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外賣每單利潤2毛錢 遭廣東餐協喊話背後之真相


美團外賣每單利潤2毛錢 遭廣東餐協喊話背後之真相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近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發布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交涉函中指出,美團外賣向餐飲企業收取高額外賣佣金。一時間,美團外賣被推向了風口浪尖。其實,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當中,沒人能夠獨善其身,服務行業收到的衝擊最大,而餐飲業則是首當其衝。

在房租、人員工資、食材儲備等方面的成本壓力下,有大量餐飲企業撐不下去,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餐飲業註銷企業達到1.3萬家,能夠撐到如今全面復工並恢復堂食的,都是比較有實力的大型餐飲企業,但其也已元氣大傷。

美團作為互聯網餐飲新經濟的代表,其外賣服務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美團外賣小哥早些時候還登上過時代週刊的封面。再到此次廣東餐協喊話美團,相關劇情的轉變的確有些突然,美團對此也做出回應,同時也解開了疫情之下餐飲業發展背後的硬傷所在,一些曾經被忽視的真相也開始被揭開。

1、餐飲生意難,線下硬性成本是主因

從事餐飲行業,看似門檻很低,人人均可創業,但是實則機會成本很高,唯有入行才會感覺到深似海的憂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麼一個事實:在疫情之前豬肉價格漲價前,其實近10年以來餐飲業的人均消費價格並沒有提高多少,但是房租、人員工資、食材成本卻上升了不少,成為了壓在餐飲老闆身上的三座大山。一般來說,原材料成本佔40%以內,人工綜合成本佔30%,房租10%,稅費6%-8%,人工成本是最大的變量。

尤其是房租與人員工資,無論是否有營收,每個月是必須的支出。在此次疫情期間,拖垮餐飲行業的最大主因也是這兩塊。對於負責任的餐飲企業來說,人員工資必須得發,但高額房租即便不開門營業也得交,食材成本省是省了,但是沒有客源就沒有收入,這是疫情帶來的傷痛。現金流只出不進肯定難熬。

餐飲協會呼籲外賣降傭,本質上是因為類似房租、原材料成本、員工工資、稅費等都是剛性成本,並非只是針對餐飲商戶定價,而只有外賣佣金是與餐飲商戶明確的一對一關係,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廣東省餐協會喊話美團。其實,大家覺得餐飲配送成本高的背後,是勞動力市場人工成本高的原因造成的。本質上來說,並不是外賣平臺配送費定價高了,而是勞動力成本高了。

2、每單外賣賺2毛,平臺也是“疫情”受害者

餐飲業是典型的現金流行業。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擺在他們和全國所有餐飲企業面前,如果疫情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恢復正常生產,大多數企業可能都撐不過兩個月。如西貝這樣的龍頭企業,目前賬上的現金加上貸款最多也只能再發3個月工資。於是,降本增效成為了餐飲商家關注的重點。呼喚外賣平臺減傭的聲音也開始產生。

未來,疫情的心理影響也還將繼續持續。可以預計,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堂食收入相對之前會有下降,但是房租與人員工資等固定成本並不會變少,因此如何提高外賣業務的佔比來增加額外收入就變得至關重要。這時候,餐飲商家算的生意賬應該是每新增100元的外賣訂單,除去食材成本與配送成本(或者自己配送的成本)後,還能有多少的毛利。這時候在食材成本固定不變的前提下,需要決策的是自己配送划算還是外賣平臺划算,其實很簡單。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美團外賣在擁有這麼大的訂單量與運力的情況下,在剛剛過盈虧平衡的2019年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的利潤不到2毛錢,僅佔收入的2%,平臺的絕大部分收入需要投入在幫助商戶提供專業配送、獲取訂單和數字化建設中。那麼遭遇了此次疫情後,隨著外賣訂單量銳減,收入減少,美團外賣同樣會不可避免陷入虧損。

短期來說,減傭可能讓餐飲商家獲益,但是並不能讓商家扭虧為盈,其他高成本現狀與無客源的問題依舊難以解決。而且,減傭可能會讓外賣平臺以後持續虧損,無法為商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既然外賣平臺與商家是相互依存的關係,那麼在疫情期間平臺通過返傭與商家共克時艱,也是平臺責任與擔當的提現。因此,長期來看,返傭肯定比減傭更有價值,也更有利於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外賣佣金去向:超8成支付騎手工資

當線下客源收入因為疫情大幅減少,人員工資及房租成本佔比極具上升的壓力之下,餐飲商家成為了受害者。而同情弱者、劫富濟貧的觀念更是深入人心,於是美團外賣被廣東省餐協喊話了。其實,追根究底美團外賣也是此次疫情的受害者之一。

