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時你倒背如流的知識,為啥考完就忘了個精光?看完你就懂了!

高考時你倒背如流的知識,為啥考完就忘了個精光?


已故的著名神經生物學家奧利弗•薩克斯(Oliver Sacks)曾在他的暢銷書《錯把妻子當帽子》中提到過一個永遠19歲的水手:因為年輕時過度酗酒導致大腦海馬體萎縮,這個水手患上了遺忘症(amnesia)。

他大腦的時間因此“凝固”了:任何新的知識都只能保存數秒或幾分鐘,隨即就消失無蹤。對於新認識的人,他很可能在對方剛做完自我介紹的時候就忘記了對方是誰。雖然他的實際年齡已過知天命之年,他還以為自己只有19歲——他每天都會被鏡子裡的自己嚇到,不明白麵前這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到底是誰。

即便是沒有這種疾病的人,也無法躲過遺忘之手對記憶的掠奪。比如剛剛經歷過高考的小夥伴們中,有很多人很快就會發現那些明明覆習了在很長時間的知識,那些明明在考試的時候還能清楚記得的知識脈絡和拗口定義,高考之後沒多久就再也想不起來了!甚至有時候拿起筆記再看,也都覺得這些知識點彷彿路人。

高考時你倒背如流的知識,為啥考完就忘了個精光?看完你就懂了!

我學習→我考試→我過了→我忘了我學的東西。圖片來源:blogspot.com


事實上,除了一些非常罕見的超憶症(Hyperthymesia,例如生活大爆炸裡的謝耳朵)或學者綜合徵(Savant Syndrome)人群,絕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把所有知識永久保存在大腦中。遺忘是記憶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無論我們為了牢記某些事物花過多少心思,都還是需要接受這一事實。


被忘掉的知識

是什麼記憶?

典型的學習和記憶系統包含三個階段:記憶的編碼、儲存和提取。除此之外,有些記憶還會產生一些後續階段,例如遺忘(Forgetting)和再鞏固(Reconsolidation)

在很長的時間裡,心理學家們都把記憶系統看做一種單一系統,直到越來越多的證據改變了這種認識。美國心理學家拉里·斯奎爾(Larry R. Squire)將記憶按照持續時間、知識屬性等分成了如下幾類:

高考時你倒背如流的知識,為啥考完就忘了個精光?看完你就懂了!

記憶的分類。原圖來源:Luke Mastin

持續時間最短的記憶是感覺記憶(Sensory memory),它能夠短暫地(毫秒到秒)保存視覺、聽覺等感覺系統傳來的信息,例如剛剛看到的畫像、剛剛聽到的聲音等。

接下來是能夠在記憶系統中保存較短時間(秒到分鐘)的短時記憶(Short-term memory)——其中,為了完成某種行為任務而短暫儲存在記憶系統中的短時記憶,被稱為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而在現實生活中,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有著最深遠影響的是長時記憶(Long-term memory),它能夠保存數年到一生之久,是構成我們思想、性格、處事方式等行為的基石。

如果把長時記憶擬人化,它可以看做是一對性格鮮明的“兄弟”。“哥哥”叫做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他知識淵博,做事有條有理,無論是需要回憶某個英語單詞是什麼意思、某部小說的作者是誰,還是要記起某次生日派對上都有哪些人參加、收到了哪些禮物,他都可以詳細告訴你。

相比之下,“弟弟”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卻彷彿是個來無影去無蹤的精靈:他或是在你係鞋帶的時候輕輕握住你的手幫你打好結(程序性記憶),或是讓你看完午夜兇鈴之後下意識的對電視機屏幕產生恐懼(經典條件反射);有時通過事先的經歷體驗讓你對某件事物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感知啟動),有時讓你對反覆出現的刺激產生習慣化等反應——而在這一切行為的發生過程中,你對他的存在全無察覺

因為這“弟弟”的行蹤實在太飄忽不定,所以在提到遺忘這個現象時,人們往往關注的是“哥哥”外顯記憶——它大體可分為與事實相關的語義記憶(Semantic memory)和與情境相關的事件記憶(Episodic memory)兩部分。從二項式定理到機械能守恆,從氧化還原反應到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我們所學到的關於這個世界的知識都屬於語義記憶的範疇。一些研究提示,語義記憶比事件記憶出現得更早,也較不容易被忘記。


那為什麼

考完我就忘了?

大多數情況下,知識是一種能夠被用來進行決斷、完成某種行為或對某人/物變得熟悉的信息。因為獲取知識決定了行為完成情況的好壞(例如考試成績的高低),知識可以按照其價值進行分類。

拿“考試”這個行為來舉例,能將人引向最優化的行為結果的知識,例如語文英語數學知識,就是有利知識(Beneficial knowledge);會妨礙“考試”這個行為完成的知識,例如玩電腦遊戲所需要用到的,就成了不利知識(Disadvantageous knowledge);而無論掌握與否都不會對行為完成造成任何正面或負面影響,例如安吉麗娜·朱莉的三圍什麼的,則是無用知識(Unhelpful knowledge)。

高考時你倒背如流的知識,為啥考完就忘了個精光?看完你就懂了!

都是有利知識啊!給我吃下去!!

