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洮西大敗,隴西局勢岌岌可危,鄧艾為何能夠扭轉戰局?

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姜維再次發動北伐,在洮水以西大破魏軍,魏將王經損失兵力數萬,不得不退守狄道城。一時間,曹魏的涼州地區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姜維只差一步便可佔據整個涼州。然而,時任雍涼都督的陳泰卻果斷率領輕軍馳援狄道城,姜維誤以為曹魏大軍已至,竟放棄了這次天賜良機。不過,姜維並沒有撤回本國,而是駐紮在了鍾題,與狄道城相望。姜維並不願意放棄洮西之勝所帶來的優勢,所以他才會留在隴西靜待時機準備捲土重來。不過,姜維的苦苦等待並沒能迎來勝利,反而是一次慘痛的失敗。

魏國洮西大敗,隴西局勢岌岌可危,鄧艾為何能夠扭轉戰局?

曹魏雍州地圖

洮西大敗,雍涼換帥

魏軍在洮水以西慘遭失敗後,雍、涼兩州的軍事力量受損極為嚴重。陳泰和王經雖然奮力保下了狄道城,但也無法改變魏國在雍、涼被動的局面。自從陳泰領導雍、涼二州的軍事後,姜維在隴西連番得手。雖然陳泰是司馬昭的親信,但是看到這樣的結果他心中也難免開始犯嘀咕,於是他想起了之前派往隴西支援陳泰作戰的禁軍將領鄧艾。鄧艾自從被司馬懿擢拔,到現在已經在戰爭中摸爬滾打很多年,用他去抗衡姜維再合適不過。並且司馬昭越發感到州都督軍權太重,已經影響到了司馬氏統治的穩定,所以他也想限制各地州都督的軍權,現在不妨先拿雍州作為試點。司馬昭命令鄧艾持節鎮守隴西,與姜維來一次正面交鋒。

魏國洮西大敗,隴西局勢岌岌可危,鄧艾為何能夠扭轉戰局?

鄧艾

鄧艾雖然出身貧寒,卻胸懷大志。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在四十歲左右做到了上計掾。當時,各郡每年都要派上計掾去中央彙報本郡郡務,鄧艾在向時任太尉司馬懿彙報時,得到了司馬懿的賞識,於是司馬懿將鄧艾闢為自己的府吏。鄧艾終於遇到伯樂,仕途上也迎來了轉折點。從此他平步青雲,為曹魏與司馬氏建立了不少功勳。鄧艾是司馬氏從基層一手擢拔起來的官員,不僅僅才華橫溢,而且務實能幹。最重要的是用起來放心,鄧艾的家族勢力薄弱,並且他的利益與司馬氏緊密掛鉤,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司馬氏根本不用擔心鄧艾會起兵反抗自己。由此來看,鄧艾無疑是領兵對抗姜維的最佳人選。

鄧艾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雍州刺史王經在洮西戰場遭遇慘敗的情報剛傳來時,以鄧艾為首的將軍們因為擔憂軍力不足,都勸都督陳泰先收縮兵力固守險要,防止事態繼續惡化。雖然陳泰用虛張聲勢的戰術,令姜維誤以為曹魏大軍已到,從而放棄圍城,但這也只是暫緩了姜維的攻勢。洮西之敗造成的損失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彌平,狄道之戰結束後朝廷決定臨時換將,曹魏在雍涼的軍隊指揮系統開始頻繁調動。鄧艾在此時臨危受命,執掌隴西軍事大權,所面臨的困境是前所未有的。

首先是部隊新兵多的問題。此前,王經數萬大軍在洮西被圍殲,最後所剩軍隊僅萬餘人,曹魏若想保住雍、涼的防務,就得大量招募新軍。新兵沒有作戰經驗,僥倖留存下來的老兵又懼怕兇悍的蜀軍,整支隴西軍士氣極為低落。這種狀態下的軍隊幾乎沒有戰鬥力,如果貿然投入到戰場,毫無疑問會是災難性的。因此,鄧艾急需整頓隴西軍的士氣,恢復訓練與佈防。

