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青年做保險?先看完“老司機”這篇文章再說吧

上一篇文章(鏈接: )的評論區,一位朋友說:本科畢業,被騙去幹了兩個月保險......

其實,這位朋友的經歷,我想不少大學生可能都遇到過。

所謂的“騙”,無非就是以“有底薪”、“收入上不封頂”、“給上保險”、“儲備管理幹部”、“內勤助理”等等這些誘餌,來忽悠涉世不深的大學生加入保險營銷隊伍。

雖然,這些說法含糊其辭,亦真亦假,在個別招募者口中冠冕堂皇,還煞有介事,但新人現實體驗後,給人的感覺就是“騙”——招募者描述與應聘者期望值相差甚遠。

我很反感這種做法。因為新人入行前的第一堂課就是“誤導”,離開後對行業的評價就是“騙人”。

那麼,年輕大學生到底該不該來做保險呢?今天就談一些個人見解。


“高學歷”青年做保險?先看完“老司機”這篇文章再說吧

一、宏觀角度分析,行業前景廣闊

1、國家發力保險業

2014年,國務院頒佈了《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新國十條),將保險的地位提到了“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認識高度。提出到2020年,保險深度達到5%,保險密度達到3500元每人,努力使我國由保險大國保險強國轉變。保險業有望成為經濟發展火車頭。

有專家指出:中國保險業仍有未來10年至2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的黃金期。

2、市場潛力巨大

我們先看幾個數字:2017年,中國的保險密度(某地保費收入/當地人口)407美元,而發達國家保險密度最低的德國是2562美元,英國則是4359美元;保險深度(某地保費收入/生產總值)4.42%,而美、日、英、法2014年最低的是7.3%,最高10.8%......

也就是說,我們國家保險普及率還很低,與發達國家差距還很大。

我國人口眾多,經濟長期向好,未來保險市場潛力巨大。

3、發展舞臺廣闊

近些幾年,實力雄厚的機構財團都摩拳擦掌、削尖了腦袋想殺入保險市場。

有數字統計,截止2018年12月,中國有84家壽險公司,7家健康險公司,財險公司88家,中介機構2612家。並且好多財團還在申請成立保險公司的路上。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資深、專業的保險從業者,將會是這些新機構青睞的對象。

想做一個行業,我們首先是要對這個行業的發展潛力和趨勢做出判斷。

通過以上一系列政策形勢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保險行業的前景是一片光明。

“高學歷”青年做保險?先看完“老司機”這篇文章再說吧

二、從個人角度,要客觀分析,理性抉擇

以上這些論述,讓人感覺更像是一場保險公司“創業說明會”的臺詞。

此時,你可能已經熱血沸騰,浮想聯翩,躍躍欲試。

但是,行業前景與個人發展還是有區別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先冷靜思考一下:到底該不該來做保險。

且看職場現實:

1、擺脫不了的增員魔咒,籠罩的是收入的尷尬

前邊文章說過,2015年取消保險從業資格證考試後,代理人人數兩年時間驟然增加到800多萬。

與此同時,職場中很多老主管、新主管、新的準主管,一邊忙著幫著剛來的新人辦理入職手續,一邊又忙著給以前招來的新人辦理離職手續——魔咒般的“大進大出”模式

又開始登場了。

在《2015年中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白皮書》中有介紹:整個金融行業中,主動離職率最高的是保險營銷員,達到34.25%。數據顯示,2011-2013年,全國有508萬人次加入保險營銷員行列,同時又有502萬人次流失。

營銷員數字漲勢驚人,但是流失率也很令人瞠目。(當然,也正是這一輪一輪地循環淘汰,使得一些民眾的保險意識得到了培養並擴展,使得行業保費收入年年攀高,在某種程度上卻促進了行業的繁榮發展。)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原因很多,以前我的文章中也分析過。針對今天要談的內容,我只講其中一點:收入低且不穩定,養活不了自己。

一些人招聘的時候,總是以高薪誘惑,而實際上呢?

