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的眼光、见识和胸襟

这几天,不断看到痛斥《银河补习班》为烂片的文章,说它是一碗毒鸡汤,让学生逃学,不做作业,然后莫名其妙考年级前十……

我还真不明白,包括我在内的好些人看了觉得蛮不错的一部电影,怎么就会被骂成这样?

还有人揪着马皓文坐过牢,儿子不可能当上宇航员大骂主创没有常识;这的确是处硬伤,但是,并不能掩住《银河补习班》的优点。

我不是邓超的粉丝,在此之前对邓超的认识就是演过《少年天子》,还有《美人鱼》里的刘轩,看《银河补习班》纯粹是无聊带孩子消遣,意外看了一部让人深思的好片。

我想,邓超拍这部电影不是想让大家让孩子不做作业,逃学,和老师学校对着干,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适合马飞的学习方法,肯定不可能适合其他每一个孩子。影片想告诉大家的,是要让孩子从“让我学”,发自内心的转变为“我要学”,学习的目的,不是上清华北大,上清华北大只能作为一种手段,在人生路途中的一个小小过程。

人生,最重要的是先让孩子找到一个箭靶子,然后才好以这个箭靶子为目标,一步步对准它来发力。

马皓文对马飞的教育方法是一步步引导,不是强行灌输,他让马飞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自己选择想要走的路,而不是帮他制定目标,再告诉他具体的学习方法,怎么考好期末考试……

父母对孩子的最大影响,就是身体力行,而不是凭一张嘴巴苍白说教。

说白了,《银河补习班》讲的,不是具体战术,而是战略。

做父母的,需要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以及自家孩子的特性,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准自己的箭靶子,人生是孩子要自己走自己度过的,父母无法帮孩子一辈子。

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的眼光、见识和胸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