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為了你好”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揭示教育背後種種的影片——《狗十三》,由導演曹保平於2013年拍攝完成的作品,由張雪迎、果靖霖等主演,講述了一個女孩從童年到成年殘酷變化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當時16歲的張雪迎憑藉這部電影提名了2013年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女演員。該片口碑很好,豆瓣評分有8.7分。

“這都是為了你好”

故事的簡介大概是這樣的:李玩十二歲,剛上初中,與年邁的爺爺奶奶同住。母親在她幼時離家,父親再婚與繼母生了個弟弟。父親焦慮著該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兒的到來,卻意外因課業起了爭執,為此父親決定買一隻小狗哄勸女兒。熱愛物理學的李玩將小狗取名為"愛因斯坦",但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為愛因斯坦走失的事情難過不止,家人為此也不得安寧。 為了安撫李玩,家人將另一隻同品種的小狗代替愛因斯坦。在全家人的壓力之下,李玩越來越沉默。繼母及新弟弟的加入讓李玩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當家人稱呼新來的小狗為"愛因斯坦",她開始發現自己無法逃脫成人世界為她編織的謊言。

“這都是為了你好”

在此,我想給大家補充一些細節。

導演對於昭昭這個小孩,除了重男輕女還有更深刻的寓意,昭昭也許就是小時候的李玩。有幾處比較明顯的呼應,一是李玩推了一把爺爺,爺爺腳崴了但並沒有生氣還是說要慣著她,和奶奶捱了昭昭打也說沒事是差不多的情節。 這說明爺爺奶奶雖然有重男輕女思想,但本質上對李玩和昭昭都有一種溺愛。在家庭矛盾沒有展開的時候,我會覺得李玩不顧家人去找狗推爺爺是在胡鬧,但是後來看到了昭昭的成長環境就明白了其中的寓意,李玩也許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所以才會在狗丟了之後有任性的表現。當她被迫懂事或是妥協的時候看到了同樣的行為想指正卻反被爸爸一句話掖了回去。

“這都是為了你好”

二就是吐牛奶,寓意我覺得差不多,昭昭就是小時候的李玩,本身就在這種孩子小不懂事的溺愛對錯不分教育環境下長大,沒有積累,到了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思想的時候又盼著孩子可以一下子懂事,矛盾激化。而不懂得鋪墊潛移默化教育的父母自然在這個時候更無法理解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轉而訴諸暴力手段解決,可能不會動手但言語暴力冷暴力都是暴力,在一次次矛盾激化爆發中,孩子慢慢妥協。也許是真的理解了父母,但更多的時候,是一種無奈,只能用以後自己做父母的時候不能這樣來安慰自己,希望以後的我們,都可以做一個願意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孩子的心情的父母。

“這都是為了你好”

教育中“這都是為了你好”,不可取。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