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設計經驗分享1

模具設計經驗分享1

1.滑塊導軌的高至少要為滑塊高的1/3,以保証滑塊安穩以及滑動順暢。

2.有滑動摩擦的位置注意開設潤滑槽,為了避免潤滑油外流,不宜把槽開成“開式”,而應該為“封閉式”,一般能夠用單片刀在銑床上直接銑出。

3.固定模仁的型腔,對小模一般用線割,這樣能夠提高模具的精度;而較大模的模腔一般銑削的方式加工出來,加工時注意其垂直度,而且為了避免安裝時,模仁不到位,模框的四周應該用銑刀銑深0.2。

4.入子與模仁,模仁與模仁,模仁與模框的彼此交叉一般要加1°的斜度,以防安裝時碰傷。

5.入子的靠位部分長度公役為-0.02,鉅細公役為-0.10,模仁相對應的靠位公役為+0.02。

6.有C 角的入子最底端到C 角部位的公役為+0.01,以防跑毛邊。

7. 本體模具的主體部分用NAK80 的資料,入子、梢等用SKH9、SKH51(資料處理:室化處理,也能夠不要)的資料,必要時能夠運用VIKING 資料。

8.畫好部品之後,應先定滑塊的位置、鉅細,避免發作干與、及強度不夠的現象,然後才定模仁寸法。

9.入子鉅細公役設為-0.01,模仁上入子孔對應的公役為+0.01。

10.模仁上的線割方孔尖角部分用R0.20 過度,對應的入子部分也為R0.20,以對應線切割時的線徑影響,同時能夠避免尖角部分磨損,而發生益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