有專業的行業調查報告顯示:一半保險營銷員月收入6千元以下,2萬元以上佔9.2%。

6千元以下的空間很大,往下多少呢?況且,這些數字恐怕也只是表面上的統計結果,並且是平均值。這些數字背後的展業成本付出是多少?真正落入腰包的數額又是多少?這,恐怕只有真正的職場中人才冷暖自知(真不知道,那些在招募中向新人吹噓高收入的人,自己到底在城區買了幾套房,開的什麼車)。

試想,如果真如調查報告所說:一半人月收入6千元以上。那麼,6千元以下那一半人,即便月平均2、3千元,在一般城區也還過得去,也不至於流失率那麼高吧。

因此說,想做保險,實際收入與預期的差距,你有心理準備嗎?

2、二十幾年難變的從業人員結構,展現的是另一種“適者生存”模式

保險營銷員主要的人員結構是什麼樣的呢?

大多是家庭主婦(或農民),退休人員,兼職人員,失業人員。

他們的特點是什麼呢?

沒有自己的收入也能照常生活的人,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創造者,不只是在保險途徑有收入的人,下崗職工或創業失敗加入“嘗試”的人......

他們或沒有後顧之憂,沒有生存壓力(反正閒著也是閒著,能有點事情做就好);或只是為了多一份額外收入,提高一下生活品質;或暫時謀一個不需要投入本金的差事,“騎著驢找馬”......

而這些條件,我們多數“高學歷”青年,恐怕也只具備“騎著驢找馬”這一條了。剛剛走出校門,如果連“生”的問題都解決不了,那麼,還何談“存”呢?

(這也是為何代理人隊伍文化素質難以提升的原因之一。)

有調查報告說:2019年營銷員大專以上學歷已佔多數。這個“多數”裡邊有多少是名副其實的呢?恐怕還需要深入調查。

另外,據說某外資公司招聘的都是高學歷人員。但是,我們考察過他們的年齡段嗎?他們背後有沒有“生存支撐”?

不深入這個行業,以上所述的這些問題都是難以看清的。


“高學歷”青年做保險?先看完“老司機”這篇文章再說吧

3、嘗試總沒有錯,理性決策後的堅持最重要

經過這麼一分析,可能很多年輕的朋友心又涼了,要打退堂鼓了。

其實,我們只要明白:做保險不是工作,而是一種創業。那麼,嘗試總沒有錯,只要沒有虛高的期望值,就不會有心理落差。

做保險,實際上也真的是一個不錯的創業選項,除了時間、精力,基本沒有什麼實物成本。

而因為我們有高學歷,隨著線上線下保險的融合,年輕人相比於老一輩營銷人,將具有更大優勢和潛力,未來機遇會很多。

關鍵是,入行前要對自身條件要有一個基本的分析判斷,怎麼分析呢?我根據自身從業體驗總結了一下幾點,僅供年輕的朋友們參考:

(1)意願判斷

想自己做一份事業,且能夠承受前期收入不理想的的壓力。

(2)意志判斷

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誤解,能持之以恆。

3能力條件判斷

能夠流利、清晰地口頭表達自己的思想(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如果有一些擅長就更好,比如文字功底、會做直播等等,能夠輔助發展)。

能夠在新的人際環境中給人留下好印象,快速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有較好的人脈基礎(當然,這不是必要條件。但是,良好的人脈關係確實對業務開局有很大幫助)。

(4)日常行為習慣

懂禮貌,講禮節,公共社交場合注重個人形象。

對有助於事業發展的信息和知識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願望,肯動腦,願思考。

(5)品性分析

自尊自愛,謙虛坦誠,有同理心,有親和力,做事認真,有責任感。不誇誇其談,信口開河。

利益面前不斤斤計較,幫助了他人心裡感到愉快。

樂觀,對別人的誤解偏見能夠積極化解,會自我激勵。

“高學歷”青年做保險?先看完“老司機”這篇文章再說吧

以上這些,更像是保險公司新人招聘的“

性向測試”

當然,這些條件也不可能每個人都完全具備,也包括我在內。這只是一個參考。

但是,做保險的過程,就是不斷自我修煉,自我提升的過程,只要時時不忘初心,相信每個人都會越來越好。

最後,我要說:做保險,說簡單就簡單,說難也很難。就看你是什麼心態,對自己什麼要求了。

囉嗦這麼多,希望能對年輕的朋友有參考價值。

往期文章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