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壺黃芩茶 張永新一“泡”就是12年

這壺黃芩茶 張永新一“泡”就是12年

這壺黃芩茶 張永新一“泡”就是12年

4月1日下午,坐落在高平市原村鄉上董峰村鳳翅山下的山西騰達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迎來了來自省城的客人。客人們此行目的是專題調研高平黃芩茶產業發展情況。在黃芩茶歷史文化陳列館內,公司董事長張永新用黃芩茶為客人們泡起了功夫茶。杯中的茶湯色如黃金,香氣嫋嫋撲鼻,品起來味道純正。

自3月20日從太原參加了山西藥茶發佈會後,張永新比平時忙了許多。作為晉城市唯一參加會議的代表,他每天不但要接待來公司的參觀者,還要接聽各種來自國內許多地方的諮詢電話。

種植黃芩迷上了“茶”

48歲的張永新是高平市原村鄉下董峰村人。與下董峰村相鄰的上董峰村,全村三四百口人,耕地1000多畝,多為坡地,是典型的純農業村。村子氣候、土壤條件獨特,僅中藥材就76種,尤以黃芩居多。

黃芩作為一種傳統的中藥材,根可入藥。得天獨厚的優勢,讓張永新有了種植黃芩的念頭。然而,用黃芩葉製茶,才是他種植黃芩的主要目的。

在高平的原村、寺莊、神農、野川等諸多鄉鎮,自古就有上山採摘黃芩莖葉,曬乾後當作粗茶飲用的習慣。2008年,他與妻子喬紅梅商量後,確定了種植黃芩和黃芩葉製茶的目標。

通過網上查詢,他發現北京有家生產和銷售黃芩茶的合作社,其產品的清火、消炎、改善睡眠等功效,深受消費者的青睞。“黃芩生長1年的葉子就可製茶。如果在村裡的坡地上種黃芩,當年就能增加收入。”按照張永新的想法,有了黃芩茶,將來就能借助黃芩茶園開發農業休閒旅遊產業,並將黃芩茶作為旅遊特產推銷出去。

在原村鄉政府的積極協調下,張永新有了500多畝地作為黃芩種植基地。用地問題解決後,張永新開始種植黃芩,同時投資200多萬元在村裡建起廠房,添置製茶設備,成立“山西騰達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黃芩茶加工,註冊了“七莊河”商標。

在前期考察過程中,張永新瞭解到,黃芩根做藥材需3年重新種植一茬,而黃芩葉生長週期較短,1年即可見效,每年都可採摘嫩葉來製茶,經濟效益可觀。

黃芩每年採摘“春芽”“秋芽”,每畝能採摘嫩芽250公斤左右,而4公斤嫩芽就能炒制1公斤黃芩茶葉。“黃芩根3年收一次,賣給中藥廠,每畝收入3000多元,再加上黃芩茶,每畝收入能增至7000多元。”張永新的賬算得很清楚。

黃芩茶製作不簡單

為了製作出像樣的黃芩茶,張永新一琢磨就是將近4年的時間。真正讓黃芩茶走上市場時,已是2012年的事情了。

在高平,傳統的黃芩茶是通過“九蒸九曬”工藝製作。按照此法將採來的黃芩葉加工後,張永新才發現,茶葉不僅外形參差不齊,而且茶湯的口感、色澤沒“賣相”,很難拿到市場上銷售。

為提升黃芩茶的品質,留取黃芩茶香,他從南方引進了先進的製茶設備,並請來福建安溪製茶師傅到廠房進行手把手製茶教學,結合“九蒸九曬”的民間工藝,做出來的黃芩茶口味地道、獨具特色。

每年5月至10月,是採摘黃芩嫩葉的時節,其中六七月份最為集中。黃芩出嫩葉後摘青葉,通過萎凋、殺青、揉捻等幾道工序後茶葉成型,最後烘乾。“這個流程需要好幾個小時。”張永新說。

張永新擔心製出來的茶葉不達標準,為確保茶葉質量,他和妻子對每個環節都親力親為。“雖說很辛苦,但我願意享受這個過程。”張永新說。

如今,夫妻倆對製茶的每道工序都已爛熟於心。同時張永新又將傳統制茶工藝與現代化製茶工藝相結合,經過採茶、鮮葉、殺青、揉捻、炒茶、烘焙、提香等多道工序後,製作出了質量、色澤、形狀、口感等獨具特色的黃芩茶。

