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保險本質上是一種“賭博”

這麼多年來,很多人在諮詢購買保險的時候總是猶豫不決,當看到計劃書下面的繳費金額時,有些人就打了退堂鼓,找各種理由擱置不買了。今天恰逢週末,整理了下思路就跟大家談談,保險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說保險本質上是一種“賭博”


很多保險業人士會說,保險是保障,保險是責任,保險是愛,保險是傳承。然後他們會把培訓課上培訓講師講的關於丘吉爾,胡適,李嘉誠等話來給你佐證。這些都沒錯,但是這是人為的價值觀賦予。比如說,你給小孩子煮碗麵,本質上來講這只是維持生命所必須的食物,當然你也可以文藝的稱這是對孩子的愛與呵護。說回保險,關於保險的由來,目前有各種各樣的說法,這裡不一一列舉,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上網自行查閱。不論保險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產生的,它的本質一定是一種風險的對沖,說白了是一種概率的平衡。比如說很多教科書上面對保險的由來都認為大約在公元前1792年,正是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時代,商業繁榮,為了援助商業及保護商隊的騾馬和貨物損失補償,在漢謨拉比法典中,規定了共同分攤補償損失之條款。商隊在出發前繳納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商隊騾馬跟貨物的補償資金,一旦商隊遇到風險遭受到損失就可以從中獲得資金上的補償,從而規避商隊遇到風險就萬劫不復無力翻身的悲慘境地。從保險的起源不難看出,保險本質上就是一種風險的對沖工具跟概率上的平衡。

現在把話題接回開頭,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已經有了風險保障的意識,還是選擇不購買一定的保險來對沖人生及家庭所面對的風險呢?經常有人問我,什麼時候買保險最划算。其實這個問題挺廢話的,如果我能知道什麼時候得重疾,那買重疾最划算的時間就是在180天的觀察期之前,說白了就是我如果知道什麼時候得重疾,我半年前買重疾保險最划算,一次保費的投入獲得數十倍的理賠金。顯然任何思維正常的人都會覺得這很可笑,但是偏偏就有很多人抱著這種僥倖心理,他們總會覺得,那些不幸的事情離自己很遠,要在他手裡拿出一部分的錢來買保險,而這保險金又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理賠,對於這種人的心理來講,損失即繳納的保費是確定的,而保險金即理賠金什麼時候能獲得是不確定的,這種心理偏好問題就造成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永遠對保險都抱著觀望的態度,明知道人這一生一定會生老病死但是總告訴自己再等等,疾病跟意外不會來得那麼快的。

對於這種人的想法,對不對呢?答案是沒有對錯之分的。所以我們做保險的,不可能強迫每一個人都認同並按我們的觀點跟思維做事,不然我們跟傳銷洗腦有什麼區別。很多保險公司給銷售人員培訓的時候,都強調“人人都需要保險,要讓人人都來買保險”。這個邏輯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很簡單,人總會生老病死,而保險作為金融工具的一個類別就是用於對沖這種生老病死所帶來的經濟損失的,所以從這角度來講人人都會生老病死所以人人都需要保險。那問題來了,有風險就一定要買保險麼?答案顯然是不一定的。我們都知道,賭場的勝負概率都是精心設計好的,從長遠的看,只要賭場不關門,賭場永遠是賺錢的,那為什麼歷朝歷代無數的人都前仆後繼的去賭場搏一把呢?因為人並非完全理性的人,如果每一個個體都是完全理性的,每一個人就一定要買壽險,因為老、病跟意外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遇到,但死亡一定會降臨,那麼買壽險是100%理賠的事情,對於百分百理賠的事理性的人就應該購買。但現實是複雜的,並非每一個人都要做概率上正確的事。

為什麼說保險本質上是一種“賭博”


最後總結下:保險本質上也是一種“賭博”,投保人通過保險合同把保險標的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獲得約定保險事故發生後的經濟補償。如果,你是一個風險偏好者,你認為自己可以承擔生老病死意外帶來的經濟損失風險,那任何的保險對你來說都沒有購買的意願。但是,如果你並非一個十足的風險偏好者,為了自己的個人及家庭經濟狀況在不因疾病、意外、死亡等風險來臨時產生無可挽回的變故,建議你給自己及家庭配置合理的保險加以對沖。

為什麼說保險本質上是一種“賭博”


從N年前的那場游泳競賽開始,每一個人就無時不刻的面對著諸多的風險,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合理的手段延續我們頭頂上那一頂桂冠。

為什麼說保險本質上是一種“賭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