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接納女兒同性戀:父母接受兒女同性戀,私生子背後愛的理解

生活中最讓人受打擊的場景大概是,當你感到無助又疲憊的時候,身邊的人不僅不理解、安慰,反而對你大聲斥責,面對這樣的情況,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心情複雜吧。

小李正值而立之年,一直在外工作的他為了生存每天工作都疲憊不堪,而這時候談了多年的女友卻找他提出了分手,此時此刻用屋漏偏逢連夜雨來形容也不為過,都說成年人的字典裡沒有“容易”兩個字。

但是獨自承受內心重擔的時候還是會想能夠有人傾訴。小李和女友分手的事最終父親還是知道了,不過在電話那頭。

小李聽到的第一句話確實劈頭蓋臉的一通埋怨:早讓你結婚的,現在好了,談了這麼多年都分手了,你現在都30歲了,這要到什麼時候才結婚?

父親在這次電話中的指責讓小李很受傷,本身因為工作和分手的原因就已經身心疲憊,這時候父親不僅沒有理解和寬慰,反而繼續在他心上插了一刀。

其實類似的情況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都會出現,雙方就一件事沒能產生共情,小李作為當事人,在這件事中感受到的是悲傷的情緒,而小李父親更關心30歲的兒子還沒結婚這件事。

宋丹丹接納女兒同性戀:父母接受兒女同性戀,私生子背後愛的理解

人們需要“被愛”的力量

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當感到難過無助的時候,這時候如果身邊有一個人站出來接納、包容並給予心靈的力量無疑是一件幸運的事。

如果說成人的世界裡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那麼在孩子眼中,能夠得到更多的父母的愛會讓他們更自信、也更健康地成長。

試想一下當一個人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如果一旁的人在苛責“不至於吧”、“早幹嘛去了”,又或者是喊口號式的激勵“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前者只會讓負面情緒加劇,後者則難免感到失望,因為至始至終自己都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即便是身邊最親近的人也不理解自己。

愛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最讓人覺得身心備受鼓舞,充滿安全感的就是理解和接納,以上說到的小李的父親,看似埋怨的背後其實也是對孩子的擔心,對孩子的愛。

但是這份愛的表達卻無法讓人感受到積極的一面。其實不管是親情還是人際交往中,理解和接納都能讓人感到寬慰,從中獲得力量。

宋丹丹接納女兒同性戀:父母接受兒女同性戀,私生子背後愛的理解

“接受兒女同性戀,私生子”背後對愛的理解

過去宋丹丹曾在社交平臺上發表了一段話,內容是這樣的:

如果有一天,六十年婚齡的父母說他們要離婚,在美國的女兒宣佈她是同性戀,老公告訴我他得了艾滋病,兒子抱回了他的私生子。

那一天,我依然會拉著他們的手,摟住他們的肩,對他們說,我還在這兒,因為我是真的愛你,所以你有真自由,人生很短,你的人生你做主。

當時這段話在網上還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客觀地看,對於內容中這些充滿“極端”的情況很多家長是難以接受的。

但這段話想要表達的應該是一種接納的態度,對最親近的人的理解和無條件的愛。一些愛人是看到了身上的優點,被吸引去追逐,一些愛人是看到了缺點依舊去愛,去包容和接納。

宋丹丹接納女兒同性戀:父母接受兒女同性戀,私生子背後愛的理解

家長如何接納孩子的負面

自我接納

要想接納他人,首先要接納自己,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一個對自己過分嚴苛的人,是不會真正接納他人的。

對自我的接納要全面,積極的負面的都涵蓋在內,完整的“看見”自己,是從各個層面對自我的剖析,事實上做到這一點並不難,直面內心善於分析,我是怎樣的我並不是一個難解題。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一個自我接納的人能接受自己和他人,不會為自己或他人的缺點所困擾,感到內窘與不安,他們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現狀,包括自己的需要、水平、願望。

同樣也寬容地對待他人的弱點和問題,從容地生活。其次,自發、坦率、真實,他們能真實地對待自己的感情,並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不掩飾自己,自然而單純地表現自己。

宋丹丹接納女兒同性戀:父母接受兒女同性戀,私生子背後愛的理解

合理看待缺點

對缺點的接納不是任由發展,家長眼中孩子會有很多缺點,從生活習慣到性格品質,看到缺點的同時作為家長也能看到這些缺點會給孩子帶來的不利影響。

而強化孩子接納自己對於改善這個缺點的需要,會讓他們更主動,自願地去改變,去克服這個缺點。有缺點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會帶來不好的影響還自暴自棄。

宋丹丹接納女兒同性戀:父母接受兒女同性戀,私生子背後愛的理解

容納情緒,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人的情緒就像一個容器,當某種情緒積蓄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而在接收他人情緒的時候,適當用自己容器去“容納”他人的情緒,對於當事人來說,有人能夠傾聽、理解包容是不錯的解壓方式之一,人不能沒有情緒,但人也不能滿是情緒。

相比成年人的情感壓抑,孩子的情緒表達有時候很直接,內心所想都會有明顯的行為或外在情緒表現,這對於家長來說都是極佳的培養同理心的機會。

用支持和理解讓孩子感受到有人願意和他“統一戰線”,當然光是這樣還不夠,在全面支持孩子的同時,也要讓他知道,當其他人遇到同樣狀況的時候,此時此刻你感受到的力量,也是他們希望獲得的。

宋丹丹接納女兒同性戀:父母接受兒女同性戀,私生子背後愛的理解

平等對待,鼓勵和接納

親子關係中需要梳理家長的權威,但是在情感交流的時候父母可以放下姿態,從平等的角度出發來建立感情聯繫。在傾聽孩子煩惱的時候不指責,不控制。

既然孩子願意分享,說明他此時此刻是需要獲得幫助的,比如以上小李的情況,在父親這裡不僅得不到安慰,心上還再被插一刀,這樣的情況多了,孩子會封閉自己不願和父母更多地交流。

鼓勵和接納永遠比埋怨更有意義,人本心理學家羅傑斯說:如果一個人被接納,完全的接納,而且這種接納中沒有評判,只有共情與瞭解,這個人就能夠直接面對他自己,發展出撤除防禦心與面對真實自我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