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市涇川區:真心留“藥商”

真心留“藥商”

平涼日報記者 荊亞婷

“我是去年頭一次在柿子園套種藥材,種了2畝板藍根,收入了4000多元,夠我們老倆口平時花銷用了。”4月7日,當記者走進涇川縣羅漢洞鄉挽頭坪村,今年已67歲的趙秀琴指著院子裡晾曬的藥材高興地告訴記者。

挽頭坪村是涇川縣羅漢洞鄉精心打造的精品柿子園示範基地。為了提高柿子園標準化管理水平,有效增加群眾收入,鄉上動員群眾在柿子園套種了板藍根、柴胡等藥材。羅漢洞鄉鄉長呂俊英介紹說,去年板藍根收購價每斤1.5元,每斤柴胡2元,全鄉種了4200多畝藥材,涉及12個村1020戶群眾,幫助農民增加收入1000多萬元。

說起種藥材,挽頭坪村黨支部書記魏軍臣說,剛開始群眾有的不同意,有的半信半疑。

“我們種了一輩子莊稼,從沒有種過藥材,要是產量不高、賣不出去,不就白忙乎了。”村民魏德全說,當時他們最擔心的還是缺資金、缺種子、缺銷路。

缺資金咋辦?擔心群眾沒有錢購買藥材種子,鄉上積極爭取項目,利用東西部扶貧資金,先補助群眾一半費用採購種子,另一半由農業合作社墊付,藥材收購時再扣除,這讓種植戶吃上了“定心丸”。

為了幫助種植戶銷售藥材,鄉村幹部當起了藥材“代言人”,將藥材放到電商、微信、抖音等平臺進行宣傳。

當江蘇省儀徵市客商趙長兵在網上看到羅漢洞鄉種的藥材後,把全鄉種植的藥材全部收購,這讓羅漢洞鄉的藥材種植戶喜笑顏開。

為了讓北藥南“嫁”,留住藥材經銷商趙長兵,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羅漢洞鄉領導“三顧茅廬”,經過多次磋商,終於把趙長兵留了下來。

“我很感動,是鄉上的真心和誠心把我感動了”,46歲的趙長兵介紹說。在鄉上的幫助下,趙長兵成立了涇川縣益農源種植農業專業合作社,和羅漢洞鄉達成了合作協議,並在丈八寺村建立了扶貧藥材烘乾車間,以保底價收購種植戶的藥材。

羅漢洞鄉副書記杜小偉說:“成立的益農源合作社,一方面給種植戶提供藥材技術管理服務,另一方面給不能外出務工的農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合作社將農民種植的藥材全部回收,解決了農民銷路的後顧之憂,讓農民穩得住、能致富”。

明年,羅漢洞鄉將繼續擴大藥材種植面積6000多畝,全鄉實現藥材種植1萬畝的目標。幹群一心把藥材種植做大做強,讓客商留得住,藥材賣得出,實現了北藥南“嫁”,鋪就了群眾的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