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故事」李寨鎮油許村—郭莊、薛莊、油坊莊、許莊村名由來

油許行政村是李寨鎮下轄村級單位,位於李寨鎮北部,泥河北岸,水賈西路西側。東鄰三張店鎮坡龔莊行政村,南鄰郭王行政村,西鄰董橋行政村,

下轄郭莊、前薛莊、油坊莊,許莊4個自然村,11個村民組,總面積0.60平方千米,679戶,2830人,有郭、薛,夏、李、趙、範、王7姓村民,其中薛姓1659人,郭姓1070人,為本村大姓。漢族。耕地2734畝,以種植小麥、玉米、大豆、芝麻為主,經濟收入以農業、加工業,防水防潮、外出經商務工為主。


「一村一故事」李寨鎮油許村—郭莊、薛莊、油坊莊、許莊村名由來


歷史沿革

清代屬項城縣西區裡灣村牌管轄。民國時期屬項城縣孫店區管轄。1948年屬項城縣民主政府月潭區管轄。建國後屬項城縣第十區(韓李寨)管轄。1958年屬韓李寨人民公社油許莊生產大隊。1961年7月韓李寨入孫店區,為孫店區油許生產大隊。1965年韓李寨更名李寨,復為李寨人民公社油許生產大隊。1983年改社為鄉,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為李寨鄉油許村民委員會。1996年撤鄉設鎮,為李寨鎮油許村民委員會。


「一村一故事」李寨鎮油許村—郭莊、薛莊、油坊莊、許莊村名由來


郭莊自然村

郭莊自然村位於項城市市區(水寨)西南32.6千米,李寨北3千米,村南緊靠泥河,水賈西路西側。東至三張店鎮紀韓自然村(隔南草河),南至郭王自然村(隔泥河),西至範莊自然村(隔泥河),北至前薛莊自然村,聚落不規則,東西主街3條,南北街1條,路面硬化,安裝路燈,路邊綠化,多磚混結構樓房。佔地0.2平方千米,5個村民組,260戶,1100人,有郭,薛,王3姓村民,其中郭姓1020人,為本村大姓。漢族。耕地1036畝,以種植小麥、玉米、大豆,芝麻為主。經濟收入以農業、加工業,防水防潮、外出經商務工為主。2015年人均純收入9300元。

【村名由來】

據傳,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郭姓從郭大莊(今屬永豐鎮)來此開荒種地成村,故名郭莊。

【史蹟傳說】

據傳,清咸豐間進士郭福堂(今永豐鎮郭大莊人),曾在該村村西立一旗杆,公元1958年被拆除,1982年旗杆墩尚存,現已丟失。

【姓氏族譜】

郭姓,咸豐年間從郭大莊(今屬永豐鎮)來此開荒種地成村,現有人口1020人,郭大莊《郭氏族諾》有記載。

薛姓,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父子倆從油坊莊遷此種地,發家後在郭莊置田建房,現有人口65人。

王姓,1963年隨妻從永豐馬旗村移居郭莊,現有15人。


「一村一故事」李寨鎮油許村—郭莊、薛莊、油坊莊、許莊村名由來



前薛莊自然村

前薛莊自然村位於項城市市區(水寨)西南32.4千米,李寨北3.4千米,水賈西路西側。油許村民委員會駐地。東至三張店鎮坡龔莊自然村(隔南草河),南至後郭莊自然村,西至範莊自然村(隔泥河),北至油坊莊自然村。聚落不規則,東西主街1條,路面硬化,安裝路燈,路邊綠化,多磚混結構樓房。佔地0.1平方千米,86戶,375人,有薛、夏2姓村民,夏姓僅有6人。漢族。耕地364畝,以種植小麥,玉米、大豆,芝麻為主。經濟收入以農業加工業,防水防潮、外出經商務工為主。2015年人均純收入9300元。

【村名由來】

據說,清初薛氏從山西洪洞遷至開荒種地成村,姓名小莊,後來人口增多,1949年更名前薛村。

薛洪恩勇鬥土匪

1947至1948年,這裡還是國共拉鋸區域,不斷有土匪前來騷擾。村民薛洪思(外號老模)最恨土匪,一次,他聽說土匪進了村,一個人掂了一把杆子(木杆鐵槍頭)衝了出去,與土匪搏鬥,一杆子捅進了土匪心窩,土匪開槍擊中了薛洪恩服部。中槍的土匪跑數百米後倒下死亡,薛洪恩腰部彈殼被村幹部取了出來。1966年去世。

【姓氏族譜】

薛姓,清初從山西洪洞遷此。今有369人,為本村大姓。

夏姓,1931年從淮陽遷此,目前保有6人。


「一村一故事」李寨鎮油許村—郭莊、薛莊、油坊莊、許莊村名由來


許莊自然村

許莊自然村位於項城市市區(水寨)西南32.2千米,李寨北3.6千米,水賈西路西側。東至三張店鎮坡龔莊自然村(隔南草河),南至油坊莊自然村,西至董橋自然村,北至造紙莊自然村。聚落呈東西長方形,東西主街1條路面硬化,安裝路燈,路邊綠化,多磚混結構樓房。總面積0.1平方千米,1個村民組51戶,195人,有薛、範、趙3姓村民。漢族。耕地面積190畝以種植小麥、玉米,大豆,芝麻為主,經濟收入以農業,加工業,防水防潮、外出經商務工為主。

【村名由來】

據傳,清初,許姓由山西洪洞來此開荒種地成村,許莊由此得名,後許姓絕,村民有範姓、薛姓、趙姓,村名沿用。

【姓氏族譜】

薛姓,光緒二年(1876)從油坊村遷至該村種地。現有88人。

範姓,乾隆四十年(1775)從大範村遷至該村種地,現有60人。

趙姓,同治十三年(1874)從洛陽逃荒到該村落戶,現有47人。


「一村一故事」李寨鎮油許村—郭莊、薛莊、油坊莊、許莊村名由來


油坊莊自然村

油坊莊自然村位於項城市市區(水寨)西南32.2千米,李寨北3.5千米,水賈西路西側。東至三張店鎮坡龔莊自然村(隔南草河),南至前薛莊自然村,西至董橋自然村,北至許莊自然村。聚落不規則,十字主街,路面硬化,安裝路燈,路邊綠化,多磚混結構樓房。總面積0.2平方千米,4個村民組,283戶,1160人,有薛、李2姓村民,其中李姓僅有23人。漢族。耕地面積1145畝,以種植小麥,玉米、大豆、芝麻為主。經濟收入以農業,加工業、防水防潮、外出經商務工為主。

【村名由來】

據傳,清初,薛氏從山西洪洞遷此開荒種地,兼營油坊,故名油坊莊。

【姓氏族譜】

薛姓,清初從山西洪洞遷此開荒種地,落戶為村,現有1137人。玉米,大豆、芝麻為主。經濟收加工業、防水防潮、外出經商務

李姓,1926年父子倆從縣城(今秣陵鎮)到該地當教書先生,後將全家遷此落開辦私學為業。現有23人。

「一村一故事」李寨鎮油許村—郭莊、薛莊、油坊莊、許莊村名由來


看一村風景,品一村故事。你們村叫什麼名字?有什麼故事傳說?盛情誠邀你來參加《項城一村一故事》,私聊主編,下一個就是你們村子哦!

看完請擴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