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張飛,一個智者一個莽夫,兩人相處是否融洽?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塑造為夾在劉備和關張之間的“第三者”。這個插足者與劉關張的關係如何,有沒有破壞劉關張的兄弟情,還是作為一個“小三”很好地協調了他們之間的關係?

兩位主角生平簡介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顧茅廬後出山輔佐劉備。自古至今一直被奉為神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他促進孫劉結盟,從而在赤壁之戰中打敗了曹操,後協助劉備奪取荊州、益州等地,更是劉備去世後蜀漢政權的實際掌舵人。他南平孟獲,北出祁山,政事,軍事事必躬親,最後病死於五丈原,可以說是蜀漢集團中士大夫的代表,以及國家的靈魂人物。

諸葛亮和張飛,一個智者一個莽夫,兩人相處是否融洽?

第一智者臥龍諸葛亮

張飛,字翼德,是劉備帳下頭號將軍,也是劉備的結義兄弟。張飛在劉備軍中一直是任勞任怨,而且他並非《三國演義》描寫的那樣粗魯,而是一個心思細密,處事冷靜,而且寫得一筆好字的“儒將”,在劉備準備伐吳的時候被下屬暗殺而死。

諸葛亮和張飛,一個智者一個莽夫,兩人相處是否融洽?

猛將張飛

好了出場人物介紹完了,我們正式進入主題,諸葛亮與張飛的關係,是和諧的還是不和諧呢?我認為2個人的關係發展是:剛開始張飛瞧不起諸葛亮,到後來被孔明的才智所折服,再到後來不滿諸葛亮。

孔明初入劉備集團,被張飛“瞧不起”。

諸葛亮出山後,幫助劉備組織內政,訓練軍隊,可以說是處處得寵,備受器重。但是作為“老人”的關羽和張飛卻看不起他(關羽一直看不上諸葛亮,這個部分,我們下篇文章再談)。而看不起孔明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孔明出山時年僅29歲,當時劉備49歲,關羽張飛也都40+的年齡。

諸葛亮和張飛,一個智者一個莽夫,兩人相處是否融洽?

關羽、張飛看不起初出茅廬的諸葛亮

就如同現在一家公司裡,和領導從開始創業一起打拼過來的老人肯定看不上剛來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而且剛加入就被委以重任,作為創業合作者的關羽和張飛自然是看不起諸葛亮的。但隨後的一系列事情的發展,卻改變的諸葛亮在張飛心中的印象。

孔明“上躥下跳”幫助劉備集團死裡逃生,成就偉業,張飛開始服氣。

諸葛亮出山後做的第一件“大事”是幫助當時荊州少主劉琦出了一個逃離是非中心,帶兵跑到江夏的策略。當時看來這個並沒有什麼,但後來劉備被曹操打敗後,劉備正是因為劉琦帶兵救援才得以保命逃到江夏,從而才有和孫權結盟的實力。可以說諸葛亮的第一計保證了劉備的“後院”。隨後諸葛亮不辱使命成功和江東集團結盟,這起出色的外交也貫穿了諸葛亮整個政治生涯,為劉備集團可以打贏赤壁,以及後來成功奪取益州和漢中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

諸葛亮和張飛,一個智者一個莽夫,兩人相處是否融洽?

翼德拜服孔明

可以說在這段時間內,張飛與諸葛亮雖然時有矛盾,但總體上張飛對孔明可以說是服氣的!而諸葛亮也發現了張飛的一些過人的本領,所以時長刺激他,幫助其成長。最明顯的就是在取巴蜀的過程中,張飛與諸葛亮分兩路進軍,在進軍前兩人打賭看誰更快到達益州,諸葛亮走的是水陸,遇到敵人幾率不大,而張飛走的是旱路,一路上多座城池、要塞,但是張飛義釋嚴顏後一路上暢通無阻,比諸葛亮提前趕到劉備處。

孔明勸劉備不要為關羽報仇,從而得罪張飛。

關羽被江東殺害後,身為三弟的張飛自然迫切希望幫二哥報仇,而這正好與剛剛登基的劉備的想法不謀而合。劉備一來是為了給關羽報仇,二來是為了奪取丟失的荊州(荊州交通便利,可以很好解決益州交通問題,伐魏時更是可以兩路出兵,首尾相顧),三來是劉備認為魏國和吳國中(當時孫權尚未開國稱帝),魏國國力雄厚,而吳國實力不如自己,可以取得勝利。

諸葛亮和張飛,一個智者一個莽夫,兩人相處是否融洽?

劉關張三兄弟

而一直主張孫劉結盟的諸葛亮自然不同意劉備伐吳的決定,所以屢屢上奏進言,其核心思想是:國賊是曹魏而非東吳,不北伐曹魏而東征孫權,會喪失民心,再加上荊州已失沒有和東吳交戰的能力。雖然暫時說服了劉備,但這卻傷害了劉關張的兄弟情,張飛得知劉備暫停伐吳的決定後,跑到成都“哭”勸劉備,最後成功幫劉備下定決心東征伐吳。可以說正是因為給不給關羽報仇的事情上,使得諸葛亮與蜀漢的創建者心中產生了一道深深的傷疤。而創建者包括劉備也包括張飛!可惜東征尚未開始,張飛就被部下所殺。

諸葛亮和張飛,一個智者一個莽夫,兩人相處是否融洽?

張飛與關羽不同,張飛是輕士兵重士族,而關羽則是重士兵輕士族。所以張飛和諸葛亮的關係要比關羽好得多。從奪取荊州、益州和漢中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張飛和諸葛亮的配合很是不錯的,諸葛亮出方法,張飛賣力廝殺成就了劉備集團的頂峰。但後來因為關羽之死以及荊州的丟失,兩個人產生了重大的政治分歧,如果兩個人的意志可以達成一致,那才是蜀漢政權劉備最希望看到的!可惜在“莽夫”張飛眼中,給二哥關羽報仇事大於天!

張飛和諸葛亮最後的矛盾點就是關羽,那關羽和諸葛亮的關係如何呢,我們下篇文件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