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社會轉型期的時代影像與人性寫真

“那是最昌明的時世,那是最衰微的時世;那是睿智開化的歲月,那是渾沌矇昧的歲月;那是信仰篤誠的年代,那是疑雲重重的年代;那是陽光燦爛的季節,那是長夜晦暗的季節;那是欣欣向榮的春天,那是死氣沉沉的冬天……”——《雙城記》

《雙城記》是 19 世紀英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一部影響很大的小說。開頭作者就以象徵性的比喻,對英國作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國家,在工業文明高度繁榮的掩蓋下,階級矛盾愈演愈烈的情形進行了高度概括,字裡行間表達了作者對這個時代的憂慮和擔心。

《雙城記》以歷史上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為背景,將巴黎、倫敦兩個大城市連結起來,描寫出封建貴族、資產階級革命者捲入資本主義革命之中多重遭遇和跌宕起伏的命運。小說採用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手法,塑造了一批批鮮活飽滿的人物形象,更通過各色人物自身的機遇以及人性的剖析,展現了資本主義人道關懷下革命的合理性與迫害階級的瘋狂性。文中大肆褒揚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合理性,同時也反諷了迫害階級的嗜血式復仇,最後作者試圖以愛的感化來緩和革命之後的社會階級矛盾,並通過獨特的藝術完美地表達了他的人道主義思想。

小說圍繞著梅尼特醫生一家和以德伐石夫婦為首的聖安東尼區展開故事。他向世人展示了 19 世紀社會轉型時期英國社會所出現扭曲的“人性”和異化的現實。在《雙城記》序言中,狄更斯這樣寫道:“

我希望能夠加上一些大家感興趣而且可以接受的東西。以此加深讀者對這個時代的認識與瞭解。


《雙城記》:社會轉型期的時代影像與人性寫真

狄更斯的《雙城記》一經問世,便因其對法國大革命的精確刻畫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被譽為描寫法國大革命的最傑出的代表作。本文擬從歷史角度解讀該小說,詮釋人與人性,並從人道主義立場來理解革命暴力,並對狄更斯式的人道主義的幻想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雙城記》中的雙城,是指19世紀後期法國大革命前後的巴黎和倫敦。作者以此為背景,用磅礴大氣又陰鬱沉重的筆觸展現了當時廣闊的社會現實,反映了特定時代的動盪混亂和矛盾四起

1、社會轉型期的真實現狀

發生在十八世紀末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影響深遠的一次革命。《雙城記》故事橫跨大革命發生前的二十餘年,特別寫革命發生的當時以及隨後一二年那些風起雲湧的日子。狄更斯用非凡的洞察力,對現實生活和社會問題的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觀察和思考,以犀利的筆觸揭示了社會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揭示出統治階級的奢靡暴虐是導致激烈殘酷的報復和社會制度更換的導火索

小說細緻而真實地展現了當時複雜多變的社會矛盾,無論是城市還是在鄉村,“飢餓到處橫行”,廣大百姓缺衣少食,忍飢挨餓,靠吃野菜樹根和“桑葉草”來填飽肚子;而以埃佛瑞蒙孿生兄弟為代表的貴族階級則過著奢侈享受的日子,他們殘忍地對待底層人民,視人命如草芥。

哥哥乘馬車碾死平民的孩子卻不當回事,扔下幾個錢幣揚長而去;弟弟欺良霸女,殺害無辜,還製造冤獄迫害賢良。埃佛瑞蒙兄弟二人是法國貴族及統治階級的代表,兄弟二人慘無人道地對待下層人民正是對法國社會黑暗及統治者的罪惡的真實寫照

《雙城記》塑造了各色各樣的人物,兇殘歹毒的埃佛瑞蒙侯爵兄弟,忠厚義氣銀行家的勞雷,心地善良的露西,背叛自己家族的達內爾,熱情豪爽的普洛斯小姐,真誠勇敢的卡頓,善良正直卻命運多舛的梅尼特醫生,複雜的仇恨通過多重的偶合糾葛在一起,再現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面貌和複雜的人性。

法國貴族的奢靡和對人民的欺壓以及草菅人命,激發了人們內心的仇恨,造成一種緊張詭異的氛圍,不堪壓迫的人民群眾正準備著“用繩子和滑車來吊死仇敵”。統治者們在全國看不到“一張面孔帶有任何敬意”。於是摧枯拉朽的法國大革命終於爆發了,而且最終演變成瘋狂的絞殺。