挖掘黃芩茶文化歷史

“黃芩的花含有非常豐富的花青素。花青素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抗氧化劑,而且抗氧化性能比維生素E高出50多倍,比維生素C高出200多倍,被稱為‘口服的皮膚化妝品’。”在黃芩茶的製作中,張永新掌握了以前很多不知道的知識。

3月24日,騰達源公司的車間廠房裡,工人們正在分包加工茶袋。“去年生產了3000多公斤黃芩茶,現在只剩下200多公斤,目前需確保滿足簽約的客戶單位短期供應。”

“很多經銷商是發現了黃芩茶的藥用功效後,才開始代銷黃芩茶。”張永新說,如今,黃芩茶在太原、鄭州、北京等地有了穩定的市場,還經常被作為“高平特產”“晉城特產”“山西特產”成為饋贈禮品。

在上董峰村內,有1284年重修的萬壽宮,俗稱仙姑廟,這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內供奉著懸壺濟世的馬仙姑。馬仙姑是河北永年人,元中統年間遷居上董峰村。馬仙姑感覺絕佳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道家養生修煉,所以馬仙姑便帶著侍從定居於此,作為練功修行的道場,同時為當地百姓行醫治病,積德行善,深得當地民眾的敬仰和供奉。萬壽宮仙姑廟得到了元代皇家、明代王府、清代地方官員和地方普通百姓的朝聖和頂禮膜拜。

傳說,馬仙姑當年就是用黃芩莖葉治療民疾。如今在鳳翅山上,還留存著馬仙姑留下的“仙水池”。近800年來,當地百姓養成了用仙水池的水沖泡黃芩茶的習慣,民間至今還流傳著“仙水泡仙茶,唯有黃芩茶”的說法。黃芩茶具備深厚歷史文化

為拓展視野,張永新與當地研究歷史文化的專家學者交流,深入瞭解黃芩茶歷史文化的內涵。

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高平民俗文化學者王永忠研究認為,作為神農和炎帝故里的核心區域,高平特有的黃芩茶就是起源於“神農嘗百草”。中國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以及歷代史料,也對中藥黃芩和黃芩茶有著專門的記載和相關論述。

“黃芩茶是民間百姓採摘當地黃芩根部以外的地上部分,用其莖幹或葉子代茶飲用,具有多種保健功能和藥用保健效果,是真正意義上的‘藥茶’”。在王永忠眼裡,“藥茶”顧名思義就是“以藥為茶”。茶從發現之初,先後經歷了藥用、食用、飲用的歷程。

藥用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神農本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記載。

“‘茶’最早是‘荼’字,但依然讀cha。茶做藥用,生嚼內服,清熱,外敷消炎解毒。”王永忠說:“‘神農嘗百草’就是指用‘藥’和‘茶’作為食物,這是在神農炎帝部落時期的一種生活方式,‘藥茶同源’‘藥食同源’反映了神農炎帝作為醫藥之祖和茶祖在高平留下的歷史貢獻。”

《神農本草經》中收錄中藥材365種,在高平可找到107種,加之周邊地區共發現300多種中草藥,除歷史上最有名的黨參外,黃芩可算是一個傳統藥材裡最常見的大宗品種,高平歷代地方誌都有對黃芩栽培的記載和對黃芩茶加工食用的傳統習慣。

王永忠在《本草綱目大全—草篇》中又有發現:黃芩又名山茶根、土金茶根、黃金茶、黃芩茶等。“這些記載似乎說明:黃芩就是‘山茶’的根、‘土金茶’的根,其藥用價值主要是地下根部。黃芩的地下根部既然叫‘山茶根’‘土金茶根’,那就是說,黃芩的地上莖葉枝幹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山茶、土金茶、黃芩茶。黃芩(菳)茶就是山荼(cha)、土金荼(cha),也就是最原始的荼(cha)。”王永忠表示,黃芩和黃芩茶的藥用價值,古人很早就已經認識,而目前以“山茶”“土金茶”命名的中草藥只有黃芩茶一種,所以說黃芩茶是最原始的‘藥茶’是有依據的,它與現代意義的茶葉有著根本區別。這也解釋清楚了“最早的茶”是當“茶”的“藥”,也是北方地區生長的中藥材——黃芩茶。

想起12年前的選擇,張永新感到十分慶幸。如今,他與山西大學中醫研究中心、皇城相府集團及陝西省咸陽市鹹新區茯茶鎮茶業有限公司、太原大昌國際酒店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係,致力於開發七莊河黃芩茶系列產品。目前,與陝西方面合作已取得了成果,黃芩茶茯磚已成型,而打造國家有機農產品標準的示範園區——神農茶谷藥茶園,則是張永新心中的目標。

山西晚報記者 李吉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