如果只看佣金比例,可能會引起不明真相群眾的群情激憤,但是事實可能並不如此。談到外賣佣金,很多人都會有所誤解,其實外賣平臺佣金由三項資費組成,分別為平臺使用費、技術服務費和配送服務費。其中,配送服務費佔到佣金的80%。如果商家不選擇配送服務費而自行解決配送,幾乎所有商家傭金立刻可以減少到個位數,可能會低於5%。

此外,外賣佣金和線下門店租金完全不一樣。對於餐飲商家來說,房租是硬性開支,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是固定的攤銷和成本。外賣平臺的佣金是按業務量彈性增減,佣金的產生也是和配送服務聯繫在一起的彈性費用。商戶不營業、不在平臺上產生交易就不收取,有交易時收費則跟單量掛鉤。因此,在疫情期間,很多外賣商戶不營業就沒有佣金的支出。但是,外賣訂單的增加可以提高餐飲商家的收入,來彌補房租和人員工資的損失,是利大於弊的經營模式。

據美團剛剛發佈的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僅騎手費用一項,美團外賣總計支出就超400億元,而2019年全年美團外賣佣金收入為496億元。通過計算,美團外賣平臺佣金收入超80%都用在了騎手上。可見配送費是佣金的大頭,而且還是一項硬性支出的成本。這就好比餐飲老闆要給員工發工資,美團也是需要承擔配送成本的,除非餐飲商家自行配送。

在全力抗疫的背景下,外賣平臺同樣損失慘重。疫情導致外賣業務單量和騎手數量驟降的情況下,固定成本沒有減少,同時為騎手採購防護裝備和為商戶提供扶持舉措,反而進一步增加了成本,這些因素導致每單成本急劇上升,平臺經營也面臨著諸多困難,美團財報預計外賣業務一季度預虧。所以,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大家都是同一條船上的螞蚱,說是生死相依也不為過。

4、疫情影響下,外賣平臺和商家應同此涼熱

互聯網外賣行業是典型的平臺經濟,有著眾多的參與主體,平臺、餐飲商家、用戶、外賣小哥,大家相互依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危難時機,任何一方遭遇重大打擊,都將影響其他各方的福利,唯有守望相助、抱團取暖,才能攜手迎來行業的發展。對於掌握消費者需求與流量的外賣平臺來說,此刻挺身而出為餐飲商家雪中送炭可能就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公開的數據來看,美團外賣在疫情期間採取了一系列與廣大商戶同舟共濟的舉措。一方面,美團外賣啟動“春風行動”,推出每月5億元流量紅包、4億元商戶補貼,啟動“商戶夥伴佣金返還計劃”,對全國範圍內優質餐飲外賣商戶,尤其是經營情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商戶,按不低於3%—5%的比例返還外賣佣金,返還的佣金可用於線上營銷和流量推廣,幫助商戶提升單量、增加營收,促進消費復甦;另一方面,美團聯合郵政、光大等銀行合作伙伴提供200億元規模專項貸款,幫助商家解決現金流的難題,目前湖北地區已有超1萬家小微商戶獲得7折優惠貸款,全國已有超2萬商戶獲得幫扶。

可能乍一看,減免佣金是最直接的方式。但是,相對於門店租金成本與人員工資壓力來說,就顯得杯水車薪了。簡單減免佣金對餐飲企業的幫助有限,核心在於幫助商家恢復經營和增加業務量,以提升整體收入來覆蓋房租、人力等固定成本。例如,疫情期間一個一天只有 5 單外賣的商戶,即使佣金為零,依然不能生存,而如果他能想辦法將訂單增加到 30單左右的正常水平,即使是20%的佣金,他依然可以維持生計或者略有盈餘。這才是互聯網外賣平臺的價值所在。

總的來說,無論商家是選擇美團外賣也好,還是餓了麼也好,或者是自建小程序外賣,在商業的世界裡都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互聯網外賣平臺是依託商家與用戶的需求而存在的,這是一個相互依存、自願選擇的過程。在疫情之下,那些一直沉沒在冰山之下的真相被還原。表面的繁榮之下,我們該思考的是餐飲行業的未來的發展該何去何從,互聯網餐飲平臺經濟該如何共生髮展,以及餐飲行業發展與國家經濟發展該如何休慼與共?穿越現象背後的本質,我們終將得到答案。

作者:沙水,互聯網行業觀察家。交流合作可添加微信:shashui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