19 世紀 50 年代的英國 ,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但資本主義在發展過程中的剝削和罪惡造成了勞動人民生活的貧困化,矛盾不斷升級,一場社會大革命在英國一觸即發。狄更斯清醒地意識到,50 年代的英國社會,與 18 世紀末的法國社會何等相似,下層群眾中的憤懣與不滿情緒,正是大革命暴發前的積聚。為針砭時弊,給英國統治者敲響警鐘。狄更斯用借古喻今的方式,以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為背景,創作了小說《雙城記》。


《雙城記》:社會轉型期的時代影像與人性寫真

英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查爾斯·狄更斯

小說以主人公梅尼特醫生1757年到1789年期間的人生經歷為主線,把冤獄、愛情與復仇三個故事串在一起,通過各種人物的遭遇及其人性剖析,展示了革命和復仇的合理性;同時從人道主義出發,對革命中瘋狂的復仇行為以及濫殺無辜進行了無情批判和鞭撻。最終,作家希望用仁愛和寬恕來化解仇恨,改變那些被扭曲的心靈,體現出作家的博愛精神以及對理想的美德及人性的讚揚。

2、《雙城記》錯綜複雜的故事情節和嚴密完整的內容結構,展示了狄更斯卓越的寫作藝術技巧

《雙城記》中的“雙城”指的是法國巴黎和英國倫敦,故事就發生在這兩座城市。1757年12月的一個深夜,居住在巴黎的年輕醫生亞歷山大·梅尼特在外出散步時,突然被人綁架,並被強迫到府埃佛瑞蒙侯爵府出診,給一位年輕美貌的農婦看病。

在這裡他偶然地發現了一樁令人髮指的罪行:

侯爵的弟弟為了霸佔這位新婚不久的美貌農婦,殘酷地害死了她的丈夫、氣死了她的父親、刺死了她的弟弟,只有她幼小的妹妹 ( 即後來的德伐日太太 ) 僥倖逃脫。最後,這位農婦不甘凌辱、含恨而死

正直善良的梅尼特沒有被埃佛瑞蒙兄弟的重金收買,他按捺不住憤怒的心情,暗中給一位大臣寫信,告發侯爵府裡發生的罪惡,不料信件卻落到侯爵兄弟手裡。為了殺人滅口,梅尼特醫生被侯爵兄弟投進了巴士底監獄

因丈夫莫名其妙的失蹤,梅尼特年輕的妻子在他人獄兩年後憂鬱而死。在梅尼特入獄後才出生的女兒露西被梅尼特的好友、英國銀行家勞雷接到倫敦,在善良的女僕普洛斯的照顧撫養下長大。

梅尼特在獄中關押了 18 年,由一個年輕有為的醫生被迫害成了一個滿頭白髮的人、每天只知道機械地做鞋來打發時光的神志不清的人。十八年後,好友勞雷和僕人把梅尼特營救出獄。露西把出獄後的梅尼特帶到倫敦,在露西的關照下,梅尼特慢慢恢復了健康。

埃佛瑞蒙侯爵的侄子查理斯·達內爾出於對家族罪惡的厭惡,主動放棄了爵位和領地,隱姓埋名來到倫敦,靠一份法語教師的工作自食其力,並與梅尼特的女兒露西產生了愛情。

在舉行婚禮的那天早上,達內爾向梅尼特坦白了自己的身份。為了女兒的幸福 , 梅尼特克服了心理障礙,超越了巴士底獄 18 年的苦難,同意了他們的婚事

這期間,英國的一位年輕律師西德尼·卡頓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露西,並對她逐漸產生了愛慕的戀情。

在法國,達內爾父母相繼去世,叔父厄弗裡蒙地侯爵繼續為所欲為。當他那狂載的馬車若無其事地軋死一個農民的孩子後,終於被怒不可遏的孩子父親用刀殺死。一場革命的風暴在巴黎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而曾經幫助過梅尼特的德伐石一家正是革命活動的聯絡站。經營酒吧的德伐石夫婦,尤其德伐石夫人

,因為一家曾受侯爵的凌辱,所以非常詛咒一般的貴族。他們率先高喊革命的口號來煽動民眾,最後導致侯爵家的傭人卡貝爾及他的女兒瑪莉被無辜逮捕。

達內爾得知這種不合理的逮捕之後,十分氣憤,於是冒著生命危險回到巴黎搭救他們。但不久也遭到革命政府的逮捕。梅尼特父女聞訊後星夜趕到,醫生的出庭作證使達內爾回到妻子的身邊。

