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學術之星”藺海洋:跨越粼粼海洋,守望科研夢想

近日,2019年度山東大學“學術之星”評選結果揭曉。該獎項的設立旨在激勵學校研究生開展原創性和引領性科學研究,爭創國際一流的科研成果,進一步推動“學術興校”發展戰略和學校“雙一流”建設。其評選結果充分體現了目前學校研究生的最高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每年全校不超過十人獲此殊榮,你將在這裡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風景。山大視點網站山大人物欄目特推出2019年度山東大學“學術之星”系列報道,以鼓勵廣大學子志存高遠,追求卓越,求真務實,在科研創新道路上砥礪前行。

山東大學“學術之星”藺海洋:跨越粼粼海洋,守望科研夢想

大洋彼岸的美國哈佛大學中,有一名中國項目組的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他懷著對學術的赤誠和熱忱,在異國他鄉矢志求學,朝著他的科研夢不懈努力,他便是藺海洋。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19年度山東大學學術之星的評選中,藺海洋憑藉優異的科研成績脫穎而出。

藺海洋,中共黨員,山東大學熱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2015級碩博連讀研究生,師從山東大學Ronald Wennersten教授,研究方向為多能互補系統中的能源流協同優化,目前在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進行聯合培養。曾獲山東大學十佳班長、山東大學本科生國家獎學金、山東大學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山東省優秀畢業生、ICEEE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瑞典Gustav Dahl Scholarship最高額獎勵資助等榮譽。目前發表SCI、EI收錄論文16篇。

求學之路:凡我在處,便是山大

藺海洋在接受採訪的過程中,不止一次提到“凡我在處,便是山大”,這八個字與藺海洋的求學之路緊密相連,展現了這位身在海外的山大人在學術逐夢路上的脈脈溫情。

作為一名本碩博都在山東大學的學子,藺海洋對母校懷著深厚的感情。但是談到緣何踏上科研道路時,他坦言起初本沒有投身於科研工作的想法。“在2011年9月本科剛入學的時候,我的目標其實是儘快完成學業到社會上歷練一番。”藺海洋說。

真正讓藺海洋叩響科研大門,則要從本科時參加的一次學術競賽說起。“參加節能減排大賽讓我開始對科研產生興趣,否則現在我可能已經是一名公司白領了。”藺海洋憶起當年在人生道路上做出的關鍵選擇,頗為感慨。參加比賽時,他致力於開發一種新型除塵器優化設計的邏輯編程和3D可視化建模,這對於沒有相關經歷的藺海洋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為了順利完成任務,他在自學中屢克難題,也發掘出了自己對於科研的好奇心。“科創比賽時求知探索的過程開始吸引我,讓我從被動學習的狀態轉變為主動學習狀態。”藺海洋如是說。

自那次比賽之後,藺海洋的心中燃起了對學術研究的興趣。本科畢業後,他選擇讀研繼續深造。保研時,成績排名專業第二的藺海洋本可以選擇到其他高校就讀,但出於對母校難以割捨的感情和深深的眷戀,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留校,在程林教授領導的國際領先的熱科學團隊——熱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繼續深造,成為Ronald Wennersten教授的一名研究生。“從本科入學開始,我就與山大緊緊綁定在一起了,這份執拗和熱愛帶著我對山大的信心和對自己的期望,我堅信山大會帶給我更多的驚喜。”回憶起當年的決定,藺海洋至今仍然充滿了自豪。

談到母校給予自己的“驚喜”,更讓藺海洋感到幸運的是自己搭乘了學校國際化培養模式的“順風車”,使自己能夠在更為廣闊的國際平臺上成長,與更多知名學者對話,不斷提升自己。“正是因為學校全職引進國際學者,我才有幸成為Ronald Wennersten教授的學生,他也是我科研路上的領路人。”藺海洋說。如今,博士生聯合培養的政策讓他能夠到哈佛大學進一步深造,探尋屬於自己的科研領地。“正如蝴蝶震動一下翅膀,國際聯合培養對於每位學子而言雖然是一次小的選擇和改變,但參與其中會因為國際化的視野和多元思想文化的碰撞出現更多樣、更精彩的可能。”藺海洋評價。

