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县管校聘”开新篇 “变岗”教师心不变

永定:“县管校聘”开新篇 “变岗”教师心不变

“在湖雷教书16年,没想到还能被聘到坎市。我喜欢这里的环境,舞台更广阔,我要绽放更大价值!”18日,永定区坎市彩金实验小学新任英语教师张晓来显得十分开心。

永定区作为我省首批“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单位,率先打破“一岗终身”制,探索建立竞聘上岗机制。改革一年多来,全区教师资源配置渐趋平衡,教学队伍活力大大提升。和张晓来一样,今年9月,永定区共有169位老师完成跨校竞聘,换了新的岗位,这些“变岗”教师心不变,依然热爱三尺讲台。

转变岗位 选择更多

“在基层学校,许多老师一辈子都在一所学校工作,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改革,让毕业到退休都在同一所学校成为历史,流动和竞聘成为新常态。”永定区教育局副局长徐灿辉介绍说,长期以来,公办中小学存在在编教师流动性小、竞争力缺乏、积极性弱化等问题,一些区域性名校名师固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种种弊端。此外,永定靠近龙岩中心城区,生源外流,导致中学教师普遍超编、学科结构性缺编。

去年2月,永定开始探索实施“县管校聘”改革,促进教师合理流动,推动教育均衡。永定区花费近半年时间摸底,出台改革实施细则,探索用顶层设计破题,建立起“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和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统筹城乡学校教师管理,使全区中小学教师真正实现系统统筹、学校自主用人,并在全区10所超编最严重的学校中先行先试。

“我校是全区学生最多的学校,急需补充师资力量。今年8月,我们吸引了12位外校优秀教师加盟,张晓来正是其中之一……”坎市彩金实验小学校长姜建辉说。

双向选择 舞台更大

“全员竞聘采用了双向选择,老师有主动权,学校也有决定权,高效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彻底激活了教师队伍。”徐灿辉说,

“全员竞聘一年一聘,懈怠了就容易聘不上理想岗位,现在每个人都有危机感,你追我赶的劲头比从前强多了!” 高陂中学初三语文老师廖美玲感叹说,上学年自己只带一个班,而本学年不仅负责给两个班授课,还兼做班主任。在校长林彬俊看来,竞聘考核涉及日常出勤、课堂评估、教学质量等关键指标,充分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我们从人事安排中解放出来,能有更多精力去抓教学质量。”仙师中学校长戴清贵表示,比如班主任这个岗位事情烦琐,以往没人爱干,每年要花大量精力和时间做思想动员。通过“县管校聘”改革,班主任在竞聘中有优先权,自然成了香饽饽,这个学期全校就有18位老师主动报名。

改革盘活了现有师资资源,形成“人人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此外,长期请假的老师退出一线,学科结构性缺编的岗位得以补充。

公平公正 平稳过渡

不少学校管理者表示,人事改革直接触及教师的利益,起初最担心教师队伍的心态难以调整,最终发现担心是多余的。政策暖人心,改革基本实现平稳过渡。

试点学校结合教学需要,科学设定工作岗位,制定岗位竞聘方案。全区10个试点学校中,竞聘流程分为校内竞聘、区内竞聘和调剂顶岗三轮依次进行,并在暑期两个月内圆满完成竞聘上岗工作。在今年的竞聘过程中,对面临退休人员、处于孕期和哺乳期人员、重病人员等特殊情况者,由学校给予直接聘用,体现人文关怀。今年,全区有47位老师接受统筹调配,到缺编的学校上岗,无一人落聘。

仙师中学严重超编,许多老师因课时少待遇不高,而过去通过支教等分流方式消化有限。今年暑假期间,30位教师主动“走出去”参与跨校竞聘,全部找到匹配的新岗位。

“离开原先的岗位,许多老教师情感上难免会舍不得。”永定区教育局副局长徐灿辉说,除了做好前期宣传,目前正通过校长走访、岗位培训等方式,加强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在新岗位上也能备受尊敬、找到归属感和获得感。

按照三年规划,下一步永定将探索“新岗新酬”,逐步建立“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新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讯员 苏冠生)

永定:“县管校聘”开新篇 “变岗”教师心不变

编辑:赖福香 主编:沈盛斌 监制:卢海强

永定:“县管校聘”开新篇 “变岗”教师心不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