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做事時刻如履薄冰,方能對得起那些關心你的人

感恩節:做事時刻如履薄冰,方能對得起那些關心你的人


昨晚,還在和朋友吃飯,接到建業老師電話說,看著我在非屋,提醒我一定要注意房屋的使用功能與質量,而不能只關心外觀設計。說實話,聽了開頭,心內瞬感溫暖——身邊有這麼多關心你的人,對待工作一定要如履薄冰對得起他們的關心。


感恩節:做事時刻如履薄冰,方能對得起那些關心你的人


與建業老師的相識是源於重慶很牛的一個文保組織的發起人冰鍋,承蒙他看得起,參加過幾次活動,代表中華手工談一些關於手工與傳承與古村落保護與創新的話題。帶著初出茅廬的莽撞侃侃而談,哪裡去想聽眾中一定會有諸多大咖,其中就包括023建築的劉建業老師。


感恩節:做事時刻如履薄冰,方能對得起那些關心你的人


對建業老師的敬佩,除了源於他對建築的專業之外,更源於他對建築與生活的態度,他帶我參觀為農村設計的街道、房屋、建築,他給我說建築與生活的關係,他給我說在改造農村之前他和每戶溝通了解需求再動手實踐。還有每次打電話,他都喊我白老師,其實他才是年長的前輩,我一般都回他一句“劉老師”。


感恩節:做事時刻如履薄冰,方能對得起那些關心你的人


當然,在18/19年的那段灰暗時光,我曾經有心說跟著他去學畫圖,結果兜兜轉轉的到了非屋,這下不學也得學畫圖了,從CAD到SketchUp,有得玩了,但其實我知道,即使我學會了這些工具,但建築的靈魂其實是人,包括設計的魂,如同建業老師的謙虛。


感恩節:做事時刻如履薄冰,方能對得起那些關心你的人


電話裡,他不斷提醒我注意建築的本事是用,要注意室內的“用”之美。早晨找了幾個室內的設計稿,發給他讓他指導,非屋在小型裝配式建築上對室內空間的研究與探索。


感恩節:做事時刻如履薄冰,方能對得起那些關心你的人


電話裡,他一直強調建築的安全,注意建築的使用壽命與維護之間的關係。這點,我沒法用圖回答他,而只能說,其實昨天下午我們剛好開技術研討會,核心要義就是注意建築的質量,當然,還有成本。


感恩節:做事時刻如履薄冰,方能對得起那些關心你的人

感恩節:做事時刻如履薄冰,方能對得起那些關心你的人


我還得告訴建業老師,昨天他的一番電話提醒,讓我幾乎徹夜未眠,一直在思考我們的裝配技術與安全標準,特別是關心的使用壽命。


感恩節:做事時刻如履薄冰,方能對得起那些關心你的人


早晨,老左還在說“看你去非屋快1個月了,天天加班,應該會有收穫”,我說“只是找回原來工作的感覺”,如同看到非屋的年輕人每天加班一樣,我們都想讓非屋成為小型裝配式建築的標準之一。


感恩節:做事時刻如履薄冰,方能對得起那些關心你的人


本想,發一個朋友圈 @ 劉老師表示感謝他的提點與提醒。後來,還是將一個客戶提案推遲60分鐘,寫一篇推文放這裡,提醒自己要時刻如履薄冰,如同推文裡用的圖一樣,全是非屋的一個產品“鑑山”的內外設計圖,我們在安全的建築之外,也在思考人居舒適。我們用自己的努力與用心,回饋那些關係我們的人。


感謝建業老師,說過的,等我忙完這道,要跟著你學畫圖,學人居關係,學做人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