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查”廣告語終歸天眼查 商查行業亂象何時了?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三查”廣告語終歸天眼查 商查行業亂象何時了?

“查公司、查老闆、查關係”,在這個廣告語的帶動下,從2014年起,商業查詢行業彷彿橫空出世,被大部分人所瞭解。

只是後來,伴隨著所有人對商業查詢的加深及瞭解,商業查詢也並不在神秘,甚至可以說成為一個苦活累活,幾乎大部分的商業信息查詢公司均是通過爬蟲技術在公開網站爬取商業信息,然後進行分析加工,形成數據化產品。GPLP犀牛財經瞭解到,目前該行業的收入來源分為兩部分:C端會員和B端的大客戶收費。普通用戶可以免費查,只是C端用戶充值後可查看有數據深度挖掘後的結果,例如股權穿透、投資族譜等;在B端則多為大客戶定製或者接口調用費。

4月8日,北京海淀法院對“企查查”運營者蘇州朗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作出禁令,要求朗動公司立即停止在“企查查”產品及服務的經營活動中使用“查公司、查老闆、查關係”(簡稱“三查”)廣告語以及容易引起混淆誤認的類似用語。

火藥味日益濃烈的國內商查領域,亟待更加規範有序。

法院支持天眼查,企查查被禁用“三查”廣告語

據業內人士透露,惡意競爭背後,是商業信息查詢行業邁入整合期,強者恆強時代到來。

回顧商業信息查詢的市場發現,天眼查、企查查、啟信寶均成立於2014,2016年之前,整個市場在逐步培育階段,早早呈現了“三足鼎立”的狀態;自2017年之後,隨著啟信寶被合合信息全資收購,“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被逐漸打破,天眼查“一枝獨秀”的地位逐步凸顯。據媒體公開報道, 2017年底,天眼查開啟商業化之後當年就實現了盈利,並於2017年3月獲得了由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等五大部委共同設立的國家發展基金領投的1.3億元A輪融資。2019年4月,央行重啟徵信備案,天眼查還成為首批獲得資質的三家企業之一。隨後,天眼查又獲得華為手機預裝“超級APP”身份,從一開始P30全線擴展到Mate系列和P系列全線,而華為的用戶畫像中,很大一部分是商業精英人士,這意味著天眼查正加快實現其戰略目標。

商業信息查詢是苦活累活,幾乎大部分的商業信息查詢公司均是通過爬蟲技術在公開網站爬取商業信息,然後進行分析加工,形成數據化產品。GPLP犀牛財經瞭解到,目前該行業的收入來源分為兩部分:C端會員收費和B端的大客戶。普通用戶可以免費查,只是C端用戶充值後可查看有數據深度挖掘後的結果,例如股權穿透、投資族譜等;在B端則多為大客戶定製或者接口調用費。

除此之外,由商業查詢引發的糾紛問題也不能忽視。

舉例來講,

2019年7月初,螞蟻金服訴企查查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

據悉, 2019年5月5日,企查查向訂閱用戶推送了螞蟻金服旗下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開始清算的消息,並將該信息的風險級別列為“警示信息”。

對此,螞蟻金服則表示,上述清算信息實則為2015年的歷史信息,企查查刊出錯誤信息,對外界造成了誤導,故而以涉嫌不正當競爭將企查查告上了法庭,並提出了民事訴訟以及訴前行為保全的申請。

杭州互聯網法院在受理案件後組織雙方進行聽證,最終法院裁定企查查公司立即停止發送相關信息的行為,以及立即進行事實澄清的行為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發佈了法院成立近2年來的第一個訴前行為保全。

此次企查查與天眼查間的糾紛,據北京海淀法院通報,天眼查廣告語“查公司,查老闆,查關係”應受法律保護。企查查與天眼查為同行業競爭者,企查查在宣傳產品及服務時非但未進行避讓,反而使用相同以及類似用語。結合天眼查與企查查均系企業信息查詢服務“頭部”企業,企查查被申請行為的持續情況,以及在聽證過程中明確不予停止部分行為等因素,如不作出行為保全裁定將導致天眼查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GPLP犀牛財經查詢企查查網站發現,截至發稿前,其搜索引擎平臺的廣告依舊是“查公司、查老闆、查關係”。有法律界人士表示,即使企查查申請了複議,複議期間也不影響禁令生效,應立即執行。

那麼,在此背景下,商業查詢公司將何去何從?

天眼查領跑商查詢全行業

回顧商業信息查詢的市場發現,天眼查、企查查、啟信寶等均成立於2014年。 經過多年發展,天眼查及企查查已被公認為商業查詢領域的頭部公司,尤其是天眼查更是公認的行業龍頭

據悉,在商業信息查詢領域,天眼查在多項數據指標中遙遙領先。

尤其是天眼查自從在2017年3月推出了“查公司、查老闆、查關係”這一廣告語之後,在天眼查大規模的投入下,這讓天眼查的用戶數量倍增,與此同時,經過天眼查在全國各大城市的推廣之後,商業查詢領域更是被更多人所知。2017年底,天眼查開啟商業化之後當年就實現了盈利,並於2017年3月獲得了由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等五大部委共同設立的國家發展基金領投的1.3億元A輪融資。2019年4月,央行重啟徵信備案,天眼查還成為首批獲得資質的三家企業之一。隨後,天眼查又獲得華為手機預裝“超級App”身份,從一開始P30全線擴展到Mate系列和P系列全線,與商務人群的定位非常符合。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為該品牌廣告,天眼查與企查查產生了廣告糾紛——2019年7月,天眼查因企查查長期有意冒用其品牌廣告語,起訴企查查“不正當競爭”,2020年4月8日,海淀法院對企查查作出禁令,要求其在任何場合不能再使用天眼查的 “查公司,查老闆,查關係”廣告語(以下簡稱“三查”)及容易引起混淆、誤認的類似用語。

雖然廣告語被抄襲分流了一部分用戶,但天眼查的行業老大地位依舊十分穩固。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天眼查活躍用戶量保持在千萬級水平,即使是2020年春節低谷期,天眼查月活用戶依舊高達865萬,是行業第三名企查查的3.63倍。

事實上,天眼查並未侷限於“查公司、查老闆、查關係”,而是隨著業務場景的不斷深化,圍繞著“開公司”,在企業服務領域,支持企業在“不出門、不接觸”的情況下完成工商代辦、商標註冊、財稅代辦等業務,廣告語也隨之升級為“查公司,開公司,就用天眼查”,

此次北京海淀法院高調宣佈支持天眼查,對企查查實施訴訟禁令,再次傳遞了國家保護知識產權、淨化營商環節的決心和態度,明確了特定廣告語作為商業標識的可保護型,對於用心做品牌、做產品的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積極利好的信號。對於起步較晚的國內商查領域,也是一個積極信號,使其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