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君子:一念之人活千人

說道太監,大家可能都有些嗤之以鼻,小人、弄權、專政等等詞彙頓時出現在腦海中。其實,事情不能一概而論,有壞太監,也有好太監,下面這位可以稱得上一位君子了。

唐代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太監專權最為嚴重的時代,太監甚至可以廢殺皇帝。太監張居翰就生在晚唐。張居翰是唐懿宗時期大太監張從玫的養子,以恩蔭走上仕途,因為辦事認真、為人嚴謹,在唐昭宗朝已經擔任樞密承旨、內府令的內廷高官。朝廷為歷練張居翰,外派他擔任幽州節度使劉仁恭的監軍。監軍這個角色,是皇帝派往藩鎮或中央軍在外部隊中的代表,類似於今天的政委,主要負責政治思想工作。

此後,唐朝難道滅亡的命運,梁王朱溫和晉王李克用在中原混戰。張居翰一直從屬於晉王一派,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太監君子:一念之人活千人

唐莊宗李存勖稱帝滅梁後,大將郭崇韜因功勳卓著升任樞密使,並奏請委任張居翰同任此職。張居翰雖然當上了樞密使,但他深知郭崇韜權力慾太強,而且極度嫉恨宦官專權,於是務實的採取韜光養晦之策,以求自保。每次商議國家大事,張居翰從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只對郭強人唯唯諾諾,十分順從。郭崇韜見張居翰很識時務,心中很是滿意,自然沒有迫害他。

同光三年九月,莊宗命太子李繼岌、樞密使郭崇韜出征後蜀,蜀主王衍之弟王宗弼暗地裡向郭祟韜投降,請求封自己為兵馬留後,祟韜許以節度使之職。

因此,當後唐軍殺到成都時,後蜀無力抵抗,蜀主王衍身穿白衣,銜壁牽羊,以草繩繫頸,向後唐投降。莊宗召王衍赴洛陽,並賜詔書說:“固當列士而封,必不薄人於險,三辰(日、月、星為三辰)在上,一言不欺!”許諾,厚待蜀主王衍。

可是到了第二年四月,當王衍行至秦川驟時,突然傳來了李嗣源在反叛的消息,莊宗李存勖慌忙東征平叛。大軍將從洛陽出發時,伶人景進獻計說,李嗣源來勢兇猛,陛下應獅子搏兔,全力以赴。如今太子繼岌遠在成都未歸,陛下跨河東征,國內必然空虛。主衍族黨不少,一旦為亂,局勢將不可收拾,不如將其殺掉,以免除後思。

莊宗當下便派宦官向延嗣齏敕誅殺王衍,並下詔說:“王衍一行,並宜殺戮。”

當詔書傳到樞密使張居翰處進行復核時,張居翰卻認為王衍既己投降,現在又出爾反爾將其誅殺,實在不合天理人情。而且所殺之人包括王衍隨從等一千多無辜之人。張居翰實在不忍,便心生一計,便將用書貼在柱子上,將‘行’字塗掉,改為家’字,於是“王衍一行。便成了“王衍一家”。

擅改詔書是要冒殺頭風險的,所幸的是,向延嗣根本沒有想到張居翰居然有勇氣偷改詔書,因而接到詔書時並未懷疑。更何況當時軍書旁午,羽檄飛馳,莊宗自顧不暇,當然也無心追究此事了。

這樣,後蜀百官及王衍的僕役等一千餘人的生命,才得以保全。

太監君子:一念之人活千人

後來莊宗李存勖被弒,明宗李亶進入洛陽,張居翰謁見於至德宮,請求免官放歸田裡,得到了明宗的批准。

張居翰辭朝後歸隱長安,於天成三年(928年)病死,終年71歲。五代十國時期,太監鮮有善終。只有張居翰卻能安享晚年,救人陰德功不可沒。

張居翰不恃勢招事攬權,冒死更改詔書以救無辜,足以稱得上一位君子。歐陽修就對他非常推崇,說:“承業之論,偉然可愛,而居翰更一字以活千人。君子之於人也,苟有替焉,無所不取。吾於斯二人者有所取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