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前天晚上臨睡前,兒子突然說牙疼,長這麼大兒子從來沒有牙疼過,我趕緊拿手電來看,一開始並沒什麼發現,趕緊漱口再次刷牙,兒子還說疼,我瞬間緊張起來,讓孩子平躺,頭部稍微低於身體,著重看牙齦內側,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兒子兩顆後槽牙內側,已經發炎腫的比較厲害了,最可怕的,兩顆牙齒中間還有一個小米粒大小的黑牙洞!讓孩子爸爸看了一遍,

沒錯,就是個牙洞。


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怎麼可能?從小我們就認真漱口、刷牙,對於孩子的零食,我控制非常嚴格,兒子飲食習慣很好,不挑食不偏食,餐後、加奶後、吃水果後都漱口,每天兩次刷牙,怎麼會有牙洞?

第二天我們去了兒童醫院,門診大夫一看就告訴我們:情況挺嚴重,已經傷到牙神經。拍了口腔X片,結果顯示確實如此,需要根管治療。但醫生考慮到孩子處於換牙期,藥物吸收不好不利於治療,外加孩子疼痛頻率很低,醫生給我們開了消炎藥,先消炎。治療建議是:如果後面消炎後不疼痛了,可以不治療,待換牙即可;如果疼痛繼續,再來醫院治療——至少拔掉一顆牙。

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我百思不得其解,孩子從小不怎麼吃零食,飲食健康,按時刷牙,為什麼還會有齲齒呢?

一、關於齲齒

齲齒就是“蟲牙”、“ 蛀牙”,是細菌性疾病,由於牙齒結構遭到破壞,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刺激到牙神經,引發牙痛。齲齒不會自愈,最終結果是牙齒喪失——拔牙。

1、齲齒是怎麼形成的?

齲齒的形成要具備4個因素,細菌、食物、時間和宿主。我們日常飲食中的澱粉食物比較多,比如饅頭、米飯,而這些食物在我們咀嚼的時候與唾液產生作用後會變成糖,形成軟垢依附在牙齒表面,難以清潔,口腔裡的細菌會在牙齒表面形成菌斑,發酵分解軟垢中的糖分,進而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表面,就形成齲齒。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齲齒初期一般沒有感覺,因為表面的牙釉質非常堅固,沒有神經,感覺不到疼痛;牙齒沒有癒合功能,一旦孩子發生齲齒現象,就會越來越深,必須及時治療。


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2、齲齒的危害:

出現齲齒問題的孩子,最常見的是會不定期的牙齒痛,或者進食咀嚼痛,但其實除了這些,齲齒的危害還有很多,最常見的有:

1)引發各種口腔炎症或繼發病症。

醫生告訴我:齲蝕一般都會造成牙體缺損,平時清潔不到位或者吃東西塞牙,首先容易導致發炎紅腫,厲害了會引起牙髓病或者牙根尖周病,趕上膿液和細菌被吸收,可引起敗血症或菌血症。給孩子身體帶來疼痛,生活帶來不便。齲齒的問題雖說可大可小,但一定要引起父母的重視。

我家娃就是因為塞牙,食物殘渣沒有清潔到位,牙齦發炎了才會感覺到疼痛。不過醫生說發炎某種程度也是好事,很多孩子齲齒初期沒有疼痛,家長一般很難發現,後面一旦發現就比較厲害了。


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2)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和飲食習慣。

初期的齲齒一般沒有痛感,但如果不治療,會發展成中度,而中度齲齒一般會產生“接觸痛”,即接觸食物就會疼痛,過冷過熱或者味道鮮明的食物都會引起強烈的痛感,進而影響孩子吃飯,一方面孩子吃飯的時候不敢用力咀嚼,食物沒有經過細細咀嚼就囫圇吞棗地進到胃裡,加重了胃的負擔;粗糙的食物不消化完全,還會影響孩子腸胃對營養的吸收,進而影響孩子的體質。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的牙齒爛了,不能咀嚼飯菜,那孩子就只能選擇吃軟的食物,除了造成營養不良,更有可能讓孩子養成挑食的習慣。

