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是天生的嗎?


同性戀,是天生的嗎?


最近有特別多家長因為孩子同性戀的問題前來求助。

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提過,同性戀形成的原因比較複雜多樣,分為先天遺傳和後天因素導致。

只有極其少數的同性戀完全是遺傳基因因素引起的,更多是後天因素導致。

若同性戀的傾向由遺傳基因所致,是不可調整的。若因成長經歷、環境因素引起的同性戀,如果其在生活中感到痛苦,或有意願調整性取向的,是可以通過深度的催眠進行調整的。

在李建學老師的案例中處理過很多類似的情況,諮詢中過來的孩子,大多是因為自己的同性取向不被父母接納,也有一部分因為自己本身接受不了同性戀取向,或主動、或被動地過來接受心理諮詢的幫助。

經過一段時間的幫助,孩子建立了對異性的性興趣,成年後可享受愉悅的異性性體驗,達成自己與父母的意願,正常戀愛結婚生子,收穫婚姻的幸福和家庭的美滿!

同性戀,是天生的嗎?


很多家長看到了希望,但同時產生了疑問:“如何去判斷孩子是先天還是後天導致的同性戀(傾向)?”

更多的是擔憂和無助:“我的孩子堅持認為,自己天生就是同性戀,怎麼辦呢?是不是就沒法調整呢?”

一個人性傾向的形成,原因有很多,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因。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廣大網友的觀點。

網友一:

我以前問過一個同性戀的朋友:這事兒是先天還是後天的?

回答:我以前對女生有那樣的感覺,後來發現我對男生也有,再後來只對男生有。

網友二:

我的男友,因為感情受挫折所以成為同志。

他被兩個女人欺騙過,第一個騙了他的錢,第二個騙了他的感情。

網友三:

“性取向發生變化”是完全可能的,因為我的親身經歷就是這樣吧。本人男,19歲,剛大一結束,我現在明確地知道自己喜歡男生。你相信嗎?在對女人不感興趣並對同性瘋狂的愛戀之前,我也深深地愛過女生!

我記得六年級時總有想觸摸女同學大腿的衝動,後來因為學習壓力而變得內向,班上有女生嘲笑我不夠陽剛、娘之類的,從那時開始逐漸反感女生。

反之,我和身邊的同性很玩得來。在和幾個比較好的同性朋友接觸越來越久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開始拋棄過去十多年的性取向,轉而對男生有感覺了!

網友四:

我個人身上,是先天后天因素都有。

父母比較重男輕女,總喜歡說“你這樣怎麼能嫁出去”,我幼年起就十分反感,到了開始早戀的年齡,對男性都是做哥們的態度,那時候想起未來要結婚就煩,因為所瞭解的結婚就是和異性啊,立志寧當尼姑不結婚。

幼年時對男女親近無差別,後來慢慢變成對女性很有好感。當我知道女人可以和女人一起的時候,對戀愛結婚就不排斥了。

所以應該是天生有成為雙的潛質,然後在童年時期因為教養方式,把通向異性的那條路給斬斷了。

網友五:

最近因為一個電視劇而開始懷疑自己的取向……我是女生,之前一直喜歡男生,雖然也喜歡看漂亮妹子,但我一直覺得那是一種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單純喜歡看而已,不會被同性性喚起。

直到最近被一個電視劇人物迷住,開始做跟同性的春夢,而且我開始會被女性的臀部、胸部性喚起,不同於以前那種單純欣賞的眼光……整個人陷入迷茫中。

所以我覺得性取向有可能後天改變?或者說有些人本來就不是很能確定的。

同性戀,是天生的嗎?


從廣大網友的陳述中可以看出,同一個個體,在不同的時期,既可以對同性感興趣,也可以對異性感興趣。性取向,好像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

如何去判斷孩子是先天還是後天導致的同性戀(傾向)?其實這可以被視為一個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一個難以解開的題。最好還是儘早尋求專業的幫助以便確定。

但我們要明確幾點:


01

同性戀和異性戀之間沒有絕對的劃分。

同性戀,又稱同性愛,是一種對同性產生性愛的思想和情感,並以同性為滿足性慾對象的性取向。

很多人誤認為:是同性戀就不會對異性感興趣,是異性戀就不會喜歡同性。

其實,根據性質,同性戀可分為相對性同性戀和絕對性同性戀。

相對性同性戀,即我們所說的雙性戀,他們不僅對同性有性愛活動,對異性也同樣可產生性愛活動。

從人的性取向來看,真正的絕對性同性戀是極少數,即使很多自認為是單向同性戀的,其實絕大多數是雙性戀,只有極少數是真正的絕對性同性戀者。

嚴格說來,每個人都對同性和異性有著不同程度的好感和愛慕傾向。所以當你對同性之間出現強烈的感覺的時候,可以發展為同性戀,但也不排除可以成為異性戀。

所以,有些網友表示自己以前是同性戀,後來變成了異性戀者。而另外一些網友之前是異性戀,後來成為了同性戀者。這些表述在說明,他們其實是雙性戀者。而所謂的性取向,是他們自己選擇的。

同性戀,是天生的嗎?


02

當孩子抗拒時,家長需要先進行心理諮詢。

很多家長和我們溝通時,都會提到這一點:我的孩子堅持認為自己就是同性戀,也勸過TA做心理諮詢,但其非常反感和排斥,該怎麼辦呢?

大多數家長髮現孩子出現同性戀取向的苗頭時,往往是在初高中,即——青春期。

10-19歲這段時間統稱為青春期,有些孩子的青春期出現得更早,結束得更晚。

眾所周知,青春期孩子往往表現出叛逆的特點,想要脫離對父母等親人的心理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

而且有家長提到,阻止孩子和同性交往之後,她反而越來越抗拒,非要和對方在一起。

所以,孩子堅持認為自己是同性戀,或者不願意配合心理諮詢,都是可以理解,也是非常常見的。

在孩子不願意配合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先單方進行心理諮詢,在心理專家的指導下與孩子好好溝通,得到孩子的理解和配合。

03

關於同性戀的調整,調整的時間越早越好。

雖然很多孩子堅決地認為自己是同性戀,但孩子在成年之前的所謂同性戀傾向並不一定就是同性戀。

若孩子處於青春期,這個期間是人一生中性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對性信息及與性有關的資訊充滿好奇,因此,孩子對於性的認知和取向仍處於探索階段,尚未定性。

有些青少年要在12歲-19歲的階段繼續探索自己的性取向並逐步確定下來。

比如,有個18歲女孩子經過心理諮詢後,發現自己在潛意識中用參與同性戀的方式來反抗父母,並非真正對同性感興趣。她之所以和同性在一起感到非常放鬆和快樂,源於做了一件令父母抓不住的事情,而使她發洩了內心的壓抑。

也有一些人可能在40-50歲才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並深信不疑。

所以,如果你發現孩子出現了同性戀的傾向,趁著孩子對性的認知和取向尚未定性,這個時候需要及時、恰當地引導,幫助孩子全面認識自己。瞭解孩子對同性產生好感的潛意識動機和需求,是引導他們調整的有效方式。

往往越早調整,效果越好,以免孩子因為自我認知的錯誤而誤入歧途,增加調整的難度和不必要的人生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