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寧鄉這個“半路出身”的新型職業農民,種出一片“黃金果”

潮!寧鄉這個“半路出身”的新型職業農民,種出一片“黃金果”

潮!寧鄉這個“半路出身”的新型職業農民,種出一片“黃金果”
潮!寧鄉這個“半路出身”的新型職業農民,種出一片“黃金果”潮!寧鄉這個“半路出身”的新型職業農民,種出一片“黃金果”

從過去進城務工,到如今返鄉種田;從解決溫飽,到幸福小康生活……一批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投入到農業生產領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大成橋鎮鵲山村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中,有這樣一位“半路出身”的水果種植行家,他帶著技術返鄉、揣著夢想歸田,品嚐著農業路上的酸甜苦辣,追求踏實的幸福人生。他,就是鵲山村尚果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建軍。

潮!宁乡这个“半路出身”的新型职业农民,种出一片“黄金果”

尹建軍正在葡萄園勞作。

開啟二次創業

從“包工頭”到職業農民的角色轉變

農村有這樣一句話:“一年四季忙不閒,不如出外掙大錢。”尹建軍出身農村,自幼跟隨父母靠種田為生,骨子裡透著一種農村人的堅韌和對生活不斷追求的意志力,從小就養成了能吃苦耐勞的優良品格。在2014年“卸甲歸田”前,他憑著自身的力氣和靈活的頭腦,輾轉湘潭、長沙等地承包園林綠化工程,通過不斷的打拼和辛勞的付出,生活逐漸富裕了起來

雖然物質生活好起來了,但尹建軍總感覺精神上缺了點什麼,他說:“上有老、下有小,常年在外奔波,心裡總覺得不是很踏實。”

2014年,鵲山村黨總支書記陳劍正探索解決農村“有田無人種、有人無田種”的問題,進行農村土地流轉。看著村上種植大戶一個個經營得紅紅火火,尹建軍有點心動了。2017年,尹建軍積極響應號召,和弟弟尹繼承一起順應土地改革流轉的大潮回鄉創業,承包

110畝地成立了尚果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始籌建特色產業園,種植了火龍果、獼猴桃、葡萄三種水果,從“包工頭”變身成為新型職業農民,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創業。

尹建軍認為,“現在種地不是不掙錢,只要是規模化、科學化種植肯定能掙大錢。”由於沒有水果種植的技術和經驗,僅靠之前種植景觀綠植的技術,想要種植出品質高、產量大的水果,尹建軍深知最的技術經驗遠遠不夠,面對這大片的基地,多少個日夜他寢食難安。但他也堅信,只要虛心努力學習,付出總會有回報。他通過自主學習、技術培訓,向專家能人請教,前往外地引進品種,學習農業先進管理技術和經驗,自身專業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成為人生贏家

從在外奔波到安居樂業備感滿足

車行至鵲山村鵲山大道,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設施農業和乾淨清爽的鄉間小路,春風和煦,路邊花草的清香陣陣飄來,農民正在田裡忙碌耕作,身後美麗的村莊如夢似畫一般,一個個

白色大棚、一大片翠綠的果樹出現在眼前……

走進火龍果種植大棚,記者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一株株1米多高、仙人掌似的植物整齊排列,枝條密密麻麻,長勢喜人,感覺就像走進了熱帶雨林。

“溝施的話,根就往兩邊長;肥料投放位置不對,對根系的吸收也有影響。”大棚內,尹建軍正在指導工作人員技術問題。他說:“通過水肥一體化智能控制、雙層溫室大棚等先進設施,果樹施肥全部採用生物菌有機肥,可保障一年四季都有好口感、高品質的新鮮水果產出。”說起“新型職業農民”這個“新潮”的稱謂,尹建軍認為,傳統農民種地靠“習慣”,新型職業農民種地靠“科技”。“拿火龍果來說,我不僅追求它的產量,更重視它的品質。”“七八月份就可以來採摘火龍果了。”尹建軍介紹,如今,尚果農業採摘園已100畝擴大至280餘畝,累計投資600多萬元

,種植了火龍果、獼猴桃、葡萄、黃桃、藍莓、百香果等20多個品種的水果,餵養了2000餘隻雞。果樹種植嚴格按照國家食品安全操作標準,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不打任何激素和除草劑等,開展立體種植、種養結合,實現生產、生態、生活“三生”融合。

尹建軍說,春季是各類果樹生長的重要時期,也是果樹管理的關鍵時期,此間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果園的產量和果品的質量,因此,他不敢有絲毫馬虎,和弟弟一起“承包”了所有的技術活。

忙完火龍果技術指導,尹建軍又來到葡萄園基地,手把手教不太熟悉技術的工人尹淑連修剪葡萄藤。葡萄架上爬滿了綠色枝葉,長滿了一小串一小串的綠色果實,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同一顆顆綠寶石,讓人期待,惹人喜愛。

尹淑連家住鵲山村東風組,今年71歲,在尹建軍的水果基地幹了1個多月活了,平日在基地裡負責除草、施肥、剪枝等工作。她告訴記者:“現在年紀大了,到外面找不到工作,在這裡乾點活,

工資有100塊一天,離家近,也算輕鬆, 蠻好的。”致富不忘家鄉人。目前,尹建軍的水果基地正在一步步發展壯大,他說:“水果基地最多的時候能解決當地20餘名勞動力就業,2019年支付工資近30萬元,在土地增值、村級入股等方面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近20萬元。”談及公司的盈利收入,尹建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果樹種植需要2至3年才能掛果量產,是一項投資大、回報慢的產業。從去年開始,已經慢慢有了盈利,預計到明年水果盛產期,按畝效益3000元到5000元計算,一年可盈利100多萬元。對於公司今後的發展,尹建軍心裡有一個計劃:進一步擴大基地,進行葡萄酒、獼猴桃酒等深加工,建立線上銷售體系,並把水果基地打造成水果公園。除了自己富起來,還要帶領鄉親們走新型職業農民道路,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從尹建軍的水果基地沿著筆直寬闊的柏油路一直走,轉個彎,一棟紅頂中式兩層別墅小樓映入記者眼簾,門前乾淨整潔,各種綠植春意盎然,清澈的門塘流水潺潺,這裡便是尹建軍的家。回到家,尹建軍也是忙個不停,幫妻子做飯切菜,打理綠植,其樂融融,幸福美滿。

“以前在外面承包工地,東奔西跑,吃不好、睡不好。現在在家門口發展產業感覺很滿足,生活也越來越好,有奔頭!”說起如今的幸福小康生活,尹建軍滿心歡喜。

(來源:融媒體記者 劉暢 統籌:劉靜 編輯:周思慧 校對:文藝芳 校審:蘇健 劉石江)

►事關你我!寧鄉首座500千伏變電站啟動建設了!

►宜住宜遊宜文宜業!菁華鋪鄉這個村太美了,趕快來打卡吧~

潮!宁乡这个“半路出身”的新型职业农民,种出一片“黄金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