山東大學“學術之星”藺海洋:跨越粼粼海洋,守望科研夢想

漫漫征途:好奇心比論文更重要

Ronald Wennersten教授研究的領域主要是城市能源系統的可持續化轉型。作為國外知名教授門下的中國學生,藺海洋的科研路走得並不平坦。

首先面臨的是語言交流問題。步入研究生階段後,藺海洋在副導師孫鍥老師的全力幫助下,經歷了英語授課,文獻閱讀和書面口頭報告等一系列“狂轟濫炸”般的訓練,憑藉自己的努力,比較快速地適應了新的培養環境。然而,這僅僅是挑戰的開始,更大的不確定則來自於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異。在藺海洋看來,Ronald Wennersten教授最大的特點在於秉持的是一種自由甚至有些“散漫”的培養理念:一切研究全靠“自主”,很少有項目和課題的硬性要求,研究興趣與研究方向需要自己挖掘。而導師的角色定位更像是同事,一起研究,共同進步,而非單純的教與學。“教授培養我們的是獨立的研究思維。”藺海洋說。這種培養理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科學性,但也讓一向習慣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他有些無所適從。

正當藺海洋為此苦惱時,丁肇中先生的一席話卻在無形中啟發了他。由於山東大學熱科學團隊十多年來一直深度參與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阿爾法磁譜儀(AMS)項目,藺海洋有機會多次聆聽丁肇中教授的講座。其中丁肇中先生多次強調的一句話讓他記憶猶新,那便是“好奇心比論文更重要”。“丁先生在歷次講座中都要強調的‘好奇心’與Wennersten教授培養學生的‘獨立研究興趣和思維’是十分相似的,當我們自發地對世界擁有求知慾和探索欲時,這種探索未知的好奇要比發表論文的可視目標更能帶來持久的精神動力。”藺海洋說。

於是,在研究生階段的初期,儘管周圍的同學已經陸續有成果發表,藺海洋仍然選擇沉下心來,先大量閱讀文獻,找尋研究興趣點。同時,由於城市能源系統轉型這一研究方向的跨學科特性,在閱讀過程中還需要兼顧多學科知識的彙總學習與交叉應用,這也讓他下定決心先做好知識的積累,再繼續在學術上進行深入探索。

漸漸地,厚積薄發成為藺海洋的一種思維和學習習慣,讓他在整個求學過程中都頗為受益。2017年春天,為了定下具體的博士課題和寫作方向,原本計劃每週找導師討論交流2次的藺海洋,卻整整“失蹤”了兩個月。期間,他每天沉浸在圖書和文獻中,一邊學習一邊修改研究方案。兩個月後,當藺海洋帶著一份詳實的研究計劃再去拜訪導師,內心顯得波瀾不驚,成竹在胸。“儘管這項研究計劃的細節仍需要不斷修改,但是結合了前兩年研究生活的沉澱,是屬於我的獨立的思維果實”藺海洋說。

深厚的積累,隨之而來的也是可喜成果的不斷湧現。同樣是在2017年,藺海洋不僅順利通過了論文開題,還受邀到ICEEE國際會議作報告,論文獲評為“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最佳論文獎不僅僅讓我倍感驚喜,更是使我堅定了研究道路與方向。”這份榮譽所承載的肯定與認可,給予了藺海洋繼續披荊斬棘的勇氣。

目前,藺海洋收錄在SCI、EI中論文已有16篇。但在他看來,文章在精不在多,對於研究成果的精益求精始終是第一位的。事實上,藺海洋參評此次“學術之星”的三篇論文,每一篇從定題到發表都經過了一年以上的時間雕琢。“在初稿完成到投稿之前,論文往往在自己組內會修改三到四次,修改時間持續半年以上,相比於期刊的審稿週期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經過組內批評和修改後的論文在後續投稿中面臨的壓力會小很多。”藺海洋總結道。

