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撿到60斤鐵疙瘩,模糊字跡凸顯秦始皇的偉大,專家:價值連城

秦朝是我國大一統的時代,秦始皇作為統治者,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最終幫助分裂的天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前些年,位於山東省威海市新權村,村民意外挖出一塊大鐵疙瘩,原來這個鐵疙瘩正是秦始皇改革的重要產物之一。

1973年,村民拿著工具去後山挖土,就在馬車上的土快要被填滿時,一位村民的鐵鍬突然碰到了堅硬的物件。隨後幾位村民幫忙將這個鐵疙瘩挖了出來,這件疙瘩足足有五六十斤重,在疙瘩的頂部還有一個鐵環鼻,鏽跡斑斑的疙瘩上還有著模糊的字跡。

農民撿到60斤鐵疙瘩,模糊字跡凸顯秦始皇的偉大,專家:價值連城


幾位村民無一人認識這些字,於是將這塊鐵疙瘩拿回了村裡,交給了生產隊。很快文物局得知消息後趕到現場,但這個鐵疙瘩佈滿了鏽跡,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辨認,最後專家將鐵疙瘩帶回了研究所。

經過專業人員的清理,鐵疙瘩上面的鏽跡被清理乾淨,上面的字跡也逐漸清晰了起來。經過古文字專家的解讀,鐵疙瘩上文字記載的是秦始皇時期的改革措施。

農民撿到60斤鐵疙瘩,模糊字跡凸顯秦始皇的偉大,專家:價值連城


原來這塊鐵疙瘩是2000年前的文物,被叫做“權”,其實也就是桿秤的秤砣。專家將其命名為“秦嵌銅詔版鐵權”,如今珍藏在山東博物館中,是秦始皇時期改革的產物之一,具有深遠的影響。

秦始皇統一前期,各路諸侯經過發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除了文字語言的不同,最大的區別在於度量衡,因此要想將六國間的文化實現相融,簡直就是難上加難。


農民撿到60斤鐵疙瘩,模糊字跡凸顯秦始皇的偉大,專家:價值連城


然而秦始皇做到了,統一六國後,秦國專門制定了相應的制度,廢除了六國原先的計量單位,全部改用秦國的計量單位,此項舉措令國家走向了統一。

這件文物的出土證明了秦始皇時期實行的改革,也代表了秦國治理天下的決心。誰能想到,如此粗糙的鐵疙瘩竟然擁有如此重要的歷史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