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談雄兵三百萬 不辭長做說書人 閒聊評書藝術的魅力

三年前,袁闊成先生走了。

幾天前,單田芳老師也走了。

按照評書的講法,每當英雄豪傑離世前,總會有一顆將星隕落。

而評書這門老藝術,所剩下的將星已經不多了。

加上現在的人又對評書陌生的很。

今天我這個閒人,就來跟大家囉嗦幾句,我眼中的評書魅力。


尺寸方圓 道盡千古風流人物


錢鍾書先生小時候,除了7歲開始讀《詩經》之外。

特別喜歡聽說書人講《說唐》《濟公傳》和《七俠五義》,這些當時被斯文人看來不登大雅的書。

回家以後還要手舞足蹈地向弟弟們表演,尤其對裡面各種兵器的斤兩記得爛熟。

評書一般可以分為:袍帶書和短打書

其中短打書講的多是武俠、公案類的書目

而袍帶書顧名思義,講的都是帝王將相和英雄們的故事

這些書往往帶有傳奇色彩

就拿單田芳最喜歡的《隋唐》來說吧,跟我們在歷史課本上看到的隋末農民起義不同,書裡面的故事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

評書裡面都會有一個“書膽”,故事以他的視角展開,看著很像《冰與火之歌》裡面POV的寫法。

一個好的"書膽"人設是評書成功的關鍵。

首先,這人要交友廣闊,與各色人等都打的上交道,這樣才能讓書中的人物在他的串聯下紛紛登場。

比如隋唐的主角秦瓊,他號稱“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九州三十六府,交友賽孟嘗,孝母似專諸”

好傢伙,這一口氣用了一大堆數字還比了兩位故人。

尤其是小孟嘗君的雅號,讓他能夠帶領眾兄弟開創瓦崗寨,嘯聚三十六路諸侯,來翻隋煬帝的天下。

而他又是隋朝開國元勳楊林的十三太保,北平王羅藝的侄子,外加之後開創唐朝李世民一家的救命恩人。

簡直靠一己之力盤活整本書的故事有木有

而書膽的另一個重點,就是不能太厲害,那時候還沒有像《一拳超人》那樣的反英雄作品。

如果主角太厲害,一下子就少了很多讓觀眾驚心動魄的樂趣。

當然也不能太弱,所以秦瓊恰好就排在隋唐十三條好漢(全書十三個武力值最高的人物)的末尾,讓他有機會跟高手較量,但總是險象環生。

有時候還能靠絕招“撒手鐧”敗中求勝,這樣的書聽眾一聽便上癮了。


日談雄兵三百萬 不辭長做說書人 閒聊評書藝術的魅力

圖為排名十三的秦瓊苦戰排名第九的“花刀大將”魏文通

因為說書人賺的是跑碼頭走江湖的辛苦錢,所以他們的書既要能吸引聽客每天都來捧場,但也要儘量說的回數多,所以他們往往會在書里加入許多有趣的原創內容。

比如在《三國演義》裡的長坂坡,講趙雲血戰救阿斗。

原著裡面只有這麼幾句: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而到了評書先生嘴裡,這段足足能說上一個月。

比如這五十多位戰將分別是誰啊,奪槊三條是怎麼個奪法,為何中軍大纛旗明明只有一面,趙雲怎麼砍倒兩次的。

老先生還會細膩的描寫戰鬥場面,俗稱使掛子(說書中用扇子等模擬開打動作)。 長坂坡的柁子(評書故事中的大關節和高潮處)在趙雲遇到北地槍王張繡。

因為宛城之戰,曹操與他結下仇怨,所以故意讓他下山去戰趙雲,希望借刀殺人。 結果趙雲認出他是自己的師兄(另一個師兄是蜀中的都督張任),結果張繡用師門絕技“百鳥朝鳳槍”想要結果趙雲,而被趙雲識破。

最後,趙雲用自創的“七探蛇盤槍”打敗張繡,奪得了新槍王的稱號,也了結了曹操與張繡的恩怨。

這段故事既跌宕起伏又不脫離三國原著,真是聽的我如痴如醉。

而評書先生的全部道具,不過一把扇子一塊醒目而已。

扇子能演化成十八般兵器

所以說方寸說書檯上,每天都是“馬鳴風蕭蕭,落日照大旗”。


吃得苦中苦 方為說書人


趙家班曾經演過一部電視劇叫《說書人》


日談雄兵三百萬 不辭長做說書人 閒聊評書藝術的魅力



講的是金凳(小瀋陽飾)十幾歲在北平的書館當夥計,拜評書名家孫鶴亭(李立群飾)為師。

孫鶴亭因說抗日書逃亡關外,抗戰勝利後金凳毅然攜家出關尋師,並遵從師父遺囑,娶師父的兒女福絨為妻,從此開始獨闖江湖,終於成為了名滿天下的評書大家。

要在評書這個行當站穩腳跟,當時可沒有現在的《偶像練習生》。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評書藝人,除了老天爺賞飯有天賦之外,還要拜師學藝甚至跟師傅同吃同住。

除了練習基本功之外,還要時刻注意師傅的言行舉止,慢慢體會其中精粹。

出師後要從小碼頭開始說起,不斷通過登臺累積經驗,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招牌書目。

所以每一位能掛牌的評書藝人,無不是下了十幾年的苦工才有那舞臺上那一份瀟灑。


評書並沒有死 只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活著


任何表演形式的存在都跟當時的時代背景分不開。

在評書的年代,沒有電視廣播,底層老百姓不識字的多,加上大量聚集在城市的勞動力都以打散工為生。

所以就形成了“天橋”這種曲藝藝人的集散地。

可能臺下聽書的人,上午還在車站拉煤,下午手裡有了點錢,除了填飽肚子之外,聽聽評書聽聽相聲就是他們一天最大的享受了。

而改革開放以後,廣播電臺開始播放大量評書內容。

單田芳老師當時就是依靠全國400多家電臺的“單田芳專場”迅速風靡全國。

評書還成為了廣大出租車司機們的福音,我每次去北京打車,司機們放的都是評書。

但現在時代不同了,基本沒人有時間去聽300多回的《白眉大俠》,而15秒的抖音卻刷的飛起。

幸好,評書並沒有徹底消亡,而是用別的形式活著。

比如在《烈日灼心》裡面,導演曹保平就用了評書作為故事背景的鋪墊。

而在《血觀音》裡,導演也用了閩南話的評書來竄起不同篇章的故事。


日談雄兵三百萬 不辭長做說書人 閒聊評書藝術的魅力

《血觀音》裡的說書人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

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大家時間多

聽書唱戲樂逍遙

下回分解明天見

狗尾續貂了最後一段,希望老先生們慢點走。

你們的書,我還沒有聽夠。


日談雄兵三百萬 不辭長做說書人 閒聊評書藝術的魅力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