但德伐石從巴士底獄的牆壁中找到了梅尼特醫生當年在獄中寫下的揭露埃佛瑞蒙侯爵兄弟罪行的血書,他們要求達內爾必須為埃佛瑞蒙家族的罪行贖罪,於是很快達內爾又被逮捕並被法庭判處死刑。

關鍵時刻,那個一直暗戀露西的英國青年律師西德尼·卡頓挺身而出,他和達內爾長相酷似,為了露西的幸福,臨刑前夜,他設法混入獄中,換出了達內爾。

當驛車載著達內爾夫婦和梅尼特醫生離開巴黎的時候,卡頓英勇地走上了斷頭臺,為他心愛的女人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二、《雙城記》人物形象善惡分明,寄託了作者對生命意義的理想追求和人文主義精神,昇華了作品的整體意義和主題思想

狄更斯小說筆下的人物千姿百態,個性鮮明,這些獨一無二的文學形象被評論家稱為“狄更斯式的人物”。在《雙城記》中,作者塑造了以侯爵兄弟為代表的封建貴族、以德伐石太太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和以梅尼特父女、卡頓為代表的博愛形象,狄更斯正是通過正反兩方面人物的對比,批判人類社會中的不公正,抨擊人性的醜惡,宣揚人性的善與美,並寄託了狄更斯的仁愛精神和人道主義思想

1、封建貴族的代表——埃佛瑞蒙兄弟

埃佛瑞蒙兄弟是典型的封建貴族,是書中狄更斯著力抨擊和鞭笞的人物,他們外表體面,內心骯髒醜陋,他們“唯一不可動搖的哲學就是壓迫人”。他們自私冷漠、兇殘暴虐,把人命當兒戲、作惡多端,依仗貴族的特權橫行霸道

為了霸佔漂亮的女僕,貴族的弟弟將女僕的丈夫拷問致死,並刺傷了給姐姐報仇的女僕的弟弟,並把揭發他們罪行的梅尼特醫生蒙冤入獄達十八年之久,他們視百姓的生命如草芥,駕車壓死平民的孩子,竟沒有絲毫愧疚之心。從這一系列行為中可以看出法國封建貴族的冷漠與殘忍,他們所作所為顯然與狄更斯倡導的人道主義精神大相徑庭、背道而馳,因此也招來了被壓迫階級的反抗。最終他們都被複仇者殺死,自作自受,咎由自取,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2、編織“恨”的復仇女神——德伐石太太

《雙城記》中的主人公德伐石太太是一個讓人既害怕又同情的革命復仇者,她全家人都慘死在埃佛瑞蒙侯爵兄弟手下,因此她和貴族有著不共戴天之仇。後來她和德伐石都參加了革命。

小說這樣描寫德伐石太太的第一次出場:

德伐石太太跟他年齡相近,是個壯實的女人,一雙機警的眼睛似乎很少望著什麼東西。她的大手上戴滿了戒指,五官粗大,卻安詳沉靜。她那神態叫人相信她所經管的帳目決不會有任何差錯。她對寒冷很敏感,所以用裘皮裹得嚴嚴實實,還用一條色彩鮮亮的大圍巾纏在頭上,只露出了兩個大耳環。毛線就在她面前,她卻放著沒織,只是一手託著胳膊,一手拿著根牙籤剔牙。

她的“眼睛似乎很少望著什麼東西”,不是“什麼都沒看見”,而是將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她用仇恨編織毛線,以這種特別的方式,記錄貴族的罪行,並耐心等待報仇的時刻到來。

大革命爆發前,德伐石太太以酒吧老闆娘身份做掩護,敏銳機智地進行著革命活動,並用織毛衣的行為對罪惡者的姓名和行為進行編織與記錄。無論何種情況下,德伐石太太都沒有絲毫動搖與慌亂,她是一個堅定的革命者。她對革命風暴的遠見卓識在她與丈夫的對話中可見一斑:

報復與復仇所需的時間比較長,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這種規律就像形成雷電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隻要時間成熟,報仇就會天崩地裂地爆發出來,會徹底毀滅我們身邊的所有,儘管你看不到,也聽不到,但是它依然在醞釀著。

在革命高潮到來時,法國人民向巴士底獄發起了進攻,德伐石太太腰別短槍,手握利斧,率領眾多婦女衝鋒在前,毫不含糊猶豫地將敵人腦袋砍下。她的勇敢神勇、超人的膽識,卓越的才智以及堅定的革命信念令人歎服。

