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都是憋出來的,誰的青春不迷茫

博士論文是憋出來的,說這句話的人是我十幾年前的一個朋友。當時我還在讀碩士,有一段時間我在他們學校做實驗,和我這朋友住一個宿舍。我這哥們跟我年齡相仿,碩博連讀。他的研究方向偏理論,需要推導很多公式。我白天泡在實驗室,他一天到晚不出宿舍,推導公式,編程序。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也經常聊一聊,交流一下學習心得。我問他研究進展如何,他說還可以,但推導公式經常卡殼,很鬱悶。我問他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解決?這麼天天憋在宿舍裡,也不是個事啊,應該經常找人討論討論,沒準就有靈感。哥們說,

討論固然也重要,但關鍵地方還得靠自己。

博士論文都是憋出來的,誰的青春不迷茫

兩年以後,我去香港讀博士,我這朋友繼續在國內完成他的博士論文。一晃十多年過去了,期間大家為了生活,為了各自的科研,各忙各的,聯繫並不多。直到最近一兩年,遇到清華的一個朋友,是他當時的師弟,提起我這哥們,讚歎有加,佩服不已,說,我這師兄現在可了不得了,你別看沒出國,但科研成果一點也不比你們國外的差,厲害得很啊。我說,一點也不意外,當時我就有種預感,你這師兄肯定行,因為他坐得住,能把自己一連幾天憋在宿舍裡,而且樂此不疲,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再加上腦瓜聰明,情商又高,這樣的人,想不成功都難。


我一開始就講這樣一個故事,其實是說給我的博士生們的。因為最近,我的一個博士生被我說哭了。我的這個學生其實背景很好,基礎很紮實。他的博士論文也是偏理論,偏計算的。按照我之前跟他討論的博士論文的基本框架,他的研究進展一直是比較順利的,階段性的成果已經驗證了我們之前的構想。但有個地方他卡住了,一卡就是一個月。眼看他在澳洲博士學習就要一年了。我們學校規定,入學的博士生一年之內必須要做一個Confirmation (類似國內的開題報告,美國博士生的資格考試),如果通不過,會影響到獎學金,甚至繼續學習的資格。所以面對這個Comfirmation導師和學生都有不小的壓力。我這個學生也不例外。這一個月裡,他幾乎三天兩頭過來跟我討論,問我這個難題如何解決?我說我也不知道。他不信,說我肯定知道,告訴他就行了,因為我之前發的論文裡提到過,但沒有詳細介紹。我說我不知道,其實也不是一點思路也沒有。我之所以沒告訴他我之前的解決方法,因為老實講,我的方法並不完美,是有缺陷的,雖然論文發表了,審稿人也沒看出來,但問題我自己是清楚的。於是我嘗試著把我的另一思路跟學生講,讓他嘗試著實現。他說太難,太麻煩,太耽誤時間,眼看Confirmation 的時間越來越近,擔心做不出來,把那個簡單的告訴他就行了。我說不行!做這個簡單的東西沒有意義。你這麼拈輕怕重,還讀博士幹什麼?學生見我要發火了,什麼也沒說就退出去了!這一退不要緊,一退就是一個月,一個月沒有消息!因為這個月我為了申請基金,忙得焦頭爛額,學生的事也顧不上了,但我這個學生的做法讓我更加惱火!


然而,最近有一天,我這學生突然敲門進來,一臉的疲憊,但眼睛雪亮,熠熠生輝,說,老師,我遇到的那個難題,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解決了!請看一下我的基本思路和結果。我一看,真得不錯!老實講,就是我自己上手做,也未必強到哪裡去。因為他的做法比我原來論文裡的方法好合理很多,雖然還有些瑕疵,但已不是關鍵問題。這讓我長出了一口氣。這時學生卻說,很對不起,老師,我之前的做法不對,面對困難不能妥協,應該迎難而上,才能進步,謝謝您的批評。我說,我說話,有時候也很急,沒輕沒重的,有哪句話欠妥,希望你也別往心裡去。你這個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希望你的Comfirmation 能順利通過。彼時,我驀地一抬頭,發現我這個學生,一個大小夥子,竟然眼裡強忍著眼淚,差點要哭出來的樣子。這裡面你能讀出委屈,也能看出一種戰勝自我的開心和釋放。


當我們覺著自己能力不行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只有不怕吃苦。誰的青春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