根據馬科維奇和斯科特(Shaul Markovitch , Paul D. Scott)的理論,遺忘是指一個記憶系統中的知識發生缺失或被修改的現象,從而對某種行為的完成造成影響。在很多情況下,遺忘其實是新知識和舊知識競爭存儲空間的結果,這可能由兩種方式引起。

一種原因是外顯的遺忘機制,也就是有目的性地驅除了部分已存儲記憶——就像用橡皮擦擦掉寫錯的字——從而通過去除負面記憶的影響來改善行為學表現,並且釋放記憶空間。另一種原因則是內隱的遺忘,通常指因為學習新知識而導致舊有知識的丟失,所以又叫概念漂移(Concept drift)。概念漂移的發生常常是因為知識已經變得陳舊不適用,或者行為需求發生了改變。舉個例子,比如你需要參加一個會議,原本時間安排在下午兩點,於是你在筆記本上寫上下午兩點;隨後,會議臨時被推遲了一個小時,於是你把下午兩點改寫成了下午三點, “下午兩點開會”這個記憶也就隨即被遺忘了

高考時你倒背如流的知識,為啥考完就忘了個精光?看完你就懂了!

來啊!你們給我挑錯別字的時候不是一個個都很厲害嗎?!

根據遺忘導致的行為學後果,遺忘還可以被分成正性遺忘(Positive forgetting),負性遺忘(Negative forgetting),和中性遺忘(Neutral forgetting)。顧名思義,正性遺忘的結果是行為學表現變好,負性遺忘的結果是行為學表現變差,中性遺忘則對行為學表現沒有影響。——這種分類方法是直接和上面提到的知識性質相關的:例如,當無用知識被遺忘時,中性遺忘產生;當有利知識被遺忘時,負性遺忘產生;當不利知識被遺忘時,正性遺忘產生。

高考時你倒背如流的知識,為啥考完就忘了個精光?看完你就懂了!

基礎數學?不記得啦。4年前一部電影裡的臺詞?一下就想到。這是你嗎?圖片來源:pinterest.com

等等,學習和記憶行為怎麼會這麼功利?這也太不美好了吧!

但是如果你仔細分析一下,事實其實正如此:考試之前,有利知識是和考試相關的內容,為了更好地完成考試這個行為,我們需要進行正性遺忘,也就是對不利知識進行壓抑;而

考試之後,需求發生了改變,放鬆緊張心情和補償備考時期缺失的玩樂成為了主要目的,於是玩遊戲看小說學習和考試無關的技能成為了有利知識,而之前的有利知識變成了不利知識或無用知識。如此這般,後果自然顯而易見了。


天哪,那忘了的

還能記回來嗎?

莫慌,記憶即使被遺忘了,也不代表它就永遠消失了。很多情況下,即使你主動地想要遺忘某些記憶,這些記憶痕跡也往往無法被擦除乾淨。在記憶遺忘理論中,有一個很大的流派叫動機遺忘理論(Motivated forgetting theory),主張人們常常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忘記不想要的記憶——這個理論最早可以追述到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提出很多精神疾病的產生都是源於被壓抑的和性慾相關的記憶。一項關於PTSD的研究結果提示,痛苦和令人困擾的記憶雖然是潛意識中發生的,因為當事人的主動抑制而很難被回憶起,但卻依然留存在記憶系統中。這說明,

主動的遺忘不一定是把文件夾裡的內容清空,而很有可能只是丟失了能夠找到這些“文件”的正確路徑。由於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記憶很容易被牢固儲存在記憶系統裡,它們很難被擦除。如果你曾在解數學題或是默古詩詞這種事上留下過痛苦的記憶,它們其實沒有那麼容易離你遠去。

高考時你倒背如流的知識,為啥考完就忘了個精光?看完你就懂了!

這道題用特值法解,本AI就提醒你這麼多……

當然,並不是所有知識都會伴隨著強烈的情緒色彩——但即使是中性的知識,其實也沒那麼容易就被徹底忘記啦。我們知道,記憶在大腦中留下的印痕,和某些特定神經元和神經元網絡的激活相關,只要這些神經元網絡保持激活狀態,記憶印痕就會一直存在;反之,記憶印痕就會逐漸褪去。一種名為“下降理論”(Decay theory)的理論就主張,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也會逐漸消失。一些知識點被忘掉,也許是因為隨著考試的遠去,與那些記憶相關的神經元網絡太久沒有被激活所致。但只要它們曾經被激活過,那麼通過反覆的重新激活和回憶,它們能夠很快變得鮮活起來——心理學教授哈利·巴里克(Harry P. Bahrick)和琳達·霍爾(Lynda K. Hall)的研究發現,即使人們高中畢業之後很多年不再接觸代數,只要給他們重新上一次課,他們就能夠很輕易地恢復當年的水平。


通過考試並不是終點

遺忘理論總是有很多的。早在1924年,《美國心理學雜誌》上發表過一項有趣的實驗:研究者讓被試們先看10個無意義的音節,然後一部分人馬上睡覺,另一部分人按照他們平日的習慣度過一段時間。之後的記憶測試結果顯示,馬上睡覺的人回憶起的音節顯著比清醒的人多——這可能是因為清醒的人受到的後續干擾比馬上睡覺的人更大。研究者據此提出“干擾理論”(Interference theory),指出

後續的學習行為也可能干擾並減弱人們原來的記憶

如果實在不願意在日後感慨“怎麼高中知識點就全忘光了呢”,你或許可以對應不同的遺忘理論來做一些調整:比如讓學習知識這一過程帶上強烈的情緒色彩(“啊!數理化!你是我唯一的愛!”),有意識地通過回憶或者複習來加強原有的記憶痕跡,甚至或者在每學一點東西之後就立馬睡一覺……

但追根究底,確立一個長期有效的學習目的更加重要。如果學習知識只是為了考試拿高分,那麼在考試結束那一瞬間,這些知識的壽命也就到頭了——因為它們的有利標籤已經被自動換成了無用甚至不利標籤。如果學習知識是為了將來學以致用,培養嚴謹的理科邏輯性思維能力和浪漫的文科素養修為,那麼它們將會永遠對你而言是有利的,才不會被輕易遺忘。

高考時你倒背如流的知識,為啥考完就忘了個精光?看完你就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