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老这件事是由时间决定的,还是由心态决定的?

问:2019年就快结束,又到了大家给自己的年龄+1的时候了,虽说每一岁都有每一岁的成长,而在时间流逝这件事面前,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态度。有人觉得,时间的自然法则本来就不可逆,变老这件事完全由时间决定。也有的人觉得变老这件事可以由自己决定,找对抗老方法,保持积极心态,当你用更主动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自己时,时间也只不过是个符号而已。

答:时间的自然法则不可逆,从长远来看确实如此。只不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年轻与否确实由你的心态做主。这「一定的时间范围」,可以长达是几十年。这要你真的认为自己不老,你就可以几十年不老,你信不信?

这个问题真的很有趣。实际上,心理学确实有关于「变老是不是由心态决定」的研究,而且可以说答案几乎是肯定的:衰老更多的是一种心态变化。谁尽早明白了下面这个道理,就一定可以延缓自己的衰老。

我先说结论,再说说相关的心理学实验。结论就是:人的心理和行动具有强烈的互相影响的关系,衰老是一种被自我灌输的概念。

假设你现在30来岁,某一天特别累,尝试记忆一段50字的话却怎么都记不住,这时候你会想:老了老了,记忆力大不如前了,想当年我15岁的时候,几分钟记上百字的信息毫不费力。你关于自己记忆力变差的下意识解释是:因为我老了。而实际上呢?真实原因只是你当时太累了,你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这次记忆。当你这次把记忆力变差的原因归结于自己老了之后,你就真的会认为自己老了,这种暗示会在之后再遇到记忆变差、行动迟缓的情况时不断加强,在这种行为和心理的互相反馈下,你就真的会变老。一切衰老的症状都会在你身上出现:记忆变差、行动迟缓、视听能力下降、反应迟钝。

「衰老是一种被自我灌输的概念」,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埃伦·兰格设计的一个心理学史上的著名实验——返老还童实验。

返老还童实验:相信自己不老,就真的可以不老

1979年,在匹兹堡的一个老修道院里,兰格教授和学生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这个地方被布置得与20年前一模一样。他们邀请了16位老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8人一组,让他们在这里生活一个星期。他们刚出现在兰格的办公室时,大都是家人陪着来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

这一个星期里,这16位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他们听上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喜剧,读50年代的报纸和杂志,讨论卡斯特罗在古巴的军事行动,美国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他们都被要求更加积极的生活,比如一起布置餐桌,收拾碗筷。没有人帮他们穿衣服,或者扶着走路。

其中,实验组被要求的言行举止必须努力让自己生活在1959年,而控制组被要求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1959年发生的事情。

实验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一个星期后,他们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压降低了,平均体重增加了3磅,步态、体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相比之下,实验组,即「行为上生活在1959年」的老人进步更加惊人,他们的关节更加柔韧,手脚更加敏捷,在智力测试中得分更高,有几个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榄球。局外人被请来看他们实验前后的照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么多年来,关于这个实验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毕竟,这是一个田野实验,因为缺乏实验室的控制,一个结果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事实上,直到今天,兰格教授仍然难以解释,那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的大脑和身体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交互。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老人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于是身体做出了相应的配合。

推荐阅读:《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关于健康、疾病和衰老,你必须知道的真相》,埃伦·兰格

佛罗里达实验:受到衰老的暗示,就真的会变老

再说一个关于启动效应

的实验,你可以体会一下人的自我暗示有多么强大,关于衰老的自我暗示有多大影响,哪怕是无意识的。

心理学家约翰·巴奇和他的同事们让纽约大学的数位学生从一个包含5个单词的词组中(例如“发现、他、它、黄色的、马上”)挑出4个单词来重组句子。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重组的句子中有一半都含有与老年人相关的词汇,例如佛罗里达州、健忘的、秃顶的、灰白的或者满脸皱纹的(注:佛罗里达州的人口老龄化很严重)。

当他们完成这项任务时,又被叫到大厅另一头的办公室里去参加另一个实验。从大厅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是这次实验的关键所在。研究者悄悄地测量了他们所用的时间。正如巴奇预料的那样,那些以老年为主题造句子的年轻人比其他人走得要慢得多。这个实验后来成了心理学史上的经典实验。

这些关于衰老的自我暗示催生了衰老的行为,即缓慢行走。这个过程的发生是无意识的:这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谁也没有提及自己注意到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而且他们坚持认为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词对实验后的行为没有产生影响。

虽然衰老和死亡随着时间流逝是必然发生的事情,但事实上我们持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心态,确实可以大大延缓或加速衰老的进程。

脑神经科学证据显示,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其大脑活跃程度与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区别。他们在短期记忆力、抽象推理能力以及信息处理速度等方面的能力都不应差于年轻人。

所以,下次再遇到自己记忆力变差、行动迟缓的时候,不要再暗示自己:唉,我老了。因为如果你这样想,就真的会变老。

变老这件事是由时间决定的,还是由心态决定的?


欢迎加入颜路发起的圈子「心理学与我们的人生」。这里不止于分享真正有用的心理学硬核知识,还会在以问答的方式分析和解决人生的具体冲突和难题。一起加入交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