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市場上的“十宗罪”,你知道嗎?

找老師學習唱歌,舞蹈,畫畫,鋼琴,古箏,葫蘆絲,吉他,薩克斯,小提琴等藝術課,微信搜索老師好共享平臺


今天我們來吐吐槽說說實話,估計下面情況涉及到的朋友都咬牙切齒了。

1、以假“合資”“洋品牌”為賣點

眾說周知,德國鋼琴的品質是世界一流的,所以國內的一些小鋼琴廠家或不正規琴行千方百計使自己的產品與德國鋼琴掛鉤,給自己的產品起個德國洋名字,打著“德國著名品牌”“中德合資”等招牌,至於是否是真正的中外合資、是否是真正的德國名牌鋼琴、是否有規模的現代化正規廠家,消費者一般不會太警覺,太叫真,順著營業員的話相信下去,上當是自然的。

2、以“進口配件”為賣點

就像生產汽車一樣,鋼琴的質量由設計、材料和工藝

三大方面共同決定的,其中設計和工藝佔有更重要的地位,某些不正規琴行故意把一些無關緊要的配件與名牌鋼琴作對比,片面地反覆強調“某某配件或材料是從國外進口的”比雅馬哈、珠江鋼琴用的材料還好等等,用盲人摸象的思路來誤導消費者,讓消費者誤以為只要是用的進口配件或材料,就一定會拼裝出好琴來。

3、將名牌琴的價格報的很低以吸引消費者

由於名牌鋼琴的市場價格透明度高而且全國統一標價,消費者大體都有些瞭解,所以在報價時故意以明顯低於名牌鋼琴代理商所無法承受的價格來吸引消費者(正規的名牌鋼琴代理商執行全國統一標價)。由於消費者不清楚或不太在意對方是否是真正的名牌鋼琴代理商(例如:查看代理證書或向廠家核實),只注意到鋼琴的價格報的很低,以為所有的鋼琴都很廉價,到琴行後被經銷商再想方設法引導消費者購買其雜牌鋼琴。4將名牌琴調整到最差狀態再推銷雜牌琴

一架再好的鋼琴也只有在認真調音整理後才能體現出來,不規範的琴行正是利用這一點將名牌鋼琴故意調整到最差狀態,讓消費者感到其品質還不如琴行所賣的雜牌鋼琴,應該承認雜牌鋼琴也是能使用的鋼琴,當時感覺聲音還可以,但問題的關鍵是鋼琴是能使用幾十年的耐用品,經過一段時間後,雜牌鋼琴的不穩定﹑質量差等種種弊端逐漸暴露出來,這也是名牌鋼琴和雜牌鋼琴的主要區別之一。如果您堅持非要買名牌鋼琴,一般會說“暫時沒貨,需要訂購”“貨已售完”等說法推脫,或即使有現貨,由於是當招牌用,存放時間也很長,不能保證其鋼琴質量。

鋼琴市場上的“十宗罪”,你知道嗎?

5、以公認的名牌鋼琴為招牌推銷雜牌鋼琴

真正的名牌鋼琴廠家在選擇地區代理經銷商的時候是非常嚴格慎重的,對經銷商的開店銷售歷史﹑信譽﹑規模﹑售後服務等方面需經過嚴格的調查﹑考核﹑評估後才能確認是否能成為名牌鋼琴的代理經銷商。不正規的琴行本身不具有代理名牌鋼琴的資格,卻聲稱自己也銷售如雅馬哈﹑英昌﹑珠江等名牌鋼琴,同時把自己的雜牌鋼琴也混在其中,名曰“十大名牌鋼琴展銷”“十二大名牌鋼琴展銷”等等,魚目混珠,使消費者不知不覺把雜牌鋼琴當作名牌鋼琴買回家去。

6、將雜牌琴故意標高價然後大幅降價

利用消費者“一分錢一分貨”、“便宜無好貨”、“錢才認得到貨”的習慣心理,故意將價格標得很高,誤導消費者認為“標價貴的就是高檔的”

,然後,為了把生意做成又讓實際成交價“一落千丈”,以“全市最低價”“同品牌型號鋼琴低X000元”“鋼琴售出三個月內差價雙倍返還”“廠家直銷國內外各種名牌鋼琴”“三年內鋼琴有質量問題包換”等口號,誤導消費者認為“減價越多,優惠得越多就越划得來”,殊不知根本不存在廠家直銷的銷售模式,而且其所賣的雜牌鋼琴只有他自己一家經銷,根本沒有可比性,降到最後還有很大的利潤空間。7以誇張的外觀為賣點

利用“漂亮的包裝會對顧客產生吸引力,並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這一消費心理,不講鋼琴的內在品質是音準、音色和手感等,而是一味地給消費者灌輸“外觀高大、古典、氣派的鋼琴才是高檔鋼琴”這一錯誤觀念,把琴的高度這一個指標誇張為鋼琴質量的全部指標,誤導消費者簡單地認為“琴越高、琴絃越長、音響就越好;別緻豪華的古款式才是高檔鋼琴的標誌,擺在家裡才能上檔次…”,高大漂亮的鋼琴外觀,要賣出去並不難。

8、以唬人的聲音效果為賣點

不講真正的好鋼琴其音色應該是純淨、柔美、細膩而富於變化的,而是一味地演示雜牌鋼琴聲音大、聲音脆、聲音賊亮的特點,彈起來轟轟隆隆,驚驚炸炸、混響一片,很唬人,並藉此掩蓋雜牌鋼琴音律不準,音質嘈雜的致命缺陷。

9、以局部地區銷售數量為賣點

全國樂器信息工業中心每年都會對全國鋼琴廠的年產銷總量做一個統計和排名,並刊登在全國公開發行的《樂器》雜誌上,全國大多數琴行都訂有這本國家級的刊物,但很多琴行就是不敢拿出來給消費者看,害怕國家統計的這些數據揭了廠家的老底,而是拿出一摞客戶填的鋼琴保修卡,向消費者顯示該品牌的鋼琴在我這家琴行賣出去多少臺,有多少人來買過,是真正的“暢銷貨”,從而誘發消費者“從眾心理”,誤認為“這麼多人買得,那我也買得”。

10、以職業身份為賣點

利用大多數消費者不懂音樂的特點,某些琴行的推銷人員利用自己與音樂沾上邊的職業身份,大肆吹噓,把自己標榜為“調音專家、鋼琴教育家”以此贏得消費者的崇拜和信賴後,再“權威”地向消費者推薦偽劣鋼琴,屢屢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