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史】你知道明朝時的唐山各地區都以什麼出名嗎?

你知道明朝時的唐山各地區都以什麼出名嗎?移民後,唐山地區的人逐漸多起來,經濟也開始慢慢發展起來。



明朝時唐山的經濟發展

明朝時,薊州、灤州的農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水稻的種植比過去增加,玉米、紅薯、花生等作物開始引種,小麥的種植技術和產量有了提高,棉花的種植面積更加擴大。手工業方面的發展更為突出。


冶鐵:灤州的孩古社、馬城的千金冶以及遷安、遵化等縣都以產鐵著稱。孩古社位於灤州城西南70裡,即今唐山市古冶。

遵化的白冶莊冶鐵場是明代最大的冶鐵場,它是明英宗正統三年(1438年)將北部松棚營的冶鐵場遷來合併後擴大發展起來的。它的“山場”包括薊州、遵化、豐潤、玉田、灤州、遷安等處。

冶鐵業的鼎盛時期為明孝宗弘治年間(1488~1505年)。當時官辦冶鐵場的冶鐵爐達25座,鑄造爐50多座,冶鐵工匠多達2500多人,是全國最大的冶鐵基地。冶鐵高爐高達1.2丈,能裝鐵砂2000多斤,每天出鐵4次。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一年,遵化年產鐵達到83萬多斤。明朝政府工部製造軍器的鐵,大都取自遵化。


【唐山史】你知道明朝時的唐山各地區都以什麼出名嗎?


採煤:開平一帶煤藏豐富,質地甚佳。據灤縣、豐潤的舊志書記載,當地煤田掘地二三丈即可得煤。

明朝初年,居民就在這裡挖窯採煤,用於取暖煮飯。當地人既用火點燃煤塊生火,又把煤面和水製成煤餅、煤球,因此稱煤為“水火炭”,又稱煙煤。最初,明政府“恐洩山川之氣”,屢次下令禁止採煤,後禁令時開時禁,今唐山開平一帶的居民不斷衝破禁令,挖窯採煤。


【唐山史】你知道明朝時的唐山各地區都以什麼出名嗎?


陶瓷:開平一帶盛產高嶺土、矸子石、黏土等製陶原料。

明成祖永樂年間,山西移民在唐山莞豆山(今稱彎道山)西南就地取材,燒製缸、盆,並世代以此為業。那時燒製的陶器還比較粗笨。

到嘉靖年間 (1522~1566年),這裡的居民自建土窯(俗稱饅頭窯)燒製大缸和粗瓷碗等。山東棗林莊人秦寬遷到這裡,始以種田為生,家業日有起色,嘉靖年間開始物色製陶工匠,集資開設窯廠,名陶成局,製作缸、盆等。這是唐山最早的較大陶瓷手工作坊。由於產品質量好,獲利多,陶成局發展很快,許多小窯廠也發展起來,後發展成東缸窯、西缸窯兩個製陶業中心。


【唐山史】你知道明朝時的唐山各地區都以什麼出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