其次,隴西軍隊的指揮系統大變,將不知兵、兵不識將。一支軍隊,成熟的指揮系統非常重要,不然的話就成了盲人打盲拳。此前在洮西之戰中,魏軍軍官的折損也十分嚴重,朝廷不得不派去很多新軍官填補空缺。新軍官們來自四面八方,互相之間並不瞭解,大多也不熟悉隴西情況,更不熟悉麾下新兵。隴西軍上上下下非常不協調,這也是鄧艾需要去解決的事情。

戰爭畢竟不是比哪家士兵的肌肉更強壯、誰家指揮官更聰明,武器、裝備、器械也是影響戰爭的重要因素。漢末時期高順麾下的"陷陣營",雖然只有七百人,但其配置的鎧甲、武器卻十分精良,所以才會攻無不克。洮西大戰後,魏軍原本配置數萬人的武器裝備也所剩無幾,根本無法滿足新軍的要求。後方打造武器裝備還需要時間,如何熬過這段空窗期,同樣也是鄧艾所面對的難題之一。

魏國洮西大敗,隴西局勢岌岌可危,鄧艾為何能夠扭轉戰局?

姜維

姜維剛剛獲得大勝,軍隊士氣如虹、兵甲銳利,並且他的麾下都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不僅如此,蜀軍可以仰賴洮河所帶來的交通優勢,進行運輸或機動轉移,而魏軍則只能靠兩條腿步行。曹魏前沿的四座據點,狄道、南安、隴西、祁山,姜維可以集中主力進攻其中一個,魏軍卻只能把本來就十分有限的兵力分在四處進行防守。從糧草供應方面看,蜀軍當時因為有當地羌胡人的供應,也不用擔心斷糧。即便出現糧草不濟的情況,還可以揮兵向祁山搶奪當地糧田。

鄧艾深知姜維佔盡優勢,斷然不會有撤軍之理,可是他的部下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姜維在洮西、狄道之戰中已經竭盡全力,短期內不可能再度興師北伐。其實這只是隴西軍士兵懼怕與蜀軍作戰的表現,他們在思想上趨利避害,以此逃避現實。鄧艾為了制止這股"風氣",向部下深度分析了敵我形勢。並立即開始整頓軍隊思想,把軍隊投入到佈防與訓練當中,向軍中士兵灌輸必勝的信念,進而重振了隴西魏軍的士氣。

鄧艾嚴防死守,姜維棋錯一著

姜維從狄道城撤退後駐紮在鍾題,仍對隴西虎視眈眈。他本來以為魏軍經歷洮西大敗,隴西對他來說已是唾手可得。可姜維萬萬沒想到隴西新任長官鄧艾如此高明,竟然能這麼快就讓隴西軍走出戰敗的陰霾。於是,雙方逐漸陷入對峙階段,互不相讓。在鄧艾的嚴密佈防下,姜維始終難以找到取勝的機會。

魏國洮西大敗,隴西局勢岌岌可危,鄧艾為何能夠扭轉戰局?

雙方在鍾提、狄道對峙

對峙狀態持續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訓練與整編,隴西魏軍慢慢恢復了元氣,戰爭優勢漸漸倒向魏軍。姜維這邊因為大軍長久駐紮在外,國內經濟壓力巨大,羌胡部落也漸漸心有怨言。而蜀軍之所以可以在遠離國土的地域長期駐紮,實際上依靠的就是姜維與羌胡部落之間建立的良好關係。

對峙持續了這麼久,姜維始終沒能打開局面。蜀軍一味消耗羌胡部落提供的物資,未免會滋生矛盾,影響到北伐大局。姜維也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心中無比焦急,最終他決定通過發動決戰來打破隴西的局勢。姜維這次的對手已不再是此前毫無軍事經驗的王經,而是經驗老道、才能卓越的名將鄧艾,姜維很難像之前在洮西戰場那樣輕易取勝了。

魏國洮西大敗,隴西局勢岌岌可危,鄧艾為何能夠扭轉戰局?

