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藥店,“帶著鐐銬跳舞”

有人曾將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形容為“戴著鐐銬起舞”,這是對醫保定點零售藥店限制頗多的直觀描述。而根據近日幾個地區發佈的醫保定點零售藥店申請標準來看,申請醫保定點藥店門檻又提高了!

售價不高於區域內定點藥店均值

近日,河北省醫保局印發了《河北省省本級醫療保障定點醫藥機構納入實施細則(試行)》(簡稱《實施細則》),對定點醫藥機構申請條件、受理評估、談判簽約、分類管理等進行了規定。

其中,申請納入定點的零售藥店應當具備的條件和不予受理定點申請的要求更為苛刻,特別提出了符合省本級定點零售藥店佈局計劃、藥品銷售價格不高於區域內定點零售藥店均值、註冊於零售藥店執業藥師不少於1人、提供24 小時售藥服務等。


醫保藥店,“帶著鐐銬跳舞”

醫保藥店,“帶著鐐銬跳舞”

醫保藥店,“帶著鐐銬跳舞”

醫保藥店,“帶著鐐銬跳舞”

醫保藥店,“帶著鐐銬跳舞”


在河北醫保局官方發佈的《實施細則》解讀中也明確指出,把握定點納入工作的主動性,選取醫藥質量服務質量可靠、技術好、價格低、服務意識強、區域佈局合理的醫藥機構納入定點,更指出新增零售藥店定點的藥品價格低於現有定點零售藥店藥品價格。


醫保藥店,“帶著鐐銬跳舞”


且不說註冊於零售藥店執業藥師不少於1人的條件,“符合省本級定點零售藥店佈局計劃”這一條就能直接加劇零售藥店密集區的藥店競爭;更不要說“提供24 小時售藥服務”直接將一大批藥店攔在門外。

“藥品銷售價格不高於區域內定點零售藥店均值”更是一個直接的“限價令”,或者說是一個“殺價令”,意味著要定點零售藥店必須放棄部分利益,更意味著定點零售藥店之間也存在低價競爭的原則,更不知道會不會產生“越競爭越低價”“越競爭會死亡”的原則。

藥店被新聞媒體曝光,不能申請定點

定點零售藥店門檻提高的不止是河北。近日,湖北省鄂州市醫療保障局發佈關於開展2020年新增定點零售藥店評估工作的通知,明確申請定點零售藥店的各項細則和工作安排。

申報條件與以前相比進行了相應的調整,相比2017年發佈的鄂州市定點零售藥店評估標準,將“具備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的工作人員”明確為“配備在本店註冊的執業藥師1人及以上”,增加了“能夠提供24小時售藥服務”的要求。

同時要求藥店在證件齊全的情況下,且近一年內無市場管理部門行政處罰記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備藥率達到50%及以上。

另外,鄂州市定點零售藥店評估標準明確,“沒有獨立的經營場所”、“當年因違反各項法律、法規規定,受到行政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或被市級以上新聞媒體曝光的”將被一票否決。

多地醫保藥店“限價令”

除了申請條件更苛刻,多地醫保局還對醫保定點零售藥店施行了限價。

近日,安徽省宣城市醫保局對外發布了常規藥品價格信息,引起了業內廣泛的關注。而早在2月26日,安徽宣城市醫保局就公佈《定點藥店常規藥品價格監測和信息發佈》,這份文件也被業內視為“限價令”,將嚴格限制定點藥店的價格,讓藥品銷售價格變得更加透明。

宣州市在全市7個縣市區同步推行定點藥店藥品價格監測、報告制度。頭一批對複方氨酚烷胺片(感康)等20種常規藥品價格進行監測,通過監測信息發佈,做到“價比三家”。

藥品價格也將作為定點藥店的重點檢查內容,與考核掛鉤,實行藥價監測與定點藥店考核掛鉤,將藥品價格監測、公開納入定點藥店協議管理,增加藥品價格在定點藥店績效考核中的權重。

實際上,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都有發佈文件引導經營者合理制定藥品價格。2019年下半年開始,“限價令”向全國鋪開,陝西省、黑龍江省、湖北咸寧、四川內江、福建泉州等多個省市均有執行這一政令。

2019年年底,國家醫保局發佈《關於做好當前藥品價格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要發揮醫保對藥品價格引導作用,完善對定點機構協議管理,強化對醫保基金支付藥品的價格監管和信息披露,正面引導市場價格秩序。同時要求醫療保障部門建立健全藥品價格常態化監管機制,對價格、採購數量、配送率等出現異常變動的,要及時調查瞭解情況並妥善應對。

藥店為什麼爭相申請定點?

雖然申請條件越來越苛刻,包括“非藥下架”等限制也越來越多,但零售藥店為什麼還是爭相申請定點呢?

拿慢病定點零售藥店來說,據業內人士透露,儘管零售藥房在慢病管理上花了大力氣,零售藥房若想以“賣慢性病用藥”賺錢還是不現實的。

雲南健之佳健康連鎖店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顏文曾說過,“慢保定點在雲南來說是有很多限制的,比如申請慢保定點,保健食品、中藥這些就要求不能在藥店擺放了,藥店裡面大部分的藥就是零加成的,所以基本上不掙錢。”

同時,顏文也表示,“只是說通過慢病管理來增強顧客的粘度,增強他們的忠誠度。只是達到這樣一個目的,慢病管理本身是不可能掙錢的。”

眾所周知,醫保定點資格屬於稀缺資源,也是零售藥店紛紛爭奪的資源。雖然也有藥店認為沒有醫保條件的限制,在經營上能夠更靈活,但是醫保定點仍然是眾多藥店爭搶的資源。

據悉,是否是醫保定點藥店往往是銷售額能否大幅提升的關鍵,有些地區同一商圈內,醫保店的銷售額能達到七八百萬,非醫保店可能只有五六十萬,如此之大的銷售額差距使醫保定點成為藥店必爭的資源。

與高回報率相伴而行的是嚴苛的審批制。隨著定點零售藥店門檻的提高,這些藥店的管理更規範、更專業,與同期其他藥店相比,不管是服務還是專業水平都更勝一籌,更能憑藉專業水平盈利。益豐大藥房2019年年報也指出,報告期內,公司醫保門店數量佔比持續提升,醫保門店數量的增加成為公司未來新的增長點。

業內更是普遍確信,定點藥店有望優先享受處方外流紅利。

今年2月25日黨中央、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優化醫藥機構定點申請、專業評估、協商談判程序。將符合條件的醫藥機構納入醫保協議管理範圍,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

河北《實施細則》也提及,加強與互聯網醫療機構的協作,優先將具有“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的醫藥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申請納入時間不受期限限制。

抗疫期間,全國各地均出臺了“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落實“長處方”的醫保報銷政策。同時,網上診療業務得到發展,作為醫療鏈條末端的零售藥店,有更多機會承接處方外流紅利。業內分析,更勝一籌的醫保定點藥店,將優先享受處方外流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