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陝西高校"農業黑科技"入選國家目錄,節水節能,國際領先!

4月1日,水利部公佈了《國家成熟適用節水技術推廣目錄(2019年)》(以下簡稱《目錄》),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持有的《多能源互補驅動低能耗噴灌機系列產品》技術成功入選。

關注!陝西高校

《多能源互補驅動低能耗噴灌機系列產品》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高效用水與區域水安全"學科群的"綠色低能耗噴微灌技術與產品"團隊研發創制。該成果針對噴灌機組能耗高、灌溉均勻性較差和配套產品缺乏等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充分發揮旱區光照資源豐富的優勢並考慮系統經濟性,通過集成創新和核心部件的原始創新,創建了移動式噴灌機組多能源(光電油)互補驅動理論與優化決策技術、節能降耗協同技術和精準灌溉技術,研發創制出兩種多能源互補驅動噴灌機組(卷盤式和渠喂式)和3種配套產品(太陽能牽引機、太陽能驅動施肥裝置和田間灌溉多功能作業機)。產品各項性能指標均符合規範要求,節水節能效果明顯,運行能耗降低20.0%-28.6%,灌水均勻度達到85%以上,實現了灌溉系統節能高效與綠色運行。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紹忠為組長的評價委員會對本成果的評價結果為: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噴灌機組多能源聯合驅動優化決策和多種節能降耗技術協同方面達到國際同類領先水平。

關注!陝西高校

此次入選《目錄》將加速推進本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提升我國噴灌技術水平,促進產品更新換代,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產生推動作用。

為深入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期中央治水方針,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目標任務,引導提高全國節約用水技術應用水平,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水利部面向全社會徵集成熟適用節水技術,並經專家評審、網絡公示形成了該《目錄》,涵蓋水循環利用、雨水集蓄利用等5類96項節水技術。《目錄》的編制對提高我國用水效率,緩解水資源短缺具有重要意義。

關注!陝西高校

2019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高效用水與區域水安全"學科群在高水平論文產出、重大成果凝練、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均取得較大進展。截至2020年1月,學科群共發表SCI論文332篇,其中"雙一流"B類期刊論文17篇,中科院大類一區論文78篇,ESI高被引論文7篇。主持獲批省部級一等獎3項,為衝擊國家獎奠定了基礎。"農業水利"學科方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數量居全國第1位。農業水利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等3個本科專業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獲批陝西省教學成果獎4項。在烏斯別克斯坦建立了節水農業科技示範園,服務"一帶一路" 和"上合組織"農業節水科研與技術推廣能力不斷提升。學科群吳普特研究員和蔡煥傑教授分別獲得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農業工程傑出貢獻獎和農業節水科技突出貢獻獎。

關注!陝西高校

2020年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高效用水與區域水安全"學科群建設的收官之年,西農將充分挖掘團隊潛力,發揮合縱連橫作用,促進高水平研究成果產出,形成標誌性研究成果,高標準完成雙一流建設任務。

關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聞網、朝陽水務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