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3)齲齒影響恆牙的萌出和生長。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乳牙終究都會掉,掉了再好好刷牙就是了,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因為乳牙是恆牙萌出的導向,一旦孩子的乳牙因為齲齒過早脫落,而新牙還不到萌出的時機,那麼齲齒兩側的牙就會向缺失的空隙傾斜靠攏,那後面再升出的恆牙就不能在原有的位置上萌出,進而造成恆牙排列不齊。醫生說情況嚴重了, 還會影響恆牙萌出順序和位置,甚至引發錯頜畸形,到時候孩子就不得不接受正畸治療,過程也是很痛苦。


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二、避免以下誤區,讓娃遠離“齲齒”的坑

1、認為只要刷牙就可以了。

這是我的第一個錯誤。

在兒子牙齒出現問題後,我進行反思,其中最大的一個漏洞是我們家長沒有堅持給孩子刷牙,只是讓孩子自己刷牙。因為這兩個月來我一直上網課,每天4-6個小時課,還要批改作業、備課錄課、教研考試,確實放鬆了對孩子刷牙的要求,這段時間都是孩子自己刷牙,六歲的孩子很難做到刷的很乾淨,所以家長的一個偷懶,可能就會造成孩子某一方面出現問題。

醫生告訴我: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只要刷牙就好了,忽視了刷牙質量,其實七歲前甚至一二年級的孩子是無法獨立完成“真正”的刷牙,很多孩子就是牙刷和牙齒一碰,刷幾下敷衍了事,吃糖不一定引起齲齒,但是牙齒不潔淨多半會引起齲齒。因為齲齒的形成,是牙齒上的細菌分解食物產生酸,酸會腐蝕牙齒。

即使有的孩子不怎麼吃糖,就像我兒子,但如果刷牙不徹底,口腔內的致齲菌多,也可能會形成齲齒。

正確的做法:在確保孩子能正確刷牙前,建議家長堅持給孩子刷牙。


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2、孩子只要不吃甜食零食,牙齒就不會出現問題。

這是我的第二個錯誤。

很多家長和我持有一樣的想法,認為只要孩子不吃零食糖塊,就不會齲齒。

確實不吃甜食零食,可以對孩子的牙齒起到很好的保護,但這不是全部。醫生告訴我:除了直接進食的零食,其實家長很容易忽略的是食物中的“隱形糖”,也稱“遊離糖”。

新鮮水果,奶類乳糖,穀物和薯類中的澱粉等屬於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分;而在製作食品中添加的單糖和雙糖,則是很多人都會忽視的“隱形糖”,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含糖飲料果汁、調味奶茶奶昔、乳酸菌飲料、果脯、蜜餞咖啡、冰激凌和各種甜品、蛋糕、餅乾,另外還有一些中餐也會放大量的糖,比如拔絲地瓜/香蕉、糖醋里脊/排骨等。

我兒子這次齲齒,可能和飲食也有一定關係,孩子奶奶做飯比較注重口味,平時會經常做各種燉湯:銀耳蓮子羹、木瓜牛奶、燉梨水等,都會放砂糖或者冰糖,這些雖然不是零食,但是如果孩子經常食用,糖分攝入一定是超標的。

《2016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攝入糖分不應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而且提出“3歲以內嬰幼兒不得額外加糖”。

世衛組織最新禁令:3歲以內嬰幼兒食品不得加糖”。

正確做法:從小給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遠離甜食零食,飲食注意“遊離糖”的攝入,糖雖然有甜的味道,但是食用過度,給孩子帶來的結果恰是“苦”。


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3、孩子的牙齒清潔沒有必要太早開始。

這是很多父母最大的誤區,孩子的口腔清潔應該從出生就開始,出牙後就要刷牙。

多數孩子的牙齒問題最重要的原因不是零食或者甜食,而是清潔不到位或者刷牙不徹底。當然攝入過多甜品一定會對牙齒不好,但是牙齒的清潔一定要從小就開始。

正確做法:孩子出生就要開始口腔衛生,出牙後就開始用牙刷,按照正確的刷牙時間、刷牙方法給孩子進行刷牙。


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4、孩子不牙痛,就不用進行口腔檢查。

這也是我兒子齲齒的另外一個外部原因,我們本來按照計劃是2月份去醫院進行口腔檢查,但是因為特殊原因,就沒有去,想著疫情結束後再去,結果齲齒就來了。去年是八月份做的檢查,當時醫生說:牙齒情況不錯,繼續保持,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中間這幾個月的時間,兒子一直沒有出現牙疼的情況,但現在一發現的時候,齲齒就已經厲害了,不過才8個月而已,所以齲齒的產生生和發展速度,真的超出我們的想象。

