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母親一同成長

和母親一同成長

和母親一同成長

是女孩、女人、母親,也是女兒。

01

女兒是母親的希望

和母親一同成長

母親的前半生中總會有種種遺憾,比如,沒有做自己熱愛的事,沒有一技之長,又或者沒有跟喜歡的人在一起。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母親們積極又向上的念頭被打消。取而代之的是接受,接受自己母親的安排,接受時代的安排。

直到有了女兒才重新燃起了希望,她們把希望寄託在自己女兒身上,希望她們有美好的人生,不要經歷自己的遺憾。

電影裡的林多阿姨的女兒,從小就擅長下棋,每次拿獎之後,林多阿姨總要到處去炫耀。

她女兒奧莉非常看不慣她的行為,怒氣衝衝的對母親說:“既然你那麼喜歡炫耀,幹嘛不自己去下。”

奧莉總認為她是在幫母親下棋,為了對抗母親,她選擇不再下棋。後來失去榮耀的失落總縈繞在她心頭,她決定重新下棋,但是再也沒有拾回當初的榮耀。

“不是每一次任性,都有反悔的餘地”

02

在母親心裡女兒永遠比別人家的孩子好

和母親一同成長

小時候我媽總拿我跟別人比,隔壁剛好有個很能幹的鄰居女兒。

記得有一次,媽媽幹完農活回來看到鄰居女兒在殺雞。手起刀落,雞沒撲稜幾下就被放進開水裡,鄰居女兒嫻熟的拔毛,解剖。動作一氣呵成,完全不像個十幾歲的初中生。

剛好我惹媽媽生氣了,我媽就說了讓我銘記至今的話,“你連別人腳指頭間的泥垢都比不上”。家鄉話又給這句話增添了幾分殺傷力。

後來那個殺雞的鄰居女兒讀到初中就沒讀了,原因好像是她在學校裡談戀愛,然後和班裡另一個女生爭風吃醋,她同學還找到她家裡來。

這個事還是我媽跟我說的,聽我媽說完,我拿話嗆她:“不是說我連別人腳指頭間的泥垢都比不上嗎?”她笑而不語。那時我成績挺好的。

電影裡的吳精美總是覺得自己比不上媽媽朋友的女兒,不能帶給媽媽驕傲。

和母親一同成長

她一直以為自己辜負了母親的指望,而母親只是對她存有期望,期望她有最好的。

母親知道宴會上那個壞了的螃蟹,只有精美去拿,而朋友的女兒總是想要最好的。

母親怎麼會看不到女兒身上的優點,只是每次都希望你有最好的。

03

愛都是平等的

和母親一同成長

《簡愛》裡說:“ 你以為我貧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賜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難於離開我,就象我現在難於離開你一樣。上帝沒有這樣安排。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我走過墳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無論是貧瘠還是富饒的土壤,所開出的花都是同等美麗的。

電影裡的蘿絲嫁給了一個高富帥,一個自信又有魅力的男人。

蘿絲為了做好一個太太,犧牲了自己,處處為丈夫著想。

她的犧牲結束了這段婚姻。

蘿絲的外婆是一個典型的傳統女性,逆來順受,生來就是為了犧牲。

蘿絲的媽媽為了解除這千百年來加在女性身上的禁錮,用相反的的方式來教導女兒,可女兒還是難逃窠臼。

婚姻不是靠個人的犧牲來維持的。

04

五五分的感情

和母親一同成長

在宣告女性獨立的同時,我們也開始學會自己買單。

我們不再在經濟上依附男人,AA制能讓我們心裡感到踏實和平衡。

錢是次要的,但如果兩人都太過計較的話,AA制就會變成一堵牆,隔開了生活也隔開了感情。

電影裡的麗娜和丈夫在一起,處處都要AA,儘管她不能吃冰激凌還是得和丈夫平分冰激凌的賬單。

這建議最初是麗娜提出來的,可怕的是丈夫執行的比麗娜還認真。麗娜想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不開心,無法給丈夫一個憤怒的理由。

麗娜的母親問她:“你想從丈夫身上得到什麼?”

“尊重和柔情”麗娜面帶悲慼的說道。

“那就離開他,除非他能給你。”

和母親一同成長

最厲害的數學家也無法算對感情,因為感情本身就不屬於可算範圍內。

這部電影可思考的成分很多,文章只是冰山一角。

電影名字在後面。

和母親一同成長

電影:《喜福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