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衛新青年】馬隆彬:站在社區第一線,抗疫初心不會變

【津衛新青年】馬隆彬:站在社區第一線,抗疫初心不會變

“您好,請您伸出手,測量一下體溫。”

“請您在這邊登記一下。”

“您好,請您出示一下健康碼。”

“謝謝您的配合。”

這是政治部民警訓練中心民警馬隆彬這兩個月來說得最多的話。

自疫情爆發以來,馬隆彬就一直非常關注,主動申請到一線參加疫情防控工作。於是,按照市局統一部署,馬隆彬來到了紅橋區咸陽北路街道參加社區疫情防控,這一做就是兩個月。

2月18日,是馬隆彬第一天來到化工社區新凱東里小區,可他就遇到了些麻煩事。原來,由於新凱東里小區所居住的老年人居多,而許多老人年前備下的米、面、油這些生活必須品又所剩不多,子女們就幫他們網上定了一些糧食菜品,可正是防疫階段,這些送貨的快遞小哥也只能送到小區口,需要老人們下樓取貨。

這蔬菜、肉類還好說,但這幾十斤的大米,可是難倒了這些年歲大的人,馬隆彬看在眼裡急在心間,於是在徵得街道、社區以及老人們的同意後,馬隆彬除了站崗執勤外,偶爾還要“變身”快遞小哥,負責這最後幾百米的路,最後幾層樓的高,幾十斤的米、裝滿水的水桶,馬隆彬永遠都是二話不說,拿起就走,就這樣他也慢慢走進了老百姓的心裡。

【津卫新青年】马隆彬:站在社区第一线,抗疫初心不会变

馬隆彬說:“當時還沒有健康碼,除了持有居住證的小區居民還有工作人員,其餘人一律不讓進,小區裡的老人確實遇到了一些不便,作為一名民警遇到這種情況,理應去幫他們解決問題。”

不僅如此,馬隆彬趁著送快遞的機會,也積極協助社區人員排查居民居住情況,及時有效的掌握具體情況,併發放疫情防控傳單,督促居民們做好安全防護。

直到現在,他每週也要隨著社區對居民進行防疫宣傳,以及排查外來人員。後來健康碼出現了,他還要幫助老年人們下載註冊健康碼,去社區複印津門戰疫驗證碼。當前疫情輸入型加劇,他又開始協助社區網格員進一步加強社區防疫,測溫,掃碼,檢測居家隔離工作。

【津卫新青年】马隆彬:站在社区第一线,抗疫初心不会变

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許多快遞可以進小區了,馬隆彬這位臨時的“快遞小哥”也就“下崗”了。可閒不住的他又找了幾份新工作,小區口不遠處有一個地鐵站,隨著生產復工,來往人員非常多,而那些共享單車就被隨手放在了一邊。在和社區商量後,馬隆彬又開始對這些共享單車進行消毒工作,將這些有可能的病毒傳播途徑扼殺在搖籃裡。

前不久,一位老大爺躺在了地鐵站周圍,引起了圍觀群眾的恐慌情緒,馬隆彬見狀趕緊上前疏散人群,詢問情況,好在是虛驚一場,大爺只是喝醉了。

【津卫新青年】马隆彬:站在社区第一线,抗疫初心不会变

馬隆彬這兩個月除了在社區門口執勤站崗,還下沉到了咸陽北路派出所進行工作,他負責在開源樓菜市場為前來買菜的群眾進行掃碼測溫。

最近疫情態勢逐漸平穩了下來,可馬隆彬仍是一絲不苟,他總說:“作為一名民警,這個時候我比誰都清楚肩上的責任,也比誰都更明白百姓心中的憂慮,他們遇到的困難,我就更不敢有一絲放鬆,這樣群眾每天出來進去看見我,他們才能更安心、更放心。”

【津卫新青年】马隆彬:站在社区第一线,抗疫初心不会变

這兩個月來,馬隆彬就在社區門前,也看到了一些變化,從居住證到津門戰疫和健康碼,他從“快遞小哥”到共享單車“消毒員”,從隔離到生產復工……

馬隆彬看在眼裡喜在心間,他在這裡見證了太多的變化,可唯一不變的是他飽滿的精神狀態,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初心。

馬隆彬說:“現在社區裡的年輕人都出去工作了,老人們也都出門了,菜市場裡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這就證明了我們的工作沒有白費。相信在全中國上下一心抗疫的情況下,不止我們這裡,我們的國家也會變得更好!”

《天津政法報》社“津衛青年”新媒體工作室 出品

撰 文 |小 楓

編 輯 | 小 楓

【津卫新青年】马隆彬:站在社区第一线,抗疫初心不会变

【津衛頭條兒】公安河西分局吹響青年集結號

【津衛突擊隊】 戰“疫”鬥爭中的法制青春風采

【津衛頭條兒】戰“疫”青春 河東分局青年突擊隊在行動

【津衛突擊隊】特殊的公安青年 特殊的戰疫日記

【津衛新團訊】大疫當前 青年在先 刑偵總隊一支隊團支部成立 戰“疫”青年突擊隊

【津衛新團訊】團旗飄揚在“疫”線

【津衛突擊隊】聞令即動,共克時艱!公安紅橋分局全警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

【津衛突擊隊】向難而行,戰“疫”到底 河北分局青年文明號在行動

【津衛突擊隊】打贏這場戰“疫”,我們上!

【津衛頭條兒】共同戰“疫”,濱海公安青年在行動

【津卫新青年】马隆彬:站在社区第一线,抗疫初心不会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