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何年輕人失去了職業發展的動力,越來越感覺沒有希望、迷茫

緣何年輕人失去了職業發展的動力,越來越感覺沒有希望、迷茫

三十年前,有錢的是吃苦耐勞、兢兢業業的人,社會羨慕的是有文化的工人。身處這個時代只要你肯努力,生活就不會比人差到哪裡去,好好供育下一代他也會成為讓人羨慕的工人。

二十年前,有錢的是下海經商的人,羨慕的是可以給你蓋章的人。身處這個時代如果你膽子也夠肥,那麼你也可以做到。咬咬牙讓你的子女上個好大學,他也有希望進入體制內成為那個給人蓋章的人。

十年前,有錢的是炒房客和拆遷戶,羨慕的是富二代。如果你祖上風水超好,拆到了你家老宅子,或者你眼光超前買了那麼幾套甚至幾十套房,那麼你也功成名就了,你的子女很大概率也順利的成為了富二代。

現在,所有你能想到的掙錢和暴富的方法,能夠讓你在這個時代受到尊敬的方法,要麼就被高人玩的爛大街了,要麼就是被寫在了刑法之上。

不是不想努力,而是我縱使百般努力也終究無法與你齊肩。


真實案例

小傅今年30歲,工作地點杭州,211碩士畢業,在五百強企業已做到了中層管理的職位,年薪25萬,存款35萬左右。以他的能力絕對優於絕大多數的同齡人,可是面對未來他依舊感到迷茫和失落,人生的天花板在他可以企及的目光內,高不可攀。

想要在杭州擁有一套房輕輕鬆鬆400萬以上,首付150萬,房貸30年,月供1.3萬,他不知道自己可以承受得了以上的那一條。而他的直系領導,一名50歲的高管年薪50萬,可是身價卻早已上千萬。原來這個領導在杭州擁有不少置業,一排房屋和一個大平層都由當年的八千、一萬左右的價格上漲到了三萬、五萬的價格。

他十分清楚,即使他很努力五年後達到了年薪50萬,可他已然無法在這個城市立足。他也明白30萬、50萬,絕大多數的人再努力工資也不能高到那裡去,相比於那高企的房價依然如塵埃一般卑微。

“我曾經以為自己努力就可以,以為能力強總能好好吃飯。可時間長了我終於明白,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的道理。”

“生活的希望在哪裡?”他發出了內心淒涼的吶喊。

工資能讓我看一眼看到沒有希望的盡頭,工作那裡還有動力。

火極一時的逃離北上廣,不過是這一代年輕人的無奈,城市能容下他們的靈魂卻裝不下他們的軀殼。

緣何年輕人失去了職業發展的動力,越來越感覺沒有希望、迷茫


沒能趕上改革開放的紅利,沒能趕上互聯網的紅利,沒能趕上地產爆發和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卻等來了經濟下行和老齡化的時代,怪不得人們調侃這是最悲催的一代。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而人的社會屬性的直接體現便是勞動。勞動是創造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過程。年輕人之所以對工作沒有動力,本質根源在於不公平的價值交換以及勞動主客體的倒置。人之所以勞動是為了維護和發展生存資料的需求,當勞動無法滿足這種需求時那麼勞動主體的主觀意願將受到挫折。勞動是用來產生價值以滿足主體的社會需求,而現在卻是價值決定了你的勞動,勞動的主客體已倒置。


緣何年輕人失去了職業發展的動力,越來越感覺沒有希望、迷茫

根據北大發布的《中國民生髮展報告》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處於金字塔頂端的1%的家庭佔有了中國三分之一的財富,而處於金字塔低端的25%的家庭則僅僅只佔到了1%的財富,國民收入基尼係數早已遠遠的超過了0.4的警戒線。

資本具有自增值效應,這也符合經濟學界的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巨大的貧富差距,早已將普通人的起跑線拉開,愈加牢固的階層壁壘同時越來越高。

年輕人之所以失去了職業發展的動力,感覺沒有希望,感到迷茫,那是因為他們已經明白,這個社會已經不是單單依靠勞動和勤奮就能夠致富的時代,現在是靠資本、玩金融的時代,而資本和金融卻不是普通人可以企及的。