狄更斯在書中稱讚她是勞動人民的英雄,在大家眼裡,她是勇敢、倔強和偉大象徵。但是在小說後半部分,德伐石太太卻變成了一個冷血、兇狠的女魔王。由於侯爵兄弟已經死去,為了發洩仇恨與憤慨的情緒,她把眼光描瞄準了侯爵的侄子達內爾。

她拆散了露西夫妻美滿的家庭,破壞了梅尼特醫生一家來之不易的團圓,還想把達內爾一家斬草除根。在仇恨的火焰下,她喪失了理智,泯滅了人性,變得日益殘酷和不可理喻。她就像站在馬車上,不斷揮舞鞭子的復仇女神,自身的命運也不斷受到無情鞭撻。

當她得知達內爾已被判死刑,興沖沖趕過去想親手殺害達內爾的妻女時,卻與露西的女僕普洛斯在爭執中和扭打中,失手死在自己的槍口下,結束了她蓄意復仇的一生

德伐石太太喪心病狂、斬殺無辜,將很多無辜的群眾送上斷頭臺的暴虐行為讓人痛恨。德伐石太太最終死去,讓人感覺到的卻不是悲傷,而是慶幸

狄更斯希望通過德發石太的悲劇揭示一個主題:惡之後曇花一現,而善則會永世長存。感化比仇恨要更偉大

梁實秋曾評論說:“狄更斯不想寫革命史,他只要捕捉社會轉型期那一時代的氣氛,用一個故事來說明流血只能造成更多的流血,仇讎相報何時了?只有仁愛的心才能挽救浩劫。”

狄更斯從瘋狂壓迫和瘋狂復仇的兩極對立中,既對殘酷壓迫進行了批判,又對盲目復仇進行了否定。殘酷的壓迫摧殘人性,產生罪惡;而偏狹的復仇又使新的壓迫產生。

“如用相似的大錘,再次把人性砸變形,它就會自己扭曲成同樣歪扭的形象。”狄更斯主張以仁愛心化解矛盾衝突,反對破舊立新式的報復性革命,認為那樣非但不能真正解決社會問題,而只會加劇和產生新的仇恨。德伐石太太的形象表現了作家對反抗和壓迫問題的思考、對輪迴式的階級鬥爭的憂慮和建立和諧社會的企盼。

3、人道主義理想人物——梅尼特、達內爾和卡頓

《雙城記》中,作者刻畫了梅尼特醫生、達內爾和卡頓三位理想的男性人物,並通過露西這條“愛的金線”表達了作者用“仁愛”化解“仇恨”的人道主義理想

  • 梅尼特

他是出生資產階級家庭的一名醫生,他的遭遇是那個特定年代的縮影。作為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的知識分子,他同情受害的平民,痛恨施暴的貴族。他不顧忌自身安危對施暴者進行了控告,為此受了十八年的牢獄折磨。是露西用愛喚醒和復活了父親那備受煎熬的心。小說這樣寫道:

現在那手卻又伸向了他,顫抖著,急於把他那幽靈樣的面孔放到她那溫暖年輕的胸膛上去,用愛使他復活,使他產生希望。

正是在露西的不離不棄的精心照料下,梅尼特重新恢復了“生活、愛情、業務、休息和安樂”。

得到了重生的梅尼特,沒有急於復仇,而是用自己的博愛和仁慈去感化周圍的人。又把愛獻給了所愛的人

侯爵兄弟害了梅尼特一生,他痛恨他們。但當他發現女兒露西與仇人的後代達內爾相愛時,“父親的臉彷彿凍結了,很奇怪地望著代爾那。那是一種專注的眼神,眉頭漸漸地皺緊了,露出厭惡和懷疑的神氣。甚至還混合有恐懼。他露出這種離奇的表情,思想已飛到了遠處”。

為了女兒的幸福,梅尼特最終犧牲了自我,化解了宿仇舊怨。在狄更斯筆下,一位內心痛苦到極點,但心懷大愛之心的偉大的父親形象躍然紙上。

  • 達內爾

查理斯·達內爾是埃佛瑞蒙侯爵的侄子,做為一個貴族階級的叛逆者,達內爾厭惡家族的罪惡,厭惡叔父埃佛瑞蒙的飛揚跋扈,欺壓百姓。小說這樣描述達內爾的善:

他沒有壓迫過人,沒有關押過人。他不但遠離了橫徵暴斂,而且主動放棄了自己那份收入,投入了一個不會偏袒他的世界,在那兒找到了自己的地位,賺來了自己的麵包。蓋白勒先生按照他的書面指示處理了他那衰敗困頓的莊園財產。他要蓋白勒體恤百姓,能給的都給他們。

