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要冒着头秃的风险去读博?

博士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你看到的,看不到的,现在有很多人,以后也还会有很多人,为了博士学位煞费心机。

想弄清博士学位有多重要,不如去想想,这些人当初为什么要冒着头秃的风险读博?

为什么总有人,要冒着头秃的风险去读博?

1/为了找好工作,或者为了名声

一定有很多人是为了就业找工作,或者已经有体面的工作了,读博是为名声。

这个还挺好理解的,从古至今一直都有想要花钱买名声的人,在生产生活方式比较单调的古代,要想成为大人物,除了做官就没有别的途径了,尤其是一些商人,已经赚了足够的钱后,想提升自己的名声来“光宗耀祖”也无可厚非。

当然,高学历也有更大的几率找到更好的工作,博士毕业想进四大、互联网公司或者其他企业就职相比之下可能还是会比较容易。

而且能坚持到博士阶段的同学大多也更喜欢挑战。我就有一位十分优秀的博士同学,2016年就在深圳成立了“通用低空飞行”公司,自己任董事,同学任经理,他们敢于创业,也富有激情与挑战。

为什么总有人,要冒着头秃的风险去读博?

2/为了人类未来发展做出理论贡献

那如果我们都去“苟且”了,谁来推动社会进步呢?读博士是个探索人类知识边界的事情。

比如,在著名学者施一公院士之前,发国际顶级期刊CNS(Cell,Nature和Science)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是“鱼跃龙门”。

到了施一公,发CNS易如反掌。不仅一年能发很多篇,能在2016年8月26日同期发两篇姊妹论文在Science上,还能在这些期刊上发一个主题的连载。让发表一篇文章要吭哧吭哧好几年的研究人员几乎都想撞墙。

人家是怎么做研究的?施一公告诉年轻人,想真正做到拔尖创新、立志将研究做到世界前沿,除了无人能及的专业知识,你还要对科研有无比热爱的心和奉献终生的理想信念。

就是因为有很多像施一公这样很纯粹的学者,在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对人类未来发展做出理论贡献,我们的视野才更加开阔。

博士不是谁都能读的,中途主动或被迫放弃的人大有人在

不管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其实是为了培养科研人才。

尤其是读PhD,这个“博士”称号,尤其在国外,是很难读完毕业拿到学位,在美国基本需要读四五年算毕业早的,有的读八年也没科研出成果毕不了业也大有人在。所以如果没有信念和兴趣的支撑,只是为了名和利,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来自CompleteDissertation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研究调查了54,000名学生,他们参加了54个学科的30个机构,包括330个项目。令人惊讶的是,学生开始攻读博士课程十年后的完成率仍然很低,为56.6%。

这意味着经过多年的研究生涯,以及数千美元的学费用于攻读博士学位,43.4%的学生将无法完成他们的课程。换句话说:几乎一半的学生都没有毕业。

为什么总有人,要冒着头秃的风险去读博?

来自CompleteDissertation

同时,根据在AAUP, AALS, AAMC找到的资料,美国应届毕业的博士平均年龄是33岁。医学博士(4年)平均年龄最低 28~29岁,法学博士(3年)平均年龄 29岁,文学最高(5年) 34-35岁,理、工博士(5年)大约32岁+。

所以读博士,真的是一个很耗费时间和青春的艰辛过程。

你不但要有毅力恒心,最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研究的专业领域有极大的兴趣,这个科研的热情会指引你一直走下去,直到取得博士学位。

为什么总有人,要冒着头秃的风险去读博?

最后,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还是有些差距的。

硕士毕业,你的相关科研少,项目经验不足,论文发表也就一两篇,如果您想从事科研相关的工作,硕士学位毕业就比较难。

因为相较于博士学位而言,硕士科研项目实践确实少,一两年学习难做出什么成果。

而博士一般需要四五年时间,你可以利用博士学习时间充分做出科研成果,发表三四篇核心和权威期刊论文,在博士阶段你已经成为精通某一专业方面的人,博士毕业后就基本可算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了。

博士毕业后大多都混学术圈了,一般会去研究所或者研究型大学当老师,国外名校博士一般都会优秀人才引进,提供很优厚的福利待遇,硕士的话在工作起点也是会有点差距的。

当然了,无论是硕士学位还是博士学位,还是要看你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科研兴趣和性格。

如果你偏实践型,就硕士毕业,尽早去社会上工作积累经验。

你要是偏学术型,能踏踏实实,不甘寂寞做学问,喜欢搞研究做学术,那就选择博士之路吧!

为什么总有人,要冒着头秃的风险去读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