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三應窯(1)


[地名故事]•三應窯(1)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原郊區)榆林鎮所轄21個村莊裡,有個叫“三應窯”的村子。這個村地處賽罕區東部,東與陶卜齊行政村大西溝(村民現已遷出)自然村為鄰,正南是榆林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榆林村,西南與陽曲窯村接壤,正西和新城區保合少鎮所屬的莊子、水泉兩村為界,北面緊靠大青山(前坡)。村子不算大,600餘人口,原稱大隊,有3個生產小隊,現稱村民委員會,有3個村民小組,村民均為漢族。有耕地近3500餘畝,大都為坡梁旱地。林地面約2600餘畝。村民房社(住宅)大都集中建在村北一條叫“正溝”(大青山前坡溝谷)東西兩側的低窪地勢裡,南低北高,林木掩蔭,農家小院不規則的連在一起,村莊算不上有多美麗,但村後有山林,溝裡有水流,正如“趙本山”唱得那樣“有山有水有樹林”。儘管不大顯眼,看上去村容村貌還是蠻不錯的。

[地名故事]•三應窯(1)

三應窯建村約有3百多年的歷史,清朝乾隆年間,山西人大遷徙,“走西口”來到內蒙古中西部的土默特地區,開墾草地,從事農耕。最早有晉地(山西省)三陰縣幾戶人家來到這個地方,在山下溝壑的崖頭處開鑿土窯洞居住,並耕種坡梁土地為生。那時建築材料匱乏,根本蓋不起房屋,只能是打(挖)窯洞居住,窯房一堂兩屋,半圓門半圓窗,冬暖夏涼,只是採光不怎麼樣,土窯形似陝北窯洞。當人口逐漸增加,窯房也隨之增多,小山溝裡便行成了一個小村莊,故得名“三陰窯”。像這樣以原藉得名的村名還有鄰村的“陽曲窯”,這個村最早的先民就是從山西省陽曲縣“走西口”過來的。因此就有了這些村名。後來,人們以方言念道起“三陰窯”時,因口語重的原因,將“陰”字念為“入聲四聲”,便成了“應”,加之又書寫方便,就成了“三應窯”這個現名,並沿稱至今。《呼和浩特市地名志》和原《郊區地名志》都記載的是“三應窯”,說先叫“三陰窯”,後叫成“三應窯”。也有人說後來該村又遷來了山西省“應縣”的幾戶人家,所以村名選用了“三陰縣”的“三”字和“應縣”的“應”字用作村名,按此說來,“三應窯”得名還是有點依據,的確村裡真還有幾戶“山西應縣”藉的村民。

[地名故事]•三應窯(1)

“三應窯”村有幾家大戶家族,分別是銀姓家族、李姓家族、王姓家族、薛姓家族,此外還有姓岑、支、韓、陳、侯、丁、賈、張、邢等少數姓氏人家。三應窯民風淳樸,民俗文化厚重,村民勤勞儉節,熟懂農事,熱愛土地。

[地名故事]•三應窯(1)

“三應窯”村的自然環境很好,北有青山作屏,東西山脈望不到頭,連綿不斷。有若干條河溝從山坡上自北向南匯入大黑河和陽曲窯南河漕,該河漕經榆林、陽曲窯、古力半烏素、前後乃莫板、包素村、太平莊村後流入西把柵一帶的沼澤地。三應窯村後至東向西共有大小不等的六條河溝,第一條是“大東溝”(榆林村稱海令溝),此溝溝掌較深,溝中有幾處明泉溢流,現已成為榆林鎮的旅遊景點,金杏山莊和孔雀山莊就建在此溝;第二條叫“二道溝”,小溝很短,雨水匯入它西面的“廟溝兒”;廟溝兒是第三條河溝,此溝比海令溝短,但比二道溝長,雨大時溝水從村東流入陽曲窯南河漕;過來便是“正溝兒”,正溝兒溝深掌遠,溝內有泉水,遇發山水會從村中流過,山洪大時可危及民房。

[地名故事]•三應窯(1)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後,三應窯大隊組織社員,在村北修起大壩,將溝水攔截並改道村西北洩洪,南下過京包鐵路橋匯入陽曲窯南河漕;再過來是水泉溝,此溝流域面積較大,溝叉多,河溝寬,多見明泉溢出,溝內曾居住過十幾戶、兩大家族人家,一大戶是杜姓家族,一大戶是李姓家族,形成了一個三應窯所屬的小自然村,他們先前住的全是窯房,小村俗稱“杜家水泉”。因該村東山樑後還有兩個叫“水泉”的村名,一個叫“常家水泉”,一個叫“郭家水泉”,為區分開來,水泉前冠上住戶姓氏。

[地名故事]•三應窯(1)


[地名故事]•三應窯(1)

1958年,兩大戶人家近三十口人搬遷出溝,分別在榆林村和三應窯村定居。此溝後來又建設成三應大隊的果園,黃太蘋果樹、杏樹、酸梨樹和海棠紅子樹栽滿溝谷,還有菜園種植各種蔬菜,溝中泉水常流並有水車澆灌果園和菜園,每到春夏秋季,花開果紅,鳥語花香,樹綠草青,風景如畫。可惜如今草枯樹幹,失去了昔日風光。

[地名故事]•三應窯(1)

還好,2000年,國家號召大搞生態建設,此溝已納入生態建水土保持清潔小流域治理範圍;最後一條河溝叫“麻地溝”,亦稱“飲羊溝”,此溝是三應窯村和陽曲窯村的分界線,溝東屬三應窯,溝西屬陽曲窯。溝中有水源,可澆灌山上人工栽植的樹木。還有兩座小山峰,一座是村東北的海令溝小山峰,海拔1123米,一處是村西北的飲羊溝小山峰,海拔1121米。兩座小山峰均建有涼亭,涼亭四周的山坡上綠樹成蔭,成為三應窯乃至榆林鎮和賽罕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如一幅對聯所寫:“門前綠水聲聲笑,屋後青山步步高”。

[地名故事]•三應窯(1)

(上圖為飲羊溝小山峰涼亭)

[地名故事]•三應窯(1)

另據說早先在村東北二道溝和廟溝之間的小山樑(小山包)上有座小廟,俗稱白龍王廟,後來廢棄,遺址也在修建京藏高速公路時被取土挖平,已經見不到廟址的痕跡了。上面提到的“廟溝”,可能就是以廟得名。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