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1野草,人稱“苦碟子”,長於路邊常被踩踏,泡茶卻有奇效

​春天了,萬物生長,也到了挖野菜的時節。說到挖野菜,首先是得先“識貨”,野菜在荒地裡生長,相比常見蔬菜來說外形其貌不揚,很多新手挖野菜時看著遍地野菜往往無所適從,而對於常年挖野菜的來說,打眼一看就知道哪種野菜好吃,哪種味道差。在農村的荒地裡,有一種1野草,因長相差被人踩踏,目前12元一斤,別再當雜草。

荒地1野草,人稱“苦碟子”,長於路邊常被踩踏,泡茶卻有奇效

挖野菜時我們常選擇那些味道清香的野菜,而對苦味類的野菜選擇忽略,事實上,苦味野菜雖然口感差卻有很好的食用價值,村裡老人認為經常吃點帶苦味的野菜,可以清肝火,是針對感冒引起的上火的良方。因此每到春季,常會有老人到地裡挖一些苦味的野菜,洗淨後直接蘸醬吃,或者是把苦味的野菜曬乾後用來泡茶,對預防春季呼吸道感染和肝炎有奇效。

荒地1野草,人稱“苦碟子”,長於路邊常被踩踏,泡茶卻有奇效

野菜在地裡自然生長,樣貌各異,在農村地區人們常根據其味道或外貌給取一些小名,說到“苦味”野菜,相信很多人會想到苦菜,苦蕒菜,不僅它們的葉子連地下的根莖味道都很苦。要論那種野菜味道最苦,當屬是農村荒地裡生長的“苦碟子”菜。苦碟子幼苗葉片貼著地皮生長,趴在地上像個菜盤子,莖葉及根莖有很大的苦味,故得名苦碟子菜。

荒地1野草,人稱“苦碟子”,長於路邊常被踩踏,泡茶卻有奇效

苦碟子菜,又叫苦丁菜、苦麥菜、抱莖苦莢菜,苦葉菜,我們從它這些名字就知道它味道有多苦了。苦碟子菜葉片邊緣呈波狀鋸齒狀,莖葉邊緣有細小的毛刺,初春時長出嫩芽,至夏季植株可長到一米多高,花朵明黃色呈盤狀,苦碟子是一種有個性的植物,在地裡獨自生長,即便苦碟子在地裡長成一大片,它的根也是獨立的,在荒地裡很容易辨識出來。

荒地1野草,人稱“苦碟子”,長於路邊常被踩踏,泡茶卻有奇效

苦碟子菜幼苗時葉片寬大邊緣呈鋸齒狀,葉柄淡紫色,苦碟子菜趴在草叢裡,樣子灰頭土臉的,一般人很難拿它當菜。苦碟子菜長在路邊的荒地裡,遍地生長,常因為其長相差而被忽視,事實上,苦碟子菜莖葉內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C、氨基酸及鉀、鈣、鋅含量很高,可以清熱去火,消腫化瘀。

荒地1野草,人稱“苦碟子”,長於路邊常被踩踏,泡茶卻有奇效

苦碟子含豐富的粗纖維,不僅清熱去火還是“刮油”利器,將苦碟子連根挖回家,洗淨後蘸醬吃,苦味會減少,常吃一些可以清腸胃同時還有很好的瘦身效果。將苦碟子洗淨曬乾後泡茶,對感冒上火引起的嗓子疼,癰腫瘡癤有一定的作用。目前苦碟子菜賣12元一斤,曬乾後更是賣到幾十元一斤,挖野菜時若遇到苦碟子菜,可別再當雜草了。

荒地1野草,人稱“苦碟子”,長於路邊常被踩踏,泡茶卻有奇效

春天正是挖野菜的時節,不過野菜雖好,在挖野菜時候一定要仔細辨別,對不認識的野菜千萬不要隨意挖回家。大家見過苦碟子這種野菜嗎?都叫它什麼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