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說“黃精九蒸九晒賽人蔘”,被稱“仙餘糧”的黃精怎麼種植?


為啥說“黃精九蒸九曬賽人參”,被稱“仙餘糧”的黃精怎麼種植?

黃精又名雞頭黃精、大黃精、姜形黃精,始載於《名醫別錄》, 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了黃精、滇黃精和多花黃精共3個品種。黃精主產區為河北、陝西等省;滇黃精主產區為貴州、 雲南等省;多花黃精主產區為湖南、安徽等省。

作為一味傳統的滋補中藥,黃精性甘、平,質滋潤,歸腎、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滋腎潤肺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燥咳、勞嗽久咳、脾胃虛弱、腎精虧虛、腰膝痠軟等證。 黃精被列入了國家衛計委2014年11月14日公佈的101種藥食同源名單中。有的地方的老百姓稱黃精為“仙餘糧”是說黃精是“仙人恩賜的糧食”。

古代醫家強調,黃精既可以藥用,也可以作為保健食品使用,可以分別採取不同的炮製方法。例如,(宋)唐慎微撰《證類本草》(1108年)曰:“ 黃精,補五勞七傷,助筋骨,止飢,耐寒暑,益脾胃,潤心肺。單服九蒸九曝,食之駐顏,入藥生用”。

為啥說“黃精九蒸九曬賽人參”,被稱“仙餘糧”的黃精怎麼種植?

至於九蒸九曬的原因、九蒸九曬具體的炮製方法,(唐)孟詵撰《食療本草》、(明) 朱橚撰《救荒本草》、(明) 王文潔匯校《太乙仙制本草藥性大全》、(明) 李中立纂輯《本草原始》等闡述較具體。《食療本草》 (704年) 日:“可取甕子去底,釜上安置令得,所盛黃精令滿。密蓋,蒸之。令氣溜,即曝之。第二遍蒸之亦如此。九蒸九曝。凡生時有一碩,熟有三、四鬥。蒸之若生,則刺人咽喉”。《本草原始》 (1612年) 日:“先以溪水洗潔淨,用木甑釜內安置得所,入黃精令滿,密蓋,蒸至氣溜,暴之。如此九蒸九暴”。以上結果表明,九蒸九曬可以避免生黃精刺人喉咽。

所以說:“九蒸九曬”是指採用反覆蒸和曬加工過程進行中藥炮製的古法,具體細節因藥材品種的不同而有差異,主要是為了糾偏藥性或增加有效成分,減少毒性成分。蒸一般是指用水蒸氣來蒸煮藥材,在此過程中對木柴,容器和蒸煮時間以及季節都是有所要求的。比如李時珍日:“桑木能利關節,養津液,得火則拔引毒瓦斯,而祛逐風寒,所以能去腐生新",而《抱朴子》雲:“一切仙藥,不得桑煎不服,桑乃箕星之精,能助藥力”。在蒸藥時一般是以蒸透為度,然後取出藥材攤開足曬,霧天或雨雪過後不宜馬上晾曬,早晨露水較重時也不適合,一定要保證藥材完全乾透。所謂“九”,只是表示多的意思,不一定就是確指的九次,可以是九次,也可能大於九次,也可能是在二次到九次之間,中藥材蒸曬的次數是以顏色、光澤和形態作為評判標準的。將藥材洗淨後蒸制的方式有兩種:分別為清蒸和輔料蒸,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是否需要加輔料。

黃精的炮製最早為南北朝時期的單蒸法,在《雷公炮製論》中雷公日:“凡來得以溪水洗淨後以已至子,刀切薄片,曝幹用”;唐《千金翼方》中記載有“九月末挖取根,微暴幹又蒸,待再曝幹,食之如蜜,即可停”,這種方法叫做重蒸法。黃精九蒸九曬後的標準應為色黑,味甜滋潤。

為啥說“黃精九蒸九曬賽人參”,被稱“仙餘糧”的黃精怎麼種植?

