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180億,王老吉用這個策略超越可口可樂,你也可以免費用了


做到180億,王老吉用這個策略超越可口可樂,你也可以免費用了

定位理論出現,中國第一家實踐的公司就是王老吉。當時由北京鴻道就是現在的加多寶運營的。在2008年銷售額就就達到180億,超過了可口可樂單品銷售額。也成為了當時飲料單品的第一。我們從瞭解到這個品牌之初就伴生了一個詞,怕上火。如何做到的呢,其實有系統的方法。

做到180億,王老吉用這個策略超越可口可樂,你也可以免費用了

這就是品牌的定位,像一個釘子牢牢釘在了消費者的心智中。而定位理論就是《定位》這本書的作者特勞特提出的。今天給大家分享這本書。


做到180億,王老吉用這個策略超越可口可樂,你也可以免費用了

實際上現在每個公司都面臨一個問題,大家產品都差不多,我們該如何生存下去?互聯網行業能夠發展迅速除了網絡的傳播效率,更多是數據的倒推讓商家是以消費者為中心在選品。其實現在的數據信息已經足夠多,每一個商家都可以發揮出作用。下文會提到。

定位理論其實現在已經被很多大小公司在踐行,現在電商公司也在做定位。只是對這個理論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定義,比如提出:要麼第一,要麼唯一。

定位理論提出的是指,從客戶的心智開始,你要做第一。注意,這裡是顧客的心智開始,而不是從你的自身優勢開始。順序不一樣的。其實這就是營銷的本質,從需求出發。而定位同時把品牌和需求綁定在了一起。

做到180億,王老吉用這個策略超越可口可樂,你也可以免費用了

比如,王老吉就是通過怕上火的痛點綁定解決方案,喝王老吉。正是因為我們的飲食偏好和心智模式,決定的這樣策略。上火是我們國人心中的執念,長輩從小就會告訴我們,很多很多生活習慣都會導致上火。比如,熬夜、吃甜食、油炸食品、火鍋等。

所以我們看到王老吉廣告也是把這些痛點場景重述,讓我們建立起了強關聯。最後我們嘗試一下就會發現,甜甜的飲料好像也不難喝。反正還能防止上火,何樂不為呢?久而久之就是這些場景就和這個飲料了。

其實心智模式就是我們潛意識對這個世界作出的判斷和決策,定位告訴我們,要做消費者心智中的第一。這個道理也很好理解,第一的排名可能佔據消費者90%的位置,剩下的10%是第二和其他。

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第二高峰是喬戈裡峰。第三呢?我這會是想不起來。做產品也是一樣的。其實從營銷成本廣告的費用來看,第一的優勢就是省錢,效率高。品牌沒有辨識度(定位+傳播策略),廣告費用基本上就是支持廣告行業發展了。

做到180億,王老吉用這個策略超越可口可樂,你也可以免費用了


現在隨著行業發展。哪個行業肯定都是商品極大豐富,長期肯定不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但是我們做自己的產品肯定考慮是長久的,這樣從選品的時候就要有定位,而廣告哪怕包裝上印刷的文案貼合定位目標。起碼能在消費者心智中佔據一個位置,而不是其他。

黃山雖然名次在五嶽之外,但是自出有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再輔助娟秀景色的特點,身位就拔高了不少。

做到180億,王老吉用這個策略超越可口可樂,你也可以免費用了

那麼如何知道消費者的需求呢?其實現在我們身處的時代就是數據時代,每次我們在互聯網的動作都會被記錄下來形成數據,這裡邊就有很多關於需求的。而這種工具是非常多的。比如,我做的產品是保溫杯。品類肯定是紅海一片,我們該如何定位?主要看搜索引擎數據就可以,當然電商類的數據再做個競爭分析就更全面了。

做到180億,王老吉用這個策略超越可口可樂,你也可以免費用了

通過這個需求數據我們就能看到,起碼兒童保溫杯,帶吸管的是有需求的。而且這個細分品類沒有非常大品牌進入,形成壁壘。想辦法把這部分做到極致,肯定是有機會的。當然這只是簡單的分析。

這都是免費工具,有需要的可以私信。還有很多工具都可以達到類似的作用,原理都是一樣的。

其實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一個人在公司、單位要做出業績。要不斷提升,也是需要在專一領域被人認可,有類似問題能夠第一時間想到你。這就是價值。

做到180億,王老吉用這個策略超越可口可樂,你也可以免費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