姜維行軍路線圖

姜維先率軍攻打祁山,然而在鄧艾的部署下,祁山守軍早已嚴陣以待。姜維見祁山難以攻下,仍不甘心放棄攻取隴西的機會,又轉而進攻南安,鄧艾在南安的武城山同樣有精密部署。雙方相持一段時間後,姜維命令蜀軍爭奪險要地段,可惜被鄧艾軍隊擊退。於是,姜維再次轉移目標,渡過渭水向東行軍,沿著山路欲進攻上邽。鄧艾敏銳地發現了姜維的企圖,於是他馬上著手進行部署,想要利用當地地形,在山谷之間伏擊姜維所部。姜維一方為了完成進攻上邽的計劃,命令時任漢中都督、鎮西大將軍胡濟率軍北伐,二人預定在上邽匯合。魏、蜀雙方大軍紛紛彙集於上邽,上邽成為了姜維和鄧艾兩位名將的決戰之地。

魏國洮西大敗,隴西局勢岌岌可危,鄧艾為何能夠扭轉戰局?

蜀軍艱難地踏入段谷,可軍隊卻在連續作戰和行軍中變得精疲力盡,胡濟的援軍也沒有按約定抵達上邽。這時,鄧艾部署的伏兵齊出,殺得蜀軍人仰馬翻。一番交戰下來,姜維的部下死得死、跑得跑,可以說是星散流離。這次戰鬥也成了蜀漢歷次北伐中,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回。逃出包圍圈的姜維黯然退出隴西,回朝後自請貶職。姜維因為洮西之勝剛剛榮升為大將軍,現在又因為戰敗而被貶為後將軍,這樣的境遇轉換難免讓人唏噓。

尾聲

後人常常把段谷大敗的原因歸咎於胡濟未能按約定時間與姜維匯合,可是蜀漢軍法嚴明,如果真的是因為胡濟失期導致的大敗,那麼胡濟也理應被免官降職。可事實上胡濟並沒有被降職,不久之後反而升了官。由此來看,這次戰爭的失利還是因為姜維自己貪功冒進,怪不了其他人。鄧艾不僅在隴西力挽狂瀾,甚至還大破蜀漢軍隊,對蜀漢造成嚴重損失。此役之後,鄧艾名聲大噪,朝廷特地下詔嘉獎鄧艾功勳,稱讚他:"國威震於巴、蜀,武聲揚於江、岷。"鄧艾也因此升任為鎮西將軍,進封鄧侯,正式成為隴西都督。

魏國洮西大敗,隴西局勢岌岌可危,鄧艾為何能夠扭轉戰局?

姜維劇照

鄧艾接手隴西軍事後,迅速整頓隴西軍隊的頹勢,使這支軍隊重獲新生。而且,鄧艾對地理條件的利用十分到位,他在隴西地區嚴密佈防,讓姜維無從下手,漸漸讓他亂了分寸。然後,鄧艾再抓準機會,在山谷設伏大敗姜維。在隴西危難之際,鄧艾力挽狂瀾,這場戰役在中國軍事史上也稱得上是經典。鄧艾不僅打破了魏國在隴西的被動局面,也為日後伐蜀戰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反觀姜維,前期他在洮西取得了巨大的勝利,讓自己的聲望達到了頂峰,只差一步就可以吞併隴西乃至整個涼州。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姜維萬萬沒想到僅數個月之後,他就因為貪功冒進,在段谷被殺得大敗,部隊也星散流離。國內頓時民怨沸騰,反戰聲浪達到了高潮。姜維這次戰敗不僅導致國內局勢驟變,也讓隴西的羌胡部落喪失了對姜維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