黃精人工栽培技術要點

選地整地:選地:宜選擇土壤肥沃疏鬆、中性或微酸,富含腐殖質、 排灌方便、周邊植被好的水田、坡地或緩坡地。整地:全田深耕, 667m2施腐熟農家肥約2000kg作基肥,精細整地後開溝起廂廂寬約1.3m,溝深約0.3m。

播種:種子繁殖:在8月份左右種子成熟後,採收並進行沙藏處理。方法:種子與細沙土按1:3的比例混勻,在背陰處開0.3m深的坑,放置在坑裡面,保持溼潤。到第2年3月所溫穩定以後,取出種子;在育苗的廂面上按行距0.18m的規格開淺溝,然後把種子勻撒到溝內,覆蓋薄土後稍微壓實在,並澆透水保持溼潤,覆蓋一層稻草。在即將出苗時注意去掉覆蓋的稻草,當黃精苗長到0.1m高時,根據生長情況,在生長過密處進行間苗移到比較空虛處。在育苗期,可根據苗情,噴施1-2次磷酸二氫鉀。育苗1年後可以移栽。

根狀莖繁殖:在初冬或春末,挖取1-2年生的健壯、無病蟲害植株地下根莖選幼嫩部分截段,每段3-4節,將切口稍加晾乾或用多菌靈消毒後,按行距0.25m、株距0.15m、深0.05m的規格種植,覆土約0.05m,壓實土後澆水。育苗期隔4天澆水1次,保持土壤溼潤。如在秋末種植,應在廂面覆蓋稻草起到保暖作用。

為啥說“黃精九蒸九曬賽人參”,被稱“仙餘糧”的黃精怎麼種植?

野生苗種植:平時注意採集健壯、無病蟲害的野生苗,根據大小進行分類培育,選擇適當的時期,按照株行距均為0.25m規格移栽。

種植時間、規格及方法:時間:根據苗的大小來確定移栽時間,小苗宜在秋季帶苗移栽,大苗宜在植株生長至倒苗時候移栽。雨季移栽儘可能帶土苗,減少根部損傷,起苗後立即移栽。規格:小苗種植的行株距分別為0.3m、0.25m,大苗種植的行株距分別為0.4m、0.35m。

方法:廂面橫向開溝,溝深0.08m,按種植規格放置種苗,芽尖向上,用開第二溝的土覆蓋前一溝;依此類推。植後薄蓋稻草保溫、保溼和防雜草。

水肥管理:水分管理:植後淋定根水,大田期根據土壤溼度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雨季清溝確保排水暢通忌廂面積水。

養分管理:施肥以有機肥為主,輔以複合肥和各種微量元素肥料。有機肥包括充分腐熟的農家肥、草木灰、作物秸稈等,禁止施用人糞尿。可在5月、8月結合中耕培土各追肥1次,最好在株距中間開條溝施肥然後覆土。667m2溝施有機肥1500kg或枯餅肥70kg;其它時期可視苗情撒施或兌水澆施複合肥8-10kg/667m2。每次施肥後要澆1次水;在其生長旺盛期(7-8月)可用0.2%磷酸二氫鉀噴施隔15天噴1次共3次促進植株生長。

為啥說“黃精九蒸九曬賽人參”,被稱“仙餘糧”的黃精怎麼種植?

中耕除草:黃精栽培切忌使用化學除草劑所以在種植後的第1年要根據生長情況,結合人工除草進行淺中耕;在第2年要結合除草、培土、施肥進行深中耕,增加黃精根部土層厚度,利於根莖膨大生長。

病蟲害防治:病害:主要病害包括葉斑病和黑斑病均為害葉片,影響植株生長。黑斑病發病初期,葉片從葉尖出現不規則黃褐色斑病、健部交界處有紫紅色邊緣以後病斑向下蔓延雨季則更嚴重,病部葉片枯黃。防治方法:一是收穫時清園,消滅病殘體;注意清溝排漬,降低田間溼度惡化病害流行條件。二是在發病達到防治指標時選用高效低毒農藥。發病初期噴可用1:1:100倍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50% 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數次。蟲害:主要有蠐螬和地老虎,均能咬斷幼苗、咀食苗根或根狀莖,造成斷苗或根部空洞。2種主要蟲害均可用75%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量0.1%拌種;或發生期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澆灌。

摘花疏果及封頂:黃精的花果期持續時間較長,並且每一莖枝節腋生多朵傘形花序和果實,消耗營養成分多,影響根莖生長,故應在花蕾形成前將花芽摘去,同時把植株頂部嫩尖切除,植株高度保留在1m以下,以促進養分集中轉移到收穫物根莖部提高產量。

採收:秋、春季均可採收,以秋末冬初採收的根狀莖肥壯而飽滿,質量高於春收。挖取根莖部後去掉莖葉,洗乾淨泥土後,除去鬚根,長大者可分為2或3段。放置在蒸格或木甑中,蒸至根莖有油潤光澤即可,取出來後放置光照適宜且通風的地方曬乾,遇久雨可烘乾。

為啥說“黃精九蒸九曬賽人參”,被稱“仙餘糧”的黃精怎麼種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