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山本耀司,曾因為說他近幾年太過於商業化,而被熟悉的人非常誠懇地“教育”了兩句。說Yohji本人很單純、有禮貌,很多時候只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我是相信的,因為他在80和90年代,甚至世紀之初,做的衣服是真心好看,良心和腸子亂七八糟的人大概也做不出那樣的東西。商業化,本身也沒有任何好壞之分,誰不要賺錢養家,沒有人能夠喝西北風果腹。只是有一天,口吐仙氣的白月光突然說“等等,我要去吃塊紅燒肉”的時候,一時半會兒有點反應不過來。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最近,一位長居在紐約的日本攝影師Takey,把山本耀司這麼些年的衣服全部翻出來,在東京街頭拍了一本攝影書。書名叫做:

Fluence: The Continuance of Yohji Yamamoto


讓世界上所有人,再一次有機會看到這位口吐仙氣的時裝大師,如何詮釋時裝,而這些時裝又是多麼雋永。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Takey在各種採訪中都說,不管這些設計出自什麼年代,穿在年輕模特身上,走在21世紀的東京街頭,沒有任何違和感。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Takey離開日本20餘年,這次用全日本團隊拍攝和做書,算是致敬他自己都久違了的日本身份。而對於山本耀司來說,自己的衣服在上個世紀80年代敲開巴黎的大門,不管是每個季度的LookBook還是廣告,經手的攝影大師無數,但都非日本人。拍攝的創意無數,但都基本在歐洲或者美國,從來沒有日本環境之下的表達。所以回到日本,似乎成了這本攝影集最為重要的一個主題。


一個日本時裝設計師,在日本攝影師的鏡頭下,由日本模特在東京演繹。在這種純粹感中,能看到比時裝更多的東西嗎?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不像是風光的“團塊世代”(日本二戰之後第一波嬰兒潮),山本耀司出生在二戰時期的日本,在不到兩歲的時候經歷過廣島長崎上空的蘑菇雲。在紀錄片This Is My Dream裡有一幕,山本耀司站在巴黎的某一個陽臺上抽菸說話,大概的意思是,黑色對於他的設計非常重要,因為戰爭的陰影始終還在。他的設計,一直都有一種對抗的黑暗,似乎從來沒有太過於愉悅的情緒。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日本這一代設計師,能夠成為大師似乎也是一種必然。他們的童年沒有那麼快樂,他們還捱過餓,他們還知道人間疾苦。但他們又跟團塊世代一樣,趕上了日本經濟的騰飛,趕上了日本消費最好的時代,在世界冷戰格局之下,成為了既得利益者。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日本現在出不了像山本耀司或者三宅一生這樣的大師,也是一種必然。出生在1987之後的日本人,被稱為“寬鬆教育的一代”。他們出生在日本經濟井噴的時代,成長在教育改革之下,從“填鴨式”過度到“寬鬆式”,他們看不起嬰兒潮時期的上一輩人。覺得他們賺錢-消費的生活方式極其惡俗,而追求自己內心的喜好,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似乎才最為重要。沒有餓過肚子,有很多選擇的人生,有時候反而不見得自由。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如果沒有了戰爭的陰影,黑色對於山本耀司來說又可以意味著什麼呢?創作是不是仍然需要苦痛作為支撐?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當山本耀司和“日本”重疊


text :盧笛

graphic:Doreen


produced by Chicology


未經允許請勿擅轉至他處,如需轉載/合作請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