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蟾產卵到孵化蝌蚪,想提高蝌蚪的存活率,這幾點不能忽視

從成蟾產卵起,養殖戶就要為以後提高蝌蚪的存活率做準備了,產卵的成蟾並不是隨便選擇的,作為種用的中華大蟾蜍要具備本種體形特徵,個體要大,體質要健壯,體色鮮豔、有光澤,第二性徵明顯,無病無傷的。一般選擇2~5齡的青壯年中華大蟾蜍做種用,該階段蟾蜍產生精子、卵細胞數量多、質量好,卵的受精率高。選擇親緣關係較遠的雌雄個體配對,受精率、孵化率及成活率高,幼蟾、成蟾期生長狀況較好。

從成蟾產卵到孵化蝌蚪,想提高蝌蚪的存活率,這幾點不能忽視

優質種蟾的篩選與培育

8月和9月份,幼蟾採食活躍、生長快,因此可在每年9月份挑選個體健壯、體型較大的幼蟾放入育種池中飼養,加強飼餵管理,用於優質種蟾儲備,第三年可培育成可供繁殖使用的種蟾。飼養優質種蟾,不光能減少野生蟾蜍的捕捉,保護生態平衡,還為蟾蜍的擴大繁殖奠定基礎,後代也能體質健壯、生長迅速,可減少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生殖季節與繁殖

光照、溫度、降水、餌料供應的豐富度都會影響蟾蜍的生殖活動,光照影響最為強烈,水溫回升至10℃以上時中華大蟾蜍進行繁殖,產卵季節由南至北逐漸延後。繁殖季節,雄蟾先選擇進入產卵場地後發出求偶鳴聲,參與繁殖的雌蟾聽到叫聲後向離其較近且持續鳴叫的雄蟾移動,隨後雄蟾主動移動靠近後抱對,抱對時間一般為9~12小時。

從成蟾產卵到孵化蝌蚪,想提高蝌蚪的存活率,這幾點不能忽視

蝌蚪孵化池

一般選擇面積不低於30平方米的池塘作為孵化池,池深60釐米,水深10~30釐米,池壁坡度20°為宜,一般不超過30°。為便於蝌蚪日常投食,可在孵化池設置一定數量的飼料臺。孵化池在清理與消毒後,在池內注入經光照曝氣的水,水深15~20釐米。面積小於30平方米的孵化池需要搭建遮陰設施,以控制光照和水溫的高低變化。若孵化池水體較大,即使四周無遮陰設施,也不需要搭建遮陰設施。

孵化管理觀察胚胎髮育,管理孵化水溫、水質、孵化環境,避免機械振盪,做好記錄。測量蝌蚪體重時可用天平,先用一燒杯裝約200毫升水,測其質量,再放入蝌蚪,測其質量,兩者之差即為蝌蚪體重。蝌蚪的外部測量包括全長、頭體長、體高、體寬、吻長、口寬、尾肌寬、尾長、尾高、蝌蚪的發育情況等。

成蟾產卵後應及時將其轉移至成蟾養殖場地,避免幼蟾上岸時被成蟾誤食。剛孵出的蝌蚪游泳能力差,該時期需要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蝌蚪的體質與存活率。蝌蚪發育到後期即開始變態,約孵化30天后出現後肢芽,50天左右長出前肢,同時尾部開始退化。從孵化出蝌蚪到變態完成需要2~3個月,主要受水溫及食物的影響。

從成蟾產卵到孵化蝌蚪,想提高蝌蚪的存活率,這幾點不能忽視

蝌蚪的放養

蝌蚪池建設:規格與孵化池相似,孵化池亦可用作蝌蚪池,但池面與陸地接觸處不宜太陡,與陸地夾角30°~45°為宜;水溫17~23℃;提倡用緩流水保持水質和改善溶氧。根據蝌蚪質量分池放養,以避免蝌蚪出現大欺小、強欺弱,甚至大蝌蚪吞食小蝌蚪的現象。蝌蚪放養密度通過影響水質而對蝌蚪生長和成活產生影響,一般10日齡放養密度為1000~2000尾/平方米,11~30日齡為300~1000尾/平方米,30日齡以上為100~300尾/平方米。

蝌蚪的飼餵要求。10日齡蝌蚪的飼餵:日投餌量為1萬尾投1~2千克懸液。11~30日齡蝌蚪的飼餵:日投餌量一般為蝌蚪體重的7%~10%,1萬尾投0.4~2千克懸液。1月齡以上蝌蚪的飼餵:每天投餵餌料兩次,每次1萬尾投1~6千克懸液。變態後期蝌蚪的飼餵:蝌蚪養至35~40天時,蝌蚪進入變態高峰期,少吃不動,靠尾部提供營養,但此期蝌蚪變態時間不一致,需酌情少量投食。

從成蟾產卵到孵化蝌蚪,想提高蝌蚪的存活率,這幾點不能忽視

蝌蚪水質管理

水質好壞直接影響蝌蚪的生長髮育與成活,水質要求“肥、活、嫩、爽”。適合蝌蚪生長髮育的溫度為16~28℃,最適溫度為18~25℃。嚴格控制水溫不超過35℃,避免蝌蚪死亡。水中溶氧量應達到3.5毫克/升以上,低於此數值時應加入增氧劑。根據蝌蚪日齡和天氣情況進行,小蝌蚪時期水位應低些,但為避免溫度驟降,可適當增高水位,保持在30~60釐米即可。早中晚巡視3次,發現敵害應及時清除。

蝌蚪的運輸

裝運前停止投餵,高密度飼養1~2天,鍛鍊蝌蚪適應能力。應根據起運蝌蚪的規格和數量、距離的遠近、交通條件、運輸費用及確保高成活率等因素,確定裝運工具、包裝方法和運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桶裝運:適用於短途運輸;塑料壺裝運:適用於車、船運輸,但時間不宜過長;塑料袋充氧裝運:塑料袋規格為80釐米×40釐米,充氧後嚴格密封,長途運輸可持續20小時。

通常採用清新的江河湖泊及井水,溶氧量不低於4毫克/毫升,運輸時間過長需要注意及時換水、施用增氧劑或充氧密封包裝。仔細觀察運輸時要經常觀察蝌蚪的活動情況,發現蝌蚪浮在水面而不肯下沉時,說明溶氧量不足,應立刻換水或充氧,撈出死亡和殘弱的蝌蚪。

從成蟾產卵到孵化蝌蚪,想提高蝌蚪的存活率,這幾點不能忽視

最後,除了蝌蚪期的孵化池清理、水質管理(建議可用緩流水代替死水)、餌料飼餵等影響蝌蚪存活率的因素不能忽視之外,還要注意天敵和疾病防治,天敵防治可通過定期巡視驅除鳥類、鼠類、蛇類等大型天敵,對於水生敵害如水蜈蚣、蜻蜓幼蟲、龍蝨等,可在放養蝌蚪前用生石灰、漂白粉進行清塘,蝌蚪飼餵期間可用藥物如“魚苗敵害一掃光”在其推薦濃度下全池潑灑,隔天一次,可有效清除。我是

農人答農事,如果您有其它的見解或補充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

從成蟾產卵到孵化蝌蚪,想提高蝌蚪的存活率,這幾點不能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