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孩子》:从孩子的视角体会贫穷与苦难,纵使痛苦却快乐着

贫穷真的不算什么,不要丧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积极乐观地活着,保持人性的真与善,一样能收获成长,实现人生的价值。

——马吉德·马吉迪

《天堂的孩子》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伊朗电影,无论是内容表达还是细节的展现,该片都将这种现实的苦难刻画的淋漓尽致。影片从孩子的视角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沉重的画面,不仅能够唤起大家对童年的回忆,还能够从影片中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与善良。

《天堂的孩子》:从孩子的视角体会贫穷与苦难,纵使痛苦却快乐着

影片讲述了两兄妹同穿一只鞋的故事,阿里和莎拉是一对非常善良的兄妹,他们出生于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家人买东西都要赊账,就连房租也不断拖欠。正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所以物质上就必须要特别拮据,阿里有一天不小心把妹妹的鞋子弄丢了,但是他并没有向父母求助,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整部影片就是从这样一个小的故事出发,虽然上我们展现了伊朗底层孩子的真实现状,但呈现出来的画面却充满了勃勃生机,没有自怨自艾的伤感更没有颓废的情绪。影片中孩子的心灵是纯洁善良的,正是这种至善至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更加能够打动观众的内心。

《天堂的孩子》虽然是一部低成本的文艺片,整部影片也是围绕一对兄妹与小鞋子的故事展开,但这丝毫不能掩盖影片本身独特的魅力。接下来我将从叙事方式、影片主旨、内容表达这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起从孩子的视角体会贫穷与苦难,同时感受平凡中的善良。

《天堂的孩子》:从孩子的视角体会贫穷与苦难,纵使痛苦却快乐着

叙事方式:影片采用了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从而使得整部影片逻辑脉络更加清晰

《天堂的孩子》这部影片采用了线性叙事结构,这种叙述方式使得影片的逻辑脉络更加清晰,同时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能够使人的情绪层层递进,进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影片中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结构,一方面体现在影片的整体结构中,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细节的刻画。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哥哥阿里把妹妹的鞋子弄丢了,虽然只是一双破鞋但妹妹特别珍惜,于是阿里便想着和妹妹轮流着穿一双鞋子去上学。

线性的叙事结构能够使得整部影片的氛围张弛有度,就拿互换鞋子这一过程来说,我们能够感受到兄妹俩的紧张和急促,两人互换鞋子快速奔跑的赶去学校。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体育课上妹妹因为穿了球鞋而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此时的哥哥却光着脚跑去了学校上课。两者对比之下,能够使得影片的整体氛围更加紧张,也能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

与此同时,影片还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展现各种细节,哥哥替妹妹缝补她唯一的旧鞋子,这一幅画面的展现可谓是非常的温馨,要知道哥哥阿里也只是一位年仅九岁的小男孩。贫穷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们对未来失去信心,贫穷和苦难带来的问题使得他们更加的坚强,真实的影片的整体叙事格调更加温馨浪漫。

《天堂的孩子》:从孩子的视角体会贫穷与苦难,纵使痛苦却快乐着

整部影片以小鞋子的丢失为主要线索,同时兄妹俩成了影片叙事的中心,贫穷使得他们的日常生活都举步维艰,那么鞋子丢失后兄妹俩又应该如何面对呢?哥哥阿里虽然也是一个小孩子,但是他却主动承担起了自己这个年龄不应承受之重,妹妹的鞋子被人当垃圾收走了,为了弥补这个损失他也为之付出了各种努力。

不要冠军,只要第三名,第三名就好......我一定会拿到第三名的,放心,我有把握!

上面是影片中的一个场景,阿里为了能够帮妹妹拿到一双小鞋子,他选择了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他不想要冠军只想得第三名,因为第三名的奖品就是一双运动鞋。这样的愿望是多么简单而又纯粹,然而最终他却失败了,他得了冠军反而变得惆怅开始泪流满面。

影片的整体感情基调有些淡淡的忧伤,然而这种忧伤与主角的人生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他们而言,快乐其实特别简单只要有一双小鞋子就可以了。影片中哥哥的责任感以及妹妹的善良,这俩人都能给我们一种莫大的感动,贫穷和困难面前,孩子们选择了勇敢面对,同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解决这些困难。

《天堂的孩子》:从孩子的视角体会贫穷与苦难,纵使痛苦却快乐着

影片主旨:以平凡人的视角刻画现实,不仅能够揭露苦难的内涵还能感受人性之美

影片以平凡人的视角向我们刻画现实的生活,我们能够看到孩子的纯真与善良,兄妹俩的生活就像是一场接力赛,小鞋子的丢失将兄妹俩的感情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苦难的内涵还能感受到人性之美。

