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豪华群镶款的珠宝首饰一直都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镶嵌款式,因为它能将宝石变的更奢华,又不会抢夺主石的风采,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不过谁都知道,市场越繁荣,造假就越严重。现在的消费者都学聪明了,都知道在购买首饰的时候要看主石的证书,所以对于主石的造假越来越困难。这个时候,造假者就将目光放在了群镶款的配石上。

“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珠宝造假的话题再掀波澜。尤其是钻石造假的升温,例如一些小规格的合成钻石充当“群镶”钻石首饰的“副石”,令消费者防不胜防,这种现象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

前不久,广东某珠宝检测中心检测到一枚造型靓丽的钻石戒指。其围绕大规格主钻石的12颗装饰碎钻“副石”,每颗的重量均在0.09至0.12克拉之间;但经仪器检测,确认“副石”中有3粒为人工合成钻石。按照市场价格估算,这让消费者损失超过5000元。

随后,广州市内其他几家珠宝检测中心也对外披露,多件裸石重量在0.2克拉以下、用于群镶模式、“杂”牌的钻石首饰中,也被专业仪器发现有合成钻石存在,但其产品说明书上却写着“天然钻石”。


“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只出现一两天了,耳饰一直存在。从最开始的所有钻石都采用仿冒品或者合成钻石,到现在的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混在一起,珠宝首饰的鉴别变得越来越难。

“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消费者对于主石的重视让一些造假者无利可图,所以这些造假者便将目光转向了更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配石部分,鱼目混珠,把合成钻石掺杂其中。

因为合成钻石在外形、4C标准上与天然钻石没有区别,在各类性质上也与天然钻石相同,所以消费者是没有办法用肉眼辨别的,甚至我们常说的‘验钻笔’也不行。


“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所以,购买群镶款的首饰时,除了要注意主石是否拥有正规鉴定机构所出具的鉴定证书外,还要看看整件首饰的鉴定证书,镶嵌款首饰的鉴定证书是会注明配石的检测情况的,要注意留心这一点。

“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除了天然与合成钻石真假掺杂的情况之外,选择群镶款首饰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钻石配石的品质

有的群镶款首饰虽然全部采用的是天然钻石,但是品质非常差,最常见的就是用奶油钻当配石。奶油钻是指因钻石内部有大量很小的内含物而导致钻石外观呈现白白奶油状颜色,一般奶油钻会影响钻石的折光和通透感。

“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它拥有高级别的颜色,和高级别的净度,但价值却是很低,所以有的商家就会用这种钻石来作为配石镶嵌,效果自然不用多说。

“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钻石配石是单反钻还是足反钻

钻石配石一般有两种,一种叫单反钻石,一种叫足反钻石,这是一种描述钻石车工术语。

“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单反钻一般只有17个刻面,通常用于镶嵌于珠宝、手表、服装等作为配石使用,达到装饰的目的。

多为0.05分以下的钻石使用,采用钻石碎屑等磨制而成,由于其本身取材较差,碎石率高,二次使用的几率较低。

“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足反钻为标准圆钻型,包含1台面、8风筝刻面、8星形刻面、16腰上小面、16腰下小面、8底部主刻面,及一可能有或没有的尖底,总计57或58个刻面,与我们常见的大钻石相同


“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足反钻与标准圆钻刻面图一致

反钻的物理反光度要比单反的好,相对的,车工成本与原料的要求也会比单反钻更高,价格自然也会更高。很多商家因为节省成本,所以会全部采用单反钻来作为配石。

“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这两种配石单颗放在一起肉眼比较,因其体积较小可能看不出什么区别,但用于群镶首饰的时候就会明显感觉到单反钻由于其刻面少,反光差,导致整体的饰品暗淡无光,影响整体的效果。

“合成钻石”混入天然钻石,这种群镶模式的钻戒要当心了!

珠宝首饰本来就属于比较贵重的物品,所以在购买时最好也多留一些心眼,除了最夺目的主石之外,对整体细节的把握也同样重要,一个细节的差别可能就会产生质变,让整件首饰失去价值。

专家建议尽量不在网上购买大克拉钻石。如果在网上购买,也建议去所发鉴定证书的网站上核实信息,尽量不要购买只有说明书、没有鉴定证书的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