醫生告誡:不能把牙疼當做孩子牙齒是否有問題的判斷標準。

正確做法:定期進行檢查,定期帶孩子看牙醫,非常有必要。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兒童牙醫朱濤醫生建議:

■1歲的寶寶就應該看牙醫,進行口腔衛生指導

■6歲之前的孩子3個月看一次牙醫,尤其是乳牙已經出現問題的孩子

■6歲之後的孩子可以半年看一次牙醫

■6-7歲給孩子的後磨牙做窩溝閉(也有的醫生建議3歲半到4歲就可以做窩溝閉,具體的要看孩子是否配合)

醫生告訴我:如果家長能做到以上的幾點,孩子的齲齒概率會非常的小。而如果一旦不幸發現孩子有齲齒以後,需要儘快帶孩子進行治療,齲齒問題,越早發現和治療,對孩子越好。


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三、發現齲齒後應該怎麼辦?

齲齒問題多出現於6歲前的幼兒中,很多情況是孩子出現嚴重疼痛感才會告知家長,所以家長一定多注意孩子的牙齒口腔問題,定期在家裡對孩子的牙齒進行仔細觀察,發現問題,特別發現齲齒後一定要重視,切忌“乳牙反正都要換牙,不治療也沒有關係”這種錯誤想法,給孩子的牙齒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

如果家長在家就發現孩子的牙齒出現問題,那就一定是問題比較大了,應該立即進行治療。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一定選擇正規專業的醫院給孩子治療,彩虹老師推薦大家首選公立醫院。我本身補過兩次牙,第一次補牙經歷非常不好,當時只看重了醫院環境,選擇了一家全國連鎖的口腔醫院,結果就是這次選擇給我的牙齒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傷害。後來到公立三甲醫院一看,九顆牙齒都傷及根管神經,而醫生說這些危害就是上次潔牙補牙操作不當造成的。

如果孩子的牙齒出現問題,父母一定重視,而重視第一條就是去正規醫院,避免因為診斷失誤和治療不當該孩子帶來二次傷害;另外我的個人經歷來看,公院比私立效果更好且價格便宜,我第一次私立診所補牙花了6000+多,一年後就掉的差不多,而第二次口腔醫院只花了2000+,到現在四年多沒出過問題。


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2、治療後也一定堅持做好牙齒口腔護理。

兒子班裡有個小女孩,到現在已經補過三次牙了,媽媽在群裡說其實後面兩次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因為治療過一次後,孩子比較抗拒刷牙,媽媽也覺得已經治療過了,放鬆了警惕,認為孩子的牙齒應該有了一層保護傘,這才導致後面孩子又出現了牙齒問題,不得不進行第二次、第三次治療。

醫生說:治療只是對於孩子目前出現的問題,進行補救,並不能預防,以後可能還會出現其他問題,不管是潔牙、塗氟、還是窩溝封閉,都不是一勞永逸,不能代替日常牙齒清潔。認真刷牙,飯後漱口,拒絕甜食,是保護好牙齒最重要的三部曲。


不吃零食認真刷牙,我的2個錯誤,還是讓娃掉進了“齲齒”的坑


【彩虹老師說】

孩子的牙齒問題,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牙齒問題雖然不像其他疾病來勢洶洶,但是經歷過牙齒治療的人都知道,牙齒不好帶來的痛苦和麻煩屬實恐怖,而看牙醫絕對也算不上愉快的經歷,對於較小的孩子多數都要用“束縛治療”,就是把孩子手腳都包起來,我帶兒子排口腔片的時候,就看到旁邊掛著,好在兒子年齡大了比較配合,不然真的是要自責死。但自責是最沒用的。

孩子的乳牙有任何問題特別是齲齒,一定到醫院治療,而且越早越好,否則齲洞會由小變大,繼而侵犯牙神經,疼痛難忍,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身體健康,因為齲齒不會自愈。

預防兒童齲齒,沒有捷徑,最好也是最省事的方法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甜食,認真刷牙,所以,從現在開始,為了孩子的牙齒健康,努力吧!



我是彩虹老師,是老師也是媽媽,歡迎關注 ,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