緣何年輕人失去了職業發展的動力,越來越感覺沒有希望、迷茫

當下中國發展最快、吸金最強的無疑是需要雄厚資本的地產和金融行業,地產和金融作為我國資產負債率最高的行業,也是創造富豪最多的行業。

據有關數據統計18年一季度末的時候房企上市公司整體負債率高達79.42%,這種高額的負債率不是一兩家公司,而是整個地產行業都在瘋狂的舉債。其中,恆大和萬科的負債已經超過萬億大關,負債率也是高於84%以上。這相當於什麼什麼概念?整個甘肅省18年的GDP不過是8246.1億,而海南省是4832.1億。這說明一家地產公司的負債率相當於整個海南省近3年創造的財富。

負債和金融槓桿使得短短40年內中國湧現了數量驚人的億萬富豪,這也使得國內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高到了令人難以相信的地步。

緣何年輕人失去了職業發展的動力,越來越感覺沒有希望、迷茫

據胡潤財富榜發佈的《2018年胡潤百富榜》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前15名富豪的總資產已經達到了24000億元。據有關資料統計,17年大陸加上港澳臺地區華人富豪財富超過10億美元的有749位,佔全球同水平富豪的36%。

緣何年輕人失去了職業發展的動力,越來越感覺沒有希望、迷茫

光看首富馬雲的財富就高達2700億元。這是什麼概念呢?許多工薪階層年存款不會超過10萬元,這意味著你要工作2700000年才能達到這個財富,而且這些年裡你不能生病、不能失業。

而這些富豪們他們的財富是依靠他們的辛勤勞動積累起來的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這個世界上總有比他們更努力、更勤奮的人,可緣何財富差距會如此之大,這就就是金融,就是負債率的效益。

金融行業尤其是銀行已然是最掙錢的行業,18年國內500強企業中17家銀行實現淨利潤1.4萬億,在全部500強企業總和利潤中佔比高達43.4%。中國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由2005年的5%增長為2017年的7.95%,早已超過了美、英等國。這表明我國的絕大多數資源和資金流向了金融業,而金融業的利潤來自於地產和金融產品。

這也導致了實體經濟得不到資金髮展,當然這與工業企業的盈利能力弱不無關係,畢竟資本都是往利潤更高的方向流動。

但是,我們應該明白,金融本應該是經濟的潤滑劑,而不應該成為經濟的主體。因為,脫離實體經濟的金融無法保證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無法保證絕大多數的人生活的更好。

金融是一個財富分流的機器,它加速了財富的流動,讓富人愈富、窮人愈窮,加速了社會等級的明確,。而財富的分化也將進一步固化社會的階級的壁壘,普通人極其後代上升的難度將越加艱難。

社會上早已出現了這是一個“拼爹”的時代的說法,這已說明階層的躍升已不是簡簡單單倚靠個人能力就能完成的,不再是父母將你送進好的大學就可以實現的。資源的時代已經全面來臨了,現實的殘酷就在於和你一同賽跑的人,不但起點比你靠前,而且當你用雙腿跑的時候人家卻已開起了跑車。最無奈的是在你還未到達終點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在向已然還在在跑道上的你們推銷車輛,而當你們終於坐上了心儀已久的座駕時,你猛然發現他們已經擁有了私人飛機,差距依然還在,不因你的努力而縮小,反而還有擴大的趨勢。

緣何年輕人失去了職業發展的動力,越來越感覺沒有希望、迷茫

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差的時代,因為勞動跑不贏負債,無休止的辛勤鬥不過金融的數字。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這個時代的利弊,人類終究是一個群體,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以人類為對象而不是個體。在經歷了30多年的經濟飛速發展之後,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已進入了一個新週期,時代的陣痛需要有人去承受。

階層的壁壘牢固了,但這並不代表沒有了向上的路,只是你需要更加優秀,更加睿智,更加努力。當下的時代成功的成本越來越高,普通人唯有沉寂下焦灼的心,努力的沉澱自己,等待著下一個風口的來臨,成功需要實力也需要運氣。

總有人能在消沉的暮靄中看到光亮,他們從未磨滅鬥志,雄心依舊面色從容的等待著屬於自己的時刻。

(更多優質內容請關注公號:午夜故事頻道)

緣何年輕人失去了職業發展的動力,越來越感覺沒有希望、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