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愿之人间佛教践行功德

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心清了,才能照见万物的实性。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珍惜的;汲汲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停下来,笑看风云;坐下来,静赏花开;沉下来,沉静如海;定下来,静观自在。心静则清,心定则恒。心境平静无澜,万物自然得映;心灵静极而定,刹那便是永恒。——胜尘大师

三愿之人间佛教践行功德

胜泉大师与胜尘大师就如同太虚大师的化身,一个致力于学问钻研,一个致力于佛法弘扬。早在1986年大势至菩萨圣诞之日,胜尘大师和李黄恩居士教导济慈上人“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学佛者可以互相交流、促进,不要执着于关起门避世的修行,要学太虚大师将佛法送到世间,贴近大众生活,更要学习赵朴初居士将学佛与爱国爱教支持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的入世学佛精神”。

三愿之人间佛教践行功德

济慈上人从1980年腊月因半个火烧而懵懂落发接触佛法到1981年正月十二知佛法之妙用而在胜尘大师驾前虔诚重新求授披度学佛开始,就把“亲近名师、广听言教、服务众生、利益他人”当做自己出家修行的日常功课及出家弘法本愿。学佛之余将学佛者组织起来参与义务劳动,在秋忙假、麦忙假时期召集学佛者帮助劳力不足家庭抢收抢种、捡麦子拾玉米补给生活,春耕时期组织学佛者积极参与松土施肥、拾粪灌溉,并在学校成立“善人聚会学习营”,专门负责培优补差、义务劳动、帮扶接济等事。

三愿之人间佛教践行功德

国家落实宗教政策后,许昌市许昌县(现建安区)陈曹乡七女村麦茬寺、小召乡屯里村的古观音寺和斜店村的聚贤寺的恢复成为了胜尘大师的心病,非常想将三寺一并恢复开放,但因缘不具,尘公1988年舍报往生了,在尘公往生后,济慈上人一边上学一边联合信教大德申请恢复古寺,向宗教行政机关申请复建麦茬寺、古观音寺、聚贤寺,古观音寺和聚贤寺得到陆续开放,麦茬寺至今因遗址难寻未能复建。古观音寺开放后,济慈上人等到白马寺通过妙民法师等大德高僧的推荐,礼请印稳法师回许驻锡,济慈上人亦受古观音寺合寺僧众的邀请将“许昌县七女小学善人聚会学习营”带到了开放的古观音寺,并经赵朴初先生允许于1998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在古观音寺举办了首届“人的佛教”座谈会,与会善士一致认为“佛教本身就是人的佛教,不是为鬼神等迷信活动撑腰的死人佛教,佛教是积极的佛教、是高尚的佛教、是自利利他的佛教”,并将“善人聚会学习营”更名为“许昌县古观音寺人间佛教践行功德总会”,赵朴初居士出任终身顾问、古观音寺住持上印下稳法师任首任会长、济慈上人任常务副会长、刘汉云居士(现今的隆正法师)任秘书长、程金发居士、李金安居士、周怀安居士、程金凤居士(现焰慧法师)、李同岭居士为常务理事。

三愿之人间佛教践行功德

以“许昌县古观音寺人间佛教践行功德总会”的名义开战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请戏下乡、组织莲友服务敬老院、阳光助学、扶老助乐、扶贫助困、举办论坛、朝参少林寺相国寺乾明寺、行脚方城县大乘山等等。但随着上印下稳法师离开古观音寺、济慈上人到北京读书,“许昌县古观音寺人间佛教践行功德总会”的活动越来越少,徒有其名。直至1994年济慈上人赴南华禅寺求授三坛大戒遇到通孝老和尚的高徒心寂法师,“人间佛教践行功德总会”的相关活动要开展了起来,只是“许昌县古观音寺人间佛教践行功德总会”变成了“四川巴中人间佛教践行功德总会”了,济慈上人信奉“佛教无界限、无地域,天下佛教徒是一家”的修行理念,在四川南江县常住期间,不忘河南许昌的阳光助学、扶老助乐、扶贫助困的受益者,并继续选择帮助他们,并积极的在南江县开展人间佛教研究、交流工作。特别是刘汉云居士在昌明大和尚驾前出家到九华山求学常住后,人间佛教践行功德总会的精神又影响到了九华山西苑禅寺、百岁宫。

三愿之人间佛教践行功德

2010年2月10日济慈上人应缘在河南郑州俪睿吉祥图书馆讲授《佛说阿弥陀经》时,分享人间佛教践行心得的因缘,引起听闻的仁宽法师、李东辉善士、王淑华善士、胡秀莲善士、李茜善士、谢应超善士、郭红梅善士的兴趣,并决定拜访长居许昌的周怀安善士、程金发善士、李同岭善士,并与几位大菩萨一道,决定重组人间佛教践行功德总会,并决定把重组的人间佛教践行功德总会依然放在许昌古观音寺,并获得了古观音寺住持妙静大和尚的同意,将秘书处设在离古观音寺不远处的李凯先生故居。

三愿之人间佛教践行功德

2010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后,举办了新时代人间佛教践行首次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法师、居士一致认为“人间佛教践行”,就是积极支持佛法走进人群、走入人群、服务人群,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普渡众生为己任,努力把出世的佛教改造为入世的佛教,把佛教的出世法与世间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契合现代人的心理和精神需要,关注人生,服务社会,并在随应时代的不断除旧创新中赋予佛教以新的活力,开拓佛教在现代社会中发展的新途径。在这次座谈会上,济慈上人开示,践行人间佛教,必须坚持“慈悲、智慧、圆融”,必须将人间佛教菩萨路上的“惜福、简朴、平等、包容、勤学与担当”的品德落实在日常修行中,必须把“三愿七给精神”落实其中。

三愿之人间佛教践行功德

积极复建“财功德佛中华唯一道场、大势至菩萨应化道场、骑龙观音菩萨应化道场、旃檀功德法系祖庭”夏邑中国洪佛寺,努力申办人间佛教研究会,坚持人间佛教的“和善、和乐、和顺、和睦、和谐”六愿精神和践行“感恩、奉献、惜缘、包容、尊重、分享”的六行波罗蜜是人间佛教践行功德总会新时代不更之重心,现办公地点设在夏邑中国洪佛寺,秘书处设在许昌僖牙寺,联络处设在郑州市净苑精舍。

三愿之人间佛教践行功德

人间佛教践行功德总会一年举办多次人间佛教文化研讨会、论坛会、交流会。并组织了青少年生命禅学和国学启智营,开办了般若戒幢学佛院,积极走进都市以精舍为载体帮助都市人修身养性、追求人生真谛,以苦为师、以戒为师、常行精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