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創傷?不過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說辭罷了

我有一個表哥,他是我舅舅的兒子。

在表哥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舅舅和舅媽離婚了,表哥和舅舅過。舅媽熱愛打麻將,通宵不歸,不管孩子,不做飯,不收拾屋子,連人都很難見到,就更別提別的了。

表哥慢慢長大,脾氣也非常古怪。他的爺爺奶奶非常疼愛他,因為表哥是長孫。平時,爺爺奶奶惦記著表哥吃了嗎,冷不冷,還需要點什麼。尤其是舅舅離婚後,爺爺奶奶更覺得這個孫孫受苦了,更加疼愛他。

可是,表哥對爺爺奶奶非常冷漠,甚至對他的父親,以及除了他媽之外的其他親人都是如此。爺爺奶奶一天天衰老,有時生病需要去醫院,給表哥打電話,他不是在工作,就是請不下假。平時,從來不會主動去看望爺爺奶奶,電話絕不主動打。

爺爺奶奶常常在其他子女面前慨嘆,是舅舅和舅媽的離婚給表哥心靈帶來了沉重的打擊,讓他有了心靈創傷。表哥之所以會成這樣,全怪舅舅舅媽。

《被討厭的勇氣》是由日本人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合著。

書的內容是一位青年和哲人關於「人是否可以改變,如何獲得幸福」等的問題的爭辯組成。第一夜的討論內容,一下子就把讀者鎮住了——「沒有心靈創傷」。

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表哥對爺爺奶奶的冷漠一下子有了解答!根本不是什麼父母的離婚給他帶來了心理陰影。純粹就是從小嬌生慣養的表哥沒有照顧別人,顧及別人感受的能力。他心裡只有自己。因為有了「不願照顧老人」這個目的,所以他營造出了「受父母離婚影響產生了心理創傷」的樣子。這樣,大家看到他這個樣子,都會歸結於是心理陰影的原因,最後索性也不再依靠他。表哥則樂得輕鬆自在,無人打擾。

上面的引用裡,最後一句話值得反覆看看。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離婚的家庭那麼多,是不是每個破碎家庭的孩子都是這樣性格孤僻,不與人為善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一定還有熱血熱腸,像一團火一樣溫暖周圍人的孩子。那麼心理創傷的說法就說不通了。

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人無力改變什麼。可是任由過去來決定、影響未來,自己什麼也做不了,豈不是更加荒唐。事實上,過去影響不了未來,影響未來的,是你怎樣看待過去發生的事情。有什麼經驗可以學習,帶來什麼啟發,未來該如何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