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班子成員”在團隊中發揮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

什麼才是好的“班子成員”,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好的班子成員不但要成為一個很好的決策者,還要在決策推出之後成為一個很好的執行者,並且這種執行一定要建立在帶動整個部門或企業員工共同執行的基礎上,才能稱之為一個好的班子成員。

一個企業的領導班子中必定要有一位“一把手”,來把握整個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全局。其餘的班子成員則是這個企業“一把手”的左膀右臂、助手。班子成員能不能發揮好自身的作用、擺正自己的位置,直接影響到班子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對各項工作是否能夠順利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業具體工作實踐中,班子成員要全力支持“一把手”的工作,正確處理好與班子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做到優勢互補、團結合作;與此同時還要把領導班子的決策和命令,毫無保留地傳到企業員工的工作當中,做好模範帶頭作用。這就要充分發揮班子成員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

好的“班子成員”在團隊中發揮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

(1)找準位置,當好參謀,發揮“承上”作用

在《三國演義》中,劉禪繼位不久,曹丕就分兵五路攻打蜀國,蜀國上下形勢一片危急。而作為軍事主帥的諸葛亮卻託病不出,急得皇帝劉禪和眾大臣團團轉。最後還是劉禪坐不住了,親自駕臨諸葛亮府邸登門拜訪,詢問破敵之計。此時的諸葛亮正在自家院中釣魚,劉禪責備他時,請葛亮頃刻間便除去了劉禪心中的顧慮一一原來諸葛亮已經暗中使計擋住了五路中的四路兵馬,而對付最後那路兵馬也僅在揮手間而已。這就是作為軍事上的主帥諸葛亮,作出的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承上”案例。

那麼,如何才能像諸葛亮一樣做好這個參謀呢?

一要有甘當配角的正確認識。領導班子好比一個樂隊,“一把手”是樂隊的總指揮,班子成員則是樂手,在整場演奏過程中班子成員要按照“總樂譜”的要求,控制好旋律,不能出現跑調、串音等一些狀況,這樣才能彈奏出優美、動聽的樂章。

二要在工作中注重與“一把手”的密切配合,當好參謀。對工作要積極主動,敢於直言,善於提出自已的意見,對決策的正誤一定要客觀地進行判斷。

三要善於領會“一把手”的意圖。作為班子成員一定要有較強的覺悟,在工作中要能夠準確的領會“一把手”的意圖,確保各項工作不偏離目標,這樣才能夠與一把手保持一致,在工作上才會有好的成績。就好比打仗一樣,你必須按照上級的作戰部署去執行,要清楚你攻打的對象在哪,在戰鬥中怎麼配合,用什麼方法打下這個陣地,這樣才能夠取得勝利。

怎樣才能更好的領會一把手的意圖呢?

要了解“一把手”的做事風格和特點,要多溝通、多互動,在與“一把手”交談過程中,要聯繫實際工作情況去分析、理解“一把手”的想法。

班子成員間都要以誠相待,鼎力做好配合,因為任何人在工作中都難免會出現紕漏,當一把手考慮問題不周全或出現失誤時要及時做好補救,不能做一個旁觀者;當一把手面臨困境時要挺身而出為其解憂排難,班子成員給“一把手”當好參謀是份內的事,也是必須具備的素質。只有把“承上”工作充分的做好了,才能正確執行和實施整個領導班子所作出的決策,才能把對員工的“啟下”工作做到位。

好的“班子成員”在團隊中發揮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

(2)抓落實、搞分管,承擔“啟下”重任

“啟下”工作要想做的好,班子成員就要抓好在員工隊伍中的落實工作,在正確的決策和充分領會“一把手”的工作佈置後,班子成員的主要職責就變成了“抓落實”,不允許出現合自己想法的決策就執行,不合自己想法的決策就拖著、糊弄著,抱有牴觸的情緒。

要強化責任意識,對於領導班子成員在落實上出現的種種問題有一個很好的制約。抓落實體現的是一種精神狀態,一種責任意識。首先要充分認到職務的本質是責任,對自己肩負的重要職責有明確的認識,站在企業負責的高度,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把強烈的責任意識轉化為克服困難的的動力。其次要創造性的開展工作,要善於領會一把手的意圖。班子成員自身要有較強的悟性、靈性,使各項工作不偏離既定的目標,這樣才能夠與一把手在思想上、行動上保持一致。根據總體工作目標緊密結合所分管的實際工作。思路清晰,把握重點。不斷探索和創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開創性的開創工作的新局面。

做好分管工作才是做好承上啟下、發揮橋樑作用的重點所在。班子成員能否做好分管的工作,是衡量其是否稱職的主要標誌,也就是班子成員能力、水平的體現,做不好分管的工作,一把手不滿意,企業員工也不贊同。

好的“班子成員”在團隊中發揮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

做好分管工作就是要抓好自己的部門,或者自己所管轄下員工的工作任務是否符合要求,那麼怎麼樣才能夠做好分管工作呢?

首先,要明確自己分管工作的任務、範圍、權限,也就是要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做到什麼標準,只有職責、任務明確了,才能更好的體現出班子成員的價值和作用。

其次,要善於學習和借鑑他人的經驗和成功之處,尋求做好分管工作的方法、技巧和途徑,特別是要學習“一把手”研究處理工作中的思維和方法,還有領導藝術。學習一定要有一顆空杯心態,多從實踐中去總結和學習。尤其是年輕的班子成員不要目中無人,這樣即使有管理水平,也很難做好工作。

再次,在處理分管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有主動性,對佈置的工作要有明確的落實結果和檢驗,不能佈置完任務就不管了。在執行過程中要克服依賴性,克服在決策之內一些事情的具體處理辦法請示“一把手”的情況出現。工作中不要怕出問題,不要怕困難,困難就是機遇,困難問題解決了才能驗證班子成員自身的能力。同時班子成員要敢於承擔起責任,特別是遇到一些重大問題時,這時你要敢於面對責任,並妥善地把問題處理了,要主動為“一把手”分憂解難,儘量把矛盾解決在自身能夠處理的範圍內。

最後,要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分管部門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以及協作精種,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在工作、生活等具體困難方面多關心和幫助他們,使他們不分散工作中的注意力。

結語

如果說企業中的“一把手”是企業的頭腦和上半身,把握著企業的發展大局,那麼員工則是企業的下半身,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力量。而領導班子成員就是處於承上啟下作用的“腰”,如果企業的這個“腰”出現了問題,這個企業一定也會出現癱瘓的症狀,不會好到哪去。所以班子成員在企業裡一定要發揮自己的作用,一方面做到能很好地幫助“一把手”處理決策上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要很好地做好員工的管理和執行工作。讓企業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在班子成員這個“腰”的作用下,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作用。


關注

歡迎私信,說出您關心的職場話題,您的每次留言我都將會認真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