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乌军事合作“里程碑”——中资收购乌克兰航发巨头


中乌军事合作“里程碑”——中资收购乌克兰航发巨头

在2019年8月,有消息指出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信威集团已经收购了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50%以上的股份。而在近日,马达西奇公司总裁博古拉斯耶夫对记者证实,中国投资者已经收购了公司大部分股票,包括博古拉斯耶夫自己手中的股票,同时中方还承认在2年内向公司投资2.5亿美元(17亿人民币)以支持工厂运转和研制新发动机。另外据悉,对于马达西奇公司的收购案已经获得了乌克兰反垄断部门的批准。由此可以说,中资对于马达西奇公司具备了实际控制权,而这也意味着中乌军事合作再次取得了巨大成果。

众所周知,自乌克兰独立以来,中乌两国关系一直健康稳定发展(尤其在2013年12月两国签署乌中友好合作关系条约后,两国关系发展更是到达最高点),这其中军事技术领域一直是两国合作的重头戏。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获得了前苏联第三大军事工业综合体部分与约20%的科学研究中心,从苏联继承的军工企业达到3594家,职工300万人,其中直接从事军工生产的企业达到7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140万人。在当时,宇宙火箭技术、造船业、航空运输、装甲与工兵装备、无线电系统专业生产技术等是乌克兰国防工业集团的优势领域。

中乌军事合作“里程碑”——中资收购乌克兰航发巨头

从1992年建交开始,中乌双方的军事合作关系便稳步向前迈步,迄今为止乌克兰已向中国出口了几十类军事技术和装备。例如中国新型驱逐舰所使用的现代燃气轮机生产技术、中国教练机使用的发动机、“野牛”气垫船、以及国人耳熟能详的“瓦良格”号等。这样的合作不但让乌克兰获得了不小的经济利益,也大大提升了中国国防能力和军事现代化水平。


中乌军事合作“里程碑”——中资收购乌克兰航发巨头

文章开头提到的马达西奇公司,位于乌克兰扎波罗热市,是世界知名的发动机生产商,早在苏联时期就有"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之称。该公司主要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提供动力系统,产品包括涡扇发动机、涡轴发动机和涡桨发动机。其中D-18T大涵道发动机、D-136涡轴发动机等型号是其独门产品。即使在俄乌关系紧张的时候,俄罗斯仍需要采购该公司生产的发动机以分别满足国内和国外直升机的订单需求,同时俄空军安-124 运输机的正常运转也离不开马达西奇公司的维护。

中乌军事合作“里程碑”——中资收购乌克兰航发巨头

而中国与马达西奇公司有着深远合作关系,先后引进该公司AI-25、AI-222涡扇发动机,用以装备中国空军JL-8、JL-10教练机。中国陆航米-17直升机也使用该公司TV3-117涡轴发动机,另外中俄联合研制的重型直升机项目也选择由其提供АИ-136Т发动机。

中乌军事合作“里程碑”——中资收购乌克兰航发巨头

此次中资能够顺利成为马达西奇公司的大股东,除了两国政治关系向好外,乌克兰相关企业的“囊中羞涩”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克里米亚危机让乌海空军受到比较大的损失,而持续的乌东冲突则迫使乌军不得不将有限的经费主要用于陆军旧装备的翻修和战区装备的快修服务,结果导致乌海军和空军被冷落。据悉,乌克兰空军由于缺乏现代化改装条件,乌克兰危机后就无法出动固定翼飞机对冲突地区实施空中进攻行动,仅具有国土防空意义,目前乌军主要依靠直升机部队提供必要的空中掩护。而由于与俄罗斯关系紧张,俄乌军事合作大踏步后退,导致依赖相关俄制零部件的乌直升机也受到波及,可用数量快速减少。空军和陆航的不振让靠研制航发为生的马达西奇公司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公司存在设备老化、技术人员流失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投入,但是乌克兰自己无力负担。近年来马达西奇公司每况愈下,公司高层曾经坦率的说,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注入,公司距离倒闭可能只有一步之遥。

在此次的收购案中,美国的影子也是不断的出现。出于忌惮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美国长期反对中国对乌克兰军工资产和技术的收购。

中乌军事合作“里程碑”——中资收购乌克兰航发巨头

今年8月,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就亲自出马,阻挠中国企业收购马达西奇,以免北京取得关键国防技术。当时有消息称,美国私人安全承包商普利斯正计划收购马达西奇。

中乌军事合作“里程碑”——中资收购乌克兰航发巨头

不过现在看来,乌克兰方面应该吸取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教训。当年在乌克兰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制造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因为美国的搅局,在船台上就遭解体,被拆成了废钢铁以每吨150美元的价格出售,下场令人唏嘘。而对于马达西奇项目,并不缺乏航发研制能力的美国也同样可以在破坏中乌交易后扬长而去,所以此次乌方并没有理会美国的“空头支票”。

中乌军事合作“里程碑”——中资收购乌克兰航发巨头

综上,此次收购案的成功对于马达西奇公司可谓是雪中送炭,而对于解决中国飞机的“心脏病”也具有重大意义,堪称中乌军事合作进程中的“里程碑”。


(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