如今,保持好奇,主動大量學習已經內化在藺海洋的生活點滴之中。“主動學習,建立獨立的科研思維。多閱讀,保證足夠的前沿知識攝入量。多溝通,防止自己陷入死循環,創造更多的思維迸發點。”談起做科研的經驗,他總結了自己的“金科玉律”。據悉,藺海洋截至目前存有記錄的已閱讀英文文獻一千三百餘篇。“三分之一時間閱讀,三分之一時間交流,三分之一時間寫作”是Wennersten教授對博士生的要求,在他看來,現階段的自己只能算勉強及格,未來的科研路還有更多的目標等待他去征服。

學術逐夢: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當初選擇加入Ronald團隊並選擇多能流協同優化作為課題時,我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因為我始終相信‘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回首學術逐夢之旅,藺海洋更多的是一往無前的豪情。2018年,藺海洋赴瑞典進行交流學習。本科期間,藺海洋做過班長、能動學院學生會副主席,也曾擔任過學校青研會副主席、紅色理論聯盟副主席等,積累了豐富的學生工作與交流經驗。在瑞典學習期間,在完成原定研究計劃的同時,他也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不斷深化博士課題研究。在與不同領域專家學者的交流過程中,藺海洋最突出的感觸便是,跨學科研究不僅是簡單的知識面拓展,還需要與各領域專家開展實際合作,發揮多學科優勢,而非在自身學科領域中閉門造車,或者只是與其他學科簡單交叉。“因此我萌生了到國際頂尖的跨學科研究團隊中交流學習的想法,即使面臨學業延期的風險,也要把選擇的研究方向做得明明白白。”藺海洋的想法異常堅定。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系列申請程序,藺海洋順利拿到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邀請信,並於今年八月成為Harvard-China研究團隊的一員。其參與的哈佛中國項目成立於1993年,旨在對氣候變化、空氣質量、能源系統和經濟發展等全球性挑戰課題開展研究。項目從自然科學、應用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角度為社會各層面政策的制定和創新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撐,以應對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面臨的重大問題。“作為這個團隊二十多年來第一位來自山東大學的成員,一方面是幸運與機遇,一方面是責任與挑戰。”藺海洋的語氣中透著自信與勇氣。

山東大學“學術之星”藺海洋:跨越粼粼海洋,守望科研夢想

雖然在美國求學,但是對藺海洋而言,目前的生活和學習狀態跟在國內沒有太大區別,每天12個小時的工作和學習時間異常充實。他感到團隊之間更像是同事,而非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很多上年紀的知名學者依然每天準時上班奮鬥在科研的一線,你可以隨時和他討論問題。”在他看來,這樣一種積極寬鬆的研究氛圍有助於找到科研的初心:“論文不是研究的目的,而只是交流的工具,沒有成果導向的壓力。在更純粹的科研求知導向下,我的科研道路也變得更加清晰。”

118年前,《山東大學堂章程》就提出:“公家設立學堂,是為天下儲人才,非為諸生謀進取;諸生來堂肄業,是為國家圖富強,非為一己利身家。”對身處異國他鄉的學子而言,心中最難以割捨的還是對祖國的感情。在藺海洋看來,求學不是為了學子的私利,而當是為了國家發展。“多能流的綜合利用研究在近年來設立了多個國家重大專項,是當前國家能源戰略發展的關鍵一環。希望我可以快速成長,能在哈佛大學豐滿自己的羽翼,也為校際的學術研究搭建橋樑,為了國家能源工程和科技強國戰略儘自己的綿薄之力。”藺海洋已經把目光放到了不遠的將來。

山東大學“學術之星”藺海洋:跨越粼粼海洋,守望科研夢想

過往的光環已成為往事,對藺海洋來說,科研的大門一旦打開,就像踏進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永遠不會關閉。作為一個始終擁抱好奇的科研追夢人,縱然要跨過粼粼大海,他也不曾畏懼。無論身在何地,他身上那一抹山大人的底色始終如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