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1.3万家餐馆注销,中国餐饮业正在出现倒闭潮

疫情之下,朋友之间都不大好意思主动请客吃饭。

我有一个群,里面都是一帮“饭罪份子“,原先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现在再也没人起话头,吆喝一起吃饭。大家都心照不宣很有默契地避开饭局这个话题。群里有个别实力雄厚的朋友,原先靠经常买单赢得大家的尊敬。现在,他口袋里的钱花不出去,快失去了用武之地,眼看着在群里地位不保,只好经常发发红包,才能勉强维持人气。我猜,他可能比饭店老板更盼着疫情过去。

疫情未散,请人吃饭,像设下了一场鸿门宴。 请客吃饭的人,要么是遇到了难题,要么是真想见你,被请的人,再难也要去。戴上口罩,做足防备,去吃!而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去赴宴的人,也更值得你在朋友圈标星。

前晚,和真想见我的朋友一起吃饭。地点是炳胜,广州城中比较有代表的一家粤菜馆。

等菜时,和年轻的服务员小哥闲聊。他说,从上个月初复业以来,整个店的营业额不到疫情前的三分之一。他的月薪也从4000多降到1000多,要不是店里包食宿,这点钱肯定活不下去。

席间自然是一阵唏嘘。

今天中午,跟一帮新闻同行在广州最繁华的中环广场吃饭。平时,哪怕是上班时间,中环也是人头涌涌。现在则是服务员多过顾客。吃饭选在凑凑火锅,大众点评人均消费136元,环顾了一下,食客也就将将坐满大堂的一半,包厢一直都是不开的。

两个月1.3万家餐馆注销,中国餐饮业正在出现倒闭潮


大店生意难做,小店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住在老城区,周围小食店很多,但每次出门,沿街两排多数门店都没开,不知是死是活。开着的,也门口罗雀。

越秀南有一家叫“风味馆”的老字号食店,牛三星特别有名,二十几年了,很多老广都帮衬过。前几天,这家店也传出关门的消息,铁闸紧闭,门上还张贴着旺铺招租的告示,朋友圈有人发了一通感慨,印象深刻。

另一个一线城市,上海。

人称“外滩最性感米其林餐厅”,Hakkasan,前天宣布永久歇业,退出中国市场。永嘉路最美洋房花园日料餐厅SHARI也,在4月初关闭。

这家本世纪初发源于英国伦敦的粤菜馆,于2003年被评为米其林一星餐厅,也是世界上首家米其林星级的粤菜馆。2014年3月,Hakkasan上海外滩十八号店开张营业,仅装修就斥资近7000万元。这是继美国、迪拜、印度等地区后开设的全球第12家分店。

两个月1.3万家餐馆注销,中国餐饮业正在出现倒闭潮


Hakkasan是美食爱好者在上海的打卡地之一。它的关门,令同行也有兔死狐悲之感。“Hakkasan的告别令人伤心。”一家黑珍珠一钻餐厅的经营者告诉界面新闻。

此前,2月11日,上海莫尔顿海鲜牛排坊,原本在上海拥有莫尔顿牛排坊、莫尔顿扒房及全球唯一一家的莫尔顿海鲜牛排坊,3家门店均发出停业通知。

两个月1.3万家餐馆注销,中国餐饮业正在出现倒闭潮


疫情对哪个行业冲击最大?没有人苦过餐饮业。

很多餐馆已经看不到五月天,倒在了人间最美的四月天。

有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餐饮业注销企业达到1.3万家。到本月底,这个数字会更大。除了一些有实力的大型餐饮企业,那些没有现金流没有线上布局的,可能会死伤过半。

餐饮业进入门槛较低,对劳动技能要求也不高,吸纳就业能力在各行业位居前列。2017年,餐饮业贡献4257.61万个就业岗位。去年的数据,我没查到,但经济一直下行,进入餐饮业就业人数只会更多。

餐馆如果出现倒闭潮,不但地方经济大受影响,社会也难谈稳定。大量失业人员,要生活要生存,哪怕极少数人铤而走险,都是社会不可承受之重。

前段时间,多地政府官员带头下馆子,着急啊。有些地方还发倡议书,希望机关干部带头进行餐饮消费与企业共克时艰。

两个月1.3万家餐馆注销,中国餐饮业正在出现倒闭潮


但暂时还没看到减免税费、减租减息的举动。看来这年头,地主家也没余粮。

疫情不时反复,大家还是提心吊胆,估计餐馆堂食一时半会还旺不起来。外卖呢?

尽管商家极力证明自己的生产方式全程“无接触,安心送”,但除了应对订单锐减的压力,他们还得化解外卖平台的“剥削”,已有餐饮协会向外卖平台发函,呼吁降低商户佣金。

海底捞、西贝涨价后,迫于舆论压力纷纷道歉,最终调回原价。坦白说,我不认为它们需要为涨价道歉,那些责备他们“忘了初心”的人才是真的“吃相难看”。

两个月1.3万家餐馆注销,中国餐饮业正在出现倒闭潮


显然,餐饮业的至暗时刻还没过去。报复性消费那一天,何时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