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式社交:我真的对你没有什么兴趣

今天在热搜上学习到了一个新的词语:被迫式社交

被迫式社交:形容不得不去社交,应付一些人一些事。碍于情理,流于表面。

仔细想来,我们的日常里大概是随处充斥着“被迫式社交”的。

被迫式社交:我真的对你没有什么兴趣

被迫式社交

公司聚餐,不同部门几面之缘的人一定被安排到一桌上,于是我只能保持微笑,尬聊两句;

朋友聚会,许久没见对方的社交圈子大了不少,于是又多了一群“半生不熟”的人一起K歌,其实我只想着快点回家;

亲戚见面,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我努力回忆左边这个人我该怎么称呼,还要点头微笑,以示尊重……

在这些场合里,为了配合气氛、融入氛围,我们总是被迫营业:

点头微笑抿嘴唇,好的可以没问题,嗯嗯噢噢对对对

以上这些是不是也是你在被迫社交、被迫营业的时候的常用套路了。

被迫式社交:我真的对你没有什么兴趣

24小时超长营业待机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又想要说了,现在的人真的是要把“社恐”每天都挂在嘴边,就怕别人觉得自己不“社恐”就不合群了一样。

事实上,我觉得被迫式社交和大家所说的社恐完全是不一样的状态。

首先我们看看大家说自己的社恐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

被迫式社交:我真的对你没有什么兴趣

网友描述社恐瞬间

可以看到,大部分人觉得自己社恐的瞬间都是不愿意暴露在公众的注目之下,不愿意被过度关注,不愿意和不是那么熟悉的人有进一步的交往,排斥文字以外的其他交流形式(甚至有时候文字形式都不愿意)。

但是在我看来,被迫式社交,更多的是想要表达,我不想要和你社交/我觉得和你的社交毫无意义/我觉得这样的社交对我并没有什么促进作用,但是碍于生活/工作,我必须进行这样一种社交。

事实上,我们并不是恐惧社交、不会社交或者是没有社交能力的,而是以不情愿的状态不得不为之。

换一个说法,我对和你的社交没有兴趣,我对你,没有兴趣。

被迫式社交:我真的对你没有什么兴趣

当然了,生活哪有那么顺遂,托互联网的强大,大部分时候我们能找到的有共同话题、共同兴趣的人员都处于网络连接的那一端,现实生活工作中能找到的同好简直少之又少。于是,每一天都可能成为新的被迫社交的一天。

被迫式社交,碍于情理又流于表面,甚至在大多数人口中还能变成被逼无奈。

人情世故可能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必须面对的一关,可我希望能有一天,我面对着对面的人谈论着我完全没有兴趣的话题时,不再是假笑捧场、日常互吹。

我可以说,我真的没什么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