靜樂縣,由於折餅晾乾後便於保存,以前是商人們路上吃的乾糧。你是否吃過呢?跟著小編了解一下它製作吧。

山西西北部美食,折餅又稱“和”(huo),你們吃過嗎?

折餅的製作是一個耗時耗力的過程,原材料是硬黃米,硬黃米磨成麵粉,前一天把面和好,放在熱炕上發酵一晚上,第二天再放入涼開水攪拌成麵糊,繼續發酵一個多小時,這樣經過兩次發酵才可以,接下來就要攤折餅了。和其它食物不同,攤折餅需要有特有的工具,我們當地叫它為鏊(ào),是一種中間凸出四周凹陷的生鐵鑄件,把農家的大鍋拿下來裝上架子,將鏊放在上面,一般是由四個鏊,三個蓋子組成,然後進行流水線操作,熟一個摘一個鏟一個,倒上面粉糊糊再蓋一個,輪流攤制,這樣即減少了揭蓋子的次數,又不容易忘記時間。

山西西北部美食,折餅又稱“和”(huo),你們吃過嗎?

攤制和的時候,需要掌握米麵糊糊的量,倒入的多,一方面不容易熟,另一方面攤出來的和又厚,倒入的少,不成一個圓形形狀。火候的掌握也是一個重要的技術,時間長容易糊,時間短攤出來不容易熟而且也表皮發白。鏊上面每次都要塗一層油,油也是有講究的,油裡面要放麵粉,這樣油就變成了固態的油。這樣做出來的和(huo)色澤金黃,吃起來酸甜柔軟。折餅還有很多的吃法,比如包著肉餡吃,炒著吃等等,真的是百吃不厭!折餅富含各種營養,對胃口好,適合各個人群使用。

山西西北部美食,折餅又稱“和”(huo),你們吃過嗎?

做折餅的時候並不多,所以每次做的時候會多做一些,能吃上一個冬天,將吃不完的折餅放入缸裡保存,如果天氣轉暖時候還沒有吃完,就從缸裡取出掛在屋簷下面風乾,然後當零食吃,這時候吃有點乾和脆,放入嘴裡還是很容易化開,吃起來是另一種風味。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好,製作折餅的機會越來越少了,特別是在城市生活的人們來說更是難得機會吃到,偶爾在飯店也能買到,吃起來卻缺少了小時候的那種樂趣。希望這樣一些美食能流傳下去,讓過去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也一起流傳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