他對叔父侯爵說: “我們曾經胡作非為,甚至在我父親的時代,我們就已經犯下了許多罪惡,傷害了妨害我們享樂的每一個人。”但不知道如何反抗的達內爾只能試圖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贖罪”他拋棄了安享尊榮的舒適生活,隱姓埋名到倫敦自食其力,並用自己的仁愛精神和真誠坦率贏得了梅尼特的認可,與露西幸福地結了婚

當1789 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時,為了營救無辜的老僕人,達內爾不顧個人安危,回到巴黎,卻因受到家族的牽連而被判處死刑。可身在監獄的他將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時刻擔心著卻妻女和岳父的安危,體現了達內爾的仁愛之心,是狄更斯理想的青年形象

  • 卡頓

英國律師卡頓長相與達內爾極為相似,他感情豐富,才華橫溢,厭惡罪惡的社會,卻無力反抗,因此他逐漸變得墮落、懶散和消沉。他說,“

我是個絕望了的苦力,我不關心世上任何人,也沒有任何人關心我”。

他喜歡露西,卻又認為自己沒有資格愛她,不能給露西帶來幸福,擔心自己“難免使她痛苦,悲哀和侮辱,拖著她一起墮落”。因而主動退出情場,放棄了對路露的追求。

當露西與達內爾完婚後,他對達內爾既羨慕又痛恨。在痛苦糾結中,他依舊祝福達內爾與露西一生一世幸福,並隨時準備為露西的幸福獻出自己生命:“我願為你和你所愛的人做任何事,若是我的事業條件較優,有作出犧牲的機會或能力。我願抓住一切機會為你和你所愛的人作出任何犧牲……請不時想起有這麼一個人,他為了讓你所愛的人留在你的身邊是不惜犧牲他的生命的”。

最終他踐行了自己的諾言,為了露西的幸福,他潛入監獄,救出了達內爾,並代替達內爾走上了斷頭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所愛之人的幸福,他的愛是無私的,更是奉獻的

在卡頓在就義時,小說引用了

《新約·約翰福音》中的一段話:

主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卡頓身上表現的犧牲精神宣揚了人性中善良和無私,表現了是一種可貴的人道主義精神。是時代對人性扭曲的吶喊

狄更斯說,西德尼·卡頓是《雙城記》中最讓他“無比激奮”且又“深受感動”的人物。在他身上,體現著人類無尚的崇高和仁愛。他最後的獨白,就像耶穌在佈道——“我現在做的是一樁大好事情,遠遠勝過我一向所作所為。我現在去的是一處大好歸宿,遠遠勝過我一向所知所解。”

1859 年,狄更斯在談到《雙城記》的創作經歷時說:“我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創作《雙城記》,經過無數次的修改,總算感到滿意。能夠償還我在創作中所付出的心血的,決不是金錢和其他任何東西,而是小說的主題意義和創作完成時的喜悅

。”

《雙城記》體現了狄更斯的仁愛精神和人文思想。但他的願望是建立在空想的基礎之上,因此是軟弱無力的。除了死亡,狄更斯好像找不到其他的通路。歷史的侷限性使狄更斯的人道主義思想蒙上了一層浪漫唯美的宗教色彩,成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烏托邦”。

《雙城記》通過對各種人物的現實遭遇及人性分析,揭露出複雜又深刻的社會矛盾,在描寫民眾深重苦難並肯定革命合理的同時,對革命帶來的血腥也進行了控訴,同時也完整體現了狄更斯的仁愛精神和人文思想。它是一部偉大的作品,表現出了那個時代進步和某種崇高的東西,值得被人銘記。

結語:狄更斯通過《雙城記》譜寫了一部社會轉型期的人性寫真,雖然他所宣揚的人道主義精神帶有歷史的侷限性,顯得有些虛幻和不切實際,但它所展現出的時代進步性及仁慈、博愛的人道主義關懷仍然深深地打動和感染著人們。在當今,重新審視《雙城記》中狄更斯式人道主義精神,對於不再以階級鬥爭作為主要矛盾的當今社會,仍然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和時代意義。


《雙城記》:社會轉型期的時代影像與人性寫真

英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查爾斯·狄更斯

寫溫暖的文字,講真情的故事,希望帶給大家感動與力量。請關注@翰墨凝香軒,讓我們在文字裡相遇、相識、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