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八大車企宣佈停產,全球車企的寒流還是國產車的機遇?

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讓人們過了一個有史以來最“宅”的春節,交通封閉,居家隔離極大的抑制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中低收入人群在疫情衝擊下收入情況更加惡化,市場消費能力被進一步削弱。同時疫情也打亂了相當一部分企業的運行節奏,街邊星羅棋佈的實體門店更是門可羅雀。隨後國際疫情的爆發和蔓延更是給全球製造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幾乎完全打亂了全球經濟的正常運轉。當前除了與疫情相關的醫療物資生產商在馬不停蹄的連軸轉,很多行業基本按下了“暫停鍵”。

日本八大車企宣佈停產,全球車企的寒流還是國產車的機遇?


另外全球三大生產產業鏈上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歐洲的:德國、法國、意大利。東亞的:中、日、韓,每條產業鏈上的國家又都面臨嚴峻疫情的挑戰。非必需品製造企業舉步維艱,國內外汽車製造商同樣受到了巨大沖擊。

作為全球三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的日本,2月份八大車企全球生產總量約為187萬輛,比2019年同期減少約15%,預計3月份的產量還將會進一步下降。當地時間3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需求低迷影響,豐田汽車公司暫停了日本國內5家工廠,共7條生產線的生產,停產計劃最長將持續到本月15日,停產期間豐田公司的減產規模約為3.6萬輛。零部件廠商豐田紡織公司也已經決定配合豐田汽車公司,從3日起停止車用座椅和內部裝飾品工廠的部分生產。

日本八大車企宣佈停產,全球車企的寒流還是國產車的機遇?


除了豐田之外,日產、本田、馬自達、鈴木、斯巴魯、三菱和大發在內的日本八家車企也已經全部宣佈將暫停日本國內的汽車生產。

日系八大汽車製造商都按下了暫停鍵這是否意味著國內汽車製造商的機會來了呢?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所公佈的2019年全年銷量數據:2019年,我國汽車產銷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較2018年下滑7.5%和8.2%。其中,乘用車產銷 2136.0萬輛和2144.4萬輛,同比下滑9.2%和9.6%,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兩年下滑。受宏觀經濟壓力、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分別下滑2.3%和4.0%。這是我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十年來,年產銷首次出現負增長

美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 Service)在報告中提出,今年再一次大幅下調2020年全球汽車銷售數據預期。從整體上看今年全球汽車銷量或將跌破8000萬輛,從2019銷售總額的9030萬下降約1200萬輛,降幅接近14%。本來國產汽車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量本來就極低,全球銷售排行榜上全部被德,日系所霸據完全看不到國產車的身影,這麼一來就只能主要依靠國內的龐大人口市場實現自產自銷,現今在國內市場佔有量也明顯出現下滑,2019國產品牌汽車已經跌破市場份額的40%。

日本八大車企宣佈停產,全球車企的寒流還是國產車的機遇?


日本八大車企宣佈停產,全球車企的寒流還是國產車的機遇?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產量降幅將達到或超過10%。從而將導致中國汽車產量縮減約170萬輛,同比下跌32%,中國的汽車銷量進入了五年來的“最低點”。中國在全球市場及全球貿易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此次疫情中國市場的萎縮對全球的貿易和產業鏈都是一個重大打擊,對汽車製造商以及汽車供應鏈產業同樣影響極大。

每一次重大危機的發生對當時影響都不會立竿見影,基本還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但後繼的一段時間才能真正顯現衝擊波的威力。就如2008美國的金融危機在2008基本感覺不到有什麼變化,2018之後才知道市場有多麼的蕭條。雖然2020第一季度我們已經切身感受到了這次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還算是比較輕微的,也許後面幾個月我們才能真正領略到暴風雨後的一片狼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