《天堂的孩子》这部影片总是能够从细微之处打动人的内心,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影片中的哥哥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

家庭的贫困使得他从小就懂得自己的责任,妹妹鞋子丢失后将这种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不仅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获取鞋子,同时还想出了和妹妹轮流同穿一双鞋的办法。

正如卢梭所言:“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

实际上,妹妹的鞋子并没有真正的丢失,随后的时光里兄妹俩找到了鞋子的去处。后来他们发现,得到这双鞋子的也是一个小女孩,这一家三口的经历更加糟糕,小女孩父亲失明生活也举步维艰。看到他们家庭现状之后,兄妹俩最终放弃了要回自己鞋子这个想法。

《天堂的孩子》:从孩子的视角体会贫穷与苦难,纵使痛苦却快乐着

从以上细节我们也能看出,兄妹俩即使身处贫穷之中,但内心的善良和纯粹是难能可贵的,贫穷并没有击垮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反而磨砺了他们的内心,对于同样处在苦难中的人,能够自然而然的感同身受。

影片给我们刻画的内容简单质朴,但里面却时时刻刻都充满着感动,兄妹俩鞋子丢失后轮流穿着哥哥鞋子去上学,此时两人的生活更像是一场接力赛,这场接力赛正是生活对他们的考验。因为内心足够坚定,所以面对挫折和苦难时,兄妹俩用孩子独特的方式去抵抗。

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

身材弱小的哥哥为了兑现给妹妹的承诺,他恳请体育老师能够给他一次机会参加市里的小学长跑比赛,参加这次比赛并不是为了拿奖,而是因为这次的奖品正好有他需要的。一等奖和二等奖是度假和运动套装,三等奖的奖品是一双运动鞋,对于哥哥而言,他真正想要的就是三等奖这样就能兑现给妹妹的承诺。

《天堂的孩子》:从孩子的视角体会贫穷与苦难,纵使痛苦却快乐着

内容表达:影片向我们展示了普通人面对苦难的人生态度,从而隐喻伊朗底层民众

生活的悲剧不在于人们受了多少苦,而在于人们错过了什么以及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影片一开始就从苦难这个视角开始描述,贫穷的生活对整个家庭而言就是一种苦难,兄妹俩小鞋子的丢失也是一种苦难,影片通过向我们展现这一家人面对苦难时的人生态度,从而向我们揭示了所谓希望和贫穷的内涵。

不难发现,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有很大的区别,成年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来最多的状态还是无奈与绝望。影片中兄妹俩却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他们没有因为苦难变得自怨自艾,反而选择了在苦难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没有丢失心底的那份善良。

《天堂的孩子》:从孩子的视角体会贫穷与苦难,纵使痛苦却快乐着

成人世界里的所有痛苦与磨难,通过孩子的真诚与善良变得更加柔和。幼小的心灵在困难中逐渐磨砺,变得更加坚韧执着又善解人意。哥哥的责任感和妹妹的体贴,这些特质都是任何物质换不来的,尽管是在平凡的苦难中踽踽独行,孩子们依旧没有磨灭仅存的希望。

无论是将老师奖励给自己的圆珠笔送给妹妹,还是兄妹俩轮流穿着一双鞋子去上学,又或者是参加运动会帮妹妹赢得运动鞋,从这些场景中我们都能看出哥哥身上体现出的责任感。这种成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应具备的,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从这些看似悲伤的场景之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些许的希望。

生活在前进。它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有希望在;没有了希望,绝望就会把生命毁掉。

《天堂的孩子》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让人非常的动容,一双鞋子原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对于贫穷的兄妹俩来说,这一双鞋子就是他们整个生活的重心。孩子的世界没有成人那么复杂,快乐对他们而言特别简单,也许是夏日里的冰淇淋,又或者是一段短暂的旅行,这些都能让孩子体会到十足的快乐。

《天堂的孩子》:从孩子的视角体会贫穷与苦难,纵使痛苦却快乐着

写在最后

纵使身在苦难之中也要开出花来,影片中这对兄妹唤醒了我们对童年的记忆,我们能够从影片中的细节刻画感受到孩子内心的变化,同时能够从兄妹俩面对苦难时的人生态度,从而感受到底层民众的人性之美与温暖之光。

《天堂的孩子》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经典影片,小人物的苦难人生不仅能够让我们看到伊朗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还能通过兄妹俩与一双小鞋子